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贾府的四小姐,贾珍的亲妹妹,红楼四春之一,金陵十二钗正册排名第八。惜春是贾府姐妹中年龄最小的,她出场不多,所占笔墨很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她会画画以外就是在抄检大观园后冷血赶走入画一幕,被尤氏说成“心冷口冷”之人。而且根据判词,惜春的最后结局是出家为尼,每日与青灯古佛为伴。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1)

87版《红楼梦》惜春

惜春生在贾府这样大富大贵之家,从小锦衣玉食,照说应该是非常幸福快乐才对,可是她为什么最后落得个出家的下场?又为什么如此心狠意冷非要赶走入画呢?就算一只小猫小狗养了几年也会有感情,何况一个从小服侍她的丫鬟?惜春如此不念一丝往日情面,她这样孤僻冷血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惜春从小缺少父母之爱

惜春自幼丧母,虽有父亲贾敬尚在,却只爱炼丹修道,连家都不回,根本顾不上惜春这个小女儿,唯一的哥哥贾珍又是个败家子,更谈不上关爱惜春。所以惜春虽然是贾府正牌的小姐,却从很小就缺失父母兄长之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都有心理问题,何况双亲都没有的惜春。黛玉初进荣国府的时候形容惜春“身量未足”,一般来说女孩十岁左右开始发育,说明那个时候惜春还不到十岁,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就无父无母,性格不完整也在所难免。

还有贾敬的出家对惜春的影响也很大,书中描写出家的人物不少,除了贾敬还有像妙玉出家是因为自幼多病;甄士隐、柳湘莲出家是因为突遇变故看破红尘;还有鸳鸯赌誓出家以示绝不嫁人之意,就连宝玉也说过两次要出家做和尚的疯话。书中虽然没有明说贾敬出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惜春性格养成也一定或多或少是受到了贾敬的影响,幼年丧母,父亲又修道出家,这样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这是造成她性格孤僻的重要原因。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2)

贾惜春

惜春没有感受过父母之爱,不知道被爱是什么滋味,也就不会去爱别人。所以她在明知入画并没有犯什么大错情况下也坚决要尤氏把她带走,不顾多年的主仆情分,甚至还和尤氏划清了界线,再不到宁国府走动。第七十四回回目名称就叫做“矢孤介杜绝宁国府”,说的就是惜春性格孤僻对人情看得非常冷淡,也为之后的出家做了伏笔。

第二,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对惜春不怎么重视

惜春在宁国府无人疼爱,还是贾母念其年幼,接过来在身边和迎春、探春姐妹们一起读书。不过尽管如此,惜春在荣国府也不怎么受重视,一来姐妹太多,贾母疼爱不过来;二来惜春到底是宁府的人;三来自从有了黛玉这个外孙女,亲孙女更是靠后。第三十九回中贾母还说过鸳鸯都比这几个孙女都强的话,连贾母都这样说,王熙凤这个惯见风使舵的更是不重视惜春了,所以惜春在这些姐妹中地位最低。

迎春、探春、惜春的月钱待遇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是惜春却处处显着低人一等,比如吃饭排座次,黛玉、宝钗一定是上上座,其次是迎春、探春,惜春一定是姐妹中最靠后的。要知道古人吃饭排的座次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地位;还有同样是居住在大观园中,惜春的住所暖香坞是最小的,只住得下惜春和几个丫鬟;就连遣散十二个唱戏的小官时,连外来的薛宝琴都分走一个豆官,却没有惜春的份。这些虽说有惜春年龄最小的原因,但是也能说明惜春的地位很低。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3)

惜春在贾府地位很低

这还不算,惜春在前八十回中出场率很低,被提及的次数都数得过来,除了画大观园和赶走入画那几次,她多数是在“迎春、探春、惜春姐妹”这样的字眼中出现,甚至有时候“惜春”这两个字都省略不提,只说“迎春姐妹”就代替了。所以贾母、王夫人这些长辈对惜春也是不怎么重视的,不用说比不过黛玉、宝钗,就连史湘云、薛宝琴都比惜春受宠。

