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是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里的著名句子。我把它理解为:清楚明白本身具足的善良本性,就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了。我理解的思路如下。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1)

首先,要明确《大学》开篇第一段里涉及的各宏观层面的内在逻辑,目的是不让相关的理解偏离儒家学说的主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第一段里涉及的各宏观层面是什么?可以从其回答儒学之所以是“大学”的要点看出来。

【道】“大学之道”说的是,儒学“大”在境界高。它是从道的层面来展开其理论的。在中国,道是作为理论学说的终极依据来用的,是最高的概念范畴。什么是儒家的道?儒家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先天的伦理秩序,人的根本作为就是要维护这个秩序,即道。

【德】“在明明德”说的是,儒学“大”在弘扬光明的德。德是合乎道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儒家的德有,做人要仁义礼智信、待人要温良恭俭让等等,做到了,就有了光明的德。

【行】“在亲民”说的是,儒学“大”在倡导亲民。理论学说是要落实的,否则就是谈玄说妙而已。行就是行动,代表的是事情。儒家学说的行,就落实在“亲民”这件事情上。把“亲民”做好了,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也就达至了。

【性】“在止于至善”说的是,儒学“大”在决然认定人本身具足极致的善良本性。这是儒学最闪亮、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性,就是本性,表达的是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每一种理论学说,最核心的是关于人的认知和定性。而人里面最核心的是关于本性本质的认定。儒家不仅认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是极致的善良,叫至善。

【心】“有定、有静、有安”说的是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稳定有力的精神因素。

【知】“有虑、有得”和“格物致知”说的是知,即认识能力。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2)

2、道、德、行、性、心、知,是开篇涉及的几大层面,那它们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一个信奉儒家学说的【人】,知道要做“亲民”的【事】,就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儒家回答说这是德的要求。这意味着,德是第一层【理】。再问为什么要规定这样的德?儒家就回答说这是道的要求。这意味着,道是第二层理,而且是终极的理,是【理的理,即道】。接着,那从什么地方开始做“事”呢?最根本最切实的就是从“止于至善”即确认本身具足至善的本性开始。也就是说,一个人自我确认“性善”之后,在外必然表现为“行仁”,在内会引发“心定、心静、心安”,再由认知上的“致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再回到“行仁、亲民”的事情上。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3)

一图准确理解“知止而后有定”

其次,“知止而后有定”在开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准确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很明显,“知止”,就是知道上一句所说的“止于至善”。那这句话就变成了:“知止于至善而后有定”。那么,什么是止?什么是定?什么是至善?是谁的知?知止是不是必然导致有定的结果?

先看这个“止”字,它是象形字,是停止的意思。古人通过画脚趾,来表示脚,进而表示停止的意思。也就是,脚放在某个地方了,人就“止”于那里了。再看“定”字,它是会意字,本义是安定、安稳的意思。古人说内不乱为定。这是说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接着我们看,说“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知止”是因,而“有定”是果。那么,是不是“知止”了,就一定有“有定”的果了呢?不一定。比如,你现在知道自己的脚,正踩在悬崖边上,你的心能稳定吗?不能。你现在知道自己的脚正踩在刀尖上,你的心能稳定吗?也不能。所以,《大学》里的“知止”,说的只是能带来“有定”结果的“知止”。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4)

孔子就怕我们不理解“知止”与“有定”是特指的因果关系,于是就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它们都来自《诗经》,非常的通俗易懂。一个是“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什么意思?人民知道自己就生活在方圆千里的邦畿里,心是稳定的,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呢。另一个是“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什么意思呢?黄鸟知道自己生活在丘隅这个栖息地里,心是稳定的,过着自由快乐的日子呢。

这两个例子强调的是,民在邦畿之内,黄鸟在丘隅之内!不过,有人说,我把黄鸟“止于丘隅”,理解为黄鸟在丘隅之外,然后向往丘隅,它的心是坚定的。行不行?不行。因为,黄鸟知道自己在丘隅之外,食物就成问题,也不安全。它可以有“坚”的志向,但肯定没有“定”的心理。我再举一个明显的例子,鱼止于水。鱼知道自己在水中,自由自在,心是稳定的。如果在水域之外,鱼不急死才怪,哪里来的“定”呢?

