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国内顶尖高校的地位不容撼动,但没想到北大的博士导师竟然也会遭受到学历歧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专考的硕士有用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大专考的硕士有用吗(从专科考到硕士是什么体验)

大专考的硕士有用吗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国内顶尖高校的地位不容撼动,但没想到北大的博士导师竟然也会遭受到学历歧视。

前不久北京大学登上热搜,起因是一名符合北大保研标准的学生发帖吐槽北大的师资差,还用一名北大的博士生导师举例,这名博导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因为是双非院校,被学生嫌弃学历层次低。

这件事掀起大家关于第一学历歧视的讨论,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学历鄙视链,外校考入学校的研究生被说不如本科生,这对辛苦考研的学生是不公平的,难道大学生要一直活在高考的阴影之下吗?

第一学历的思想根深蒂固,甚至个别用人单位也会看第一学历招聘,这让那些第一学历不够优秀,想通过升本和考研提升学历的学生犹豫了,如果辛苦考学后人们看的还是第一学历,那么努力还要意义吗?

一名从专科考到硕士的学生现身说法,众多过来人分享现状,如果你的学历出身不够好,或许能从中找到方向。

从专科考到硕士是什么体验?上岸学生现身说法

开学季少不了的就是自我介绍,新生的自我介绍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大家的距离,加速同学之间的了解,开学的新生介绍是一个既紧张又有趣的环节,一名郑州大学的研究生分享了自己开学自我介绍的场景。

这名学生有些特殊,她的学历出身是中专,函授专自考本三年,后又通过努力考上郑州大学研究生,在新生自我介绍时她没有隐瞒,大方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真诚换来的是真诚,台下没有人瞧不起她,而是掌声雷动。

这名学生的考学经历很励志,现在守得云开见月明,但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这不是个例,很多有相同经历的学生分享出了自己的升学经历,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现状。

有人是在24岁专升本的,28岁考上硕士,36岁考上博士,今年45岁的他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

有人第一学历是高中,成人高考考上了专科,接着专升本上岸,他并没有因为非全日制的本科学历而抱怨,而是等待时机,在开放非全日制本科考编的第一年成功一次上岸。

在大学生抱怨工作不好找、学历不够高的时候,在毕业生纠结要不要考研、考编的时候,原来有那么多人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学习和就业一个没落下。

事实证明第一学历没那么重要,努力都会有回报,提升学历后工作确实能更上一层楼。

说学历无用的,要么是有学历,要么是不愿努力还否定别人的努力

很欣慰这么多第一学历不好的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相信很多对学历不自信的学生能从中受到鼓舞,也是给众多专科生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只要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大学生与其去抱怨、猜忌、自我怀疑,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提升学历上,第一学历虽然重要,但不要过分夸大第一学历,要离那些告诉你提升学历没用的人远一点,这样的人多数自己都没有努力过,自己不上进还要拉着别人。

过来人的建议才是最值得参考的,众多真实案例能看出,这些专升本、考研、读博的人现在的发展都比学历层次低的要好很多,不要被“第一学历论”影响,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表明,在我国没有第一学历的说法,学历指的就是最高学历。

能从专科一路升到硕士的学生反而比别人更有毅力,很多学生高考没考好是因为当时不懂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吃了地域的亏,不要一直困在失败的阴影下,只要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写在最后

专科生不要因为自己学历而自卑,也不要破罐子破摔止步不前,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甘心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专升本是个很好的选择。

升本之后可以考研,也可以考公、考编,就业机会能多很多,就业质量也更高,不要被个别的负面声音影响。

那些告诉你用人单位只注重第一学历,你现在努力已经晚了的人,他们不给你解决方案,只是在打击你,这种话毕业生没必要听,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提升学历永远都是正确的道路。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从专科考到硕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