第四十九回中贾母给了初来乍到的薛宝琴一件野鸭子毛织的金碧辉煌的斗篷,这是连宝玉都没有的待遇,还打发琥珀来说别让人管紧了琴姑娘,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听得宝钗都嫉妒不已。连宝钗亦如此,惜春这个正牌孙女看在眼里会是什么感受?所以她看淡人情、孤僻冷血的背后,也有尝尽人情冷暖之后的辛酸。

第三,惜春在姐妹中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都说迎春是“二木头”,惜春的存在感也很低。第七回中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人还在一起居住,可是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只见迎春和探春在一起下棋,惜春却在和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一起玩。这里表面上看虽没有什么,但是送宫花这一情节是以周瑞家的为视角展现贾府众人平时的生活状态,比如贾琏和凤姐两口子热热闹闹,孀居的李纨只能在坑上睡觉。所以这也说明平时迎春探春一起玩的时候多,惜春总是被冷落的那个。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4)

迎春、探春、惜春

后来搬到在大观园中居住,在这些姐妹中,黛玉、宝钗、湘云出类拔萃非常受宠不用多说。迎春探春虽然是庶出,但是毕竟还有亲生父母,只有惜春要背景没背景,要才情没才情。在诗社里虽然顶个“藕榭”的名号,却极少见她作诗,宝玉过生日开夜宴都没叫惜春。要不是有个会画画的特长,真的快要被人忽略了,就是这样还要被人取笑,也是非常郁闷了。

还有从惜春的丫鬟也能看出惜春在姐妹中的地位,惜春只有三个丫鬟,分别是入画、彩屏和彩儿。迎春虽然懦弱,但是最起码她的丫鬟司棋和绣橘都是伶牙俐齿,不甘人欺的厉害角色,司棋大闹过厨房,绣橘也在累金凤一回中有过优秀表现。而惜春的丫鬟甚至通篇没有什么露面的机会,入画被赶走才算是有几句台词。而且早在入画被赶走之前,她的另一个小丫鬟彩儿的娘就因“嘴不好”被赶出贾府,这件事甚至在大观园中都没激起一丝波浪,只是为了衬托探春管家的精明能干。

总之惜春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兄长之爱,贾母等长辈也对她不重视不宠爱,在姐妹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地位。而且贾府众人看起来其乐融融,实际上暗流涌动,各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惜春无父无母没有靠山,总是被冷落忽视。十来岁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惜春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却在没有爱的环境下长大,所以养成了孤僻冷血的性格也就不意外了。

最后,惜春不管是冷血赶走入画,还是和宁国府断绝关系,甚至最后的出家都是出于明哲保身的无奈。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5)

惜春赶走入画

惜春的性格孤僻,孤高自许,连探春都说“我们再傲不过她的”,甚至在亲生父亲贾敬去世时都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悲伤,还赶走入画并且和尤氏说不再和宁国府来往。这其中固然有她自私冷血的一面,但是谁又能了解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辛酸和无奈?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要看本质,惜春是在什么情况下赶走入画并和宁国府断绝关系的?抄检大观园。而抄检大观园又正好在甄家被抄家之后,惜春一定是听闻甄家被抄心里害怕,害怕抄家的命运也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才会说出“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的话。

惜春尝遍了人情冷暖,看尽了世态炎凉,可以说她年轻不懂事,出了事只知道明哲保身,但是她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姑娘,又没有别的本事,又不能像男人一样出去立一番事业,不明哲保身又能怎样呢?这是惜春的无情,也是惜春的无奈,既然和生她养她的贾家没有感情,那就索性划清界限吧。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除了惜春的判词,书中还有好几处也早早地暗示了她出家的结局,比如第七回中送宫花,惜春和小尼姑智能儿开玩笑说要剃了头同她一起做姑子去;还有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惜春所做的灯谜谜底就是佛前海灯,是什么样的心境才能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做此孤独之物?可见惜春的出家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惜春出家的原因(惜春孤僻冷血性格是怎么形成的)(6)

惜春出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贾家被抄家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惜春的出家是对自己人生和未来彻底地失望,也是对命运放弃了抵抗。所以惜春选择出家明哲保身无可厚非,体现出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

惜春画大观园画了大半年最终也没有完成,最后入画被赶走,这画更是遥遥无期了。荣华富贵总有尽时,美好愿望终将落空。惜春最后出家与青灯古佛为伴,她的命运就像她的画一样,永远也没有了下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