举完例子之后,孔子就说了“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这个“止”的含义啊,就是“知其所止”而已,就是知道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或状态就是了,是一种已然的状态。这很简单,连鸟都懂,人怎么连鸟都不如呢?其实,孔子真正要说的是,连一般的民都知道“知其所止”,怎么君子们还不如一般的民呢?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5)

说到君子,君子是谁?君子是儒家学说的宣扬对象,目标读者。这才是孔子关注的重点人群。《大学》的重点之一,就是为君子们阐述知什么“止”,会带来“有定”的果。一句话,就是前面说的:(君子)知止于至善而后有定。接着,我们再深入了解“至善”的内容。

大家看《大学》里的文字: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里面的“君臣父子和国人”,不是五种人,而是君子可能的五种身份和角色。而“仁敬孝慈信”就是至善的本性,极致的善良本性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每一种身份对应着一种“知止”,两者是处于合一的已然状态,而结果都一样,就是会让自己的心理处于稳定的状态,有定力。

具体来看,为人君,止于仁。意思是,君清楚明白本身具足仁的本性。这时,君的心理是稳定的,其想法、言行肯定是以仁爱人民来展开的。如果,君超出了仁之外,跨越了仁的底线,立马不仁了,他的心就不稳定了,肯定另有不良的图谋,百姓就要受苦受难了。

为人臣,止于敬。臣知道本身具足敬的本性,心理是稳定的,从而做好臣的本职工作;如果,臣不敬,心就不定,就会胡思乱想,连弑君的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后续的发展就糟糕了。

为人子,止于孝。子知道本身具足孝的本性,心理是稳定的,从而一心一意做好晚辈们该做的事。

为人父,止于慈。父知道本身具足慈的本性,心理是稳定的,从而一心一意做好父辈们该做的事。

与国人交,止于信。君子也是国人,他知道本身具足信的本性,与其他的国人交往互动时,心理是稳定的,别人的感受是亲切、和谐和美好的。

从上可见,君子知道本身具足极致善良的本性,正如脚踏着实地,守住了底线,就有了稳定的心理状态,由内而外具备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定力。简而言之,就是“知止而后有定”了。

孔子论学习方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大学里的(6)

我知道,大多数人的理解不是这样的,而是把“止于至善”理解为“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相应地把“知止而后有定”说成是“知道要达到理想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并不可取。为什么呢?

第一,把“至善”即极致的善良本性,说成要达到的“完美或理想的境界”,把本性的层面弄成立志的层面,这不仅是对儒学的误解,而且是把它的闪光点丢掉了!

第二,说要达到某某境界,就是还没达到,就不是在已然状态之中,这不符合“止”字的基本含义。

第三,对“定”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说坚定的志向,侧重的是“坚”。坚和定是不同的。坚是一种紧绷的状态,如果是“知止而后有‘坚’”的话,是不“能静”的,马上就卡住了。

第四,至善本性的人会自然地去亲民,是一种无私温暖的付出。作“立志”解读的人,无法理解这种至善的人性,相应地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把“亲民”改为“新民”,意谓使民弃旧向新。一种理由是粗暴地说“亲”字错了,“新”才对;而斯文一点的会说“亲和新”是通假的。如果一种学说宣扬的是通过改变别人而不是对治自己来解决问题,那就不是上乘的学说,是暗含了负能量在里面的。总的来说,这样理解,就不自觉地把儒家《大学》的理论高度大大地拉低了,而很多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说实在的,我是以孔子的例子“黄鸟止于丘隅”作为理解《大学》的切入点的。我一直在想:孔老夫子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他要比拟什么?想通了,大的学,就了然于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