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者增慧,转载多福——

跟我读藏经,白话写大意 第138篇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之四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第六卷原文之四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2)

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的重要开示!

——明朝破山海明禅师

破山海明禅师被人尊称为“破山祖师”,是四川顺庆府大竹县人。在双亲去世后感悟身世无常。十九岁时见壁间有志公禅师劝世歌,读至身世皆空处,不觉泪如雨下,遂毅然在本郡佛恩寺披剃出家。后来到邻水县延福寺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听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段时,起大疑心,请益而未能决,于是孤身离蜀东游。遍参名宿后到四祖道信大师的黄梅破头山道场,以萆为衣、以木为食,研习禅宗语录三年,猛力苦参,并仿效高峰原妙大师极力苦参,以七日为限,一天,禅师在经行中不慎跌落山崖下,腿受伤剧痛,因此大彻大悟。开悟后得到当时大禅师密云圆悟的印证,得付法衣。破山海明后来返回巴蜀,曾住持过万峰、凤山、祥符、无际、蟠龙、佛恩、双桂等九大佛刹,重倡马祖之道,宗风远播,朝参暮请之众多达万人。

破山不仅是大彻大悟的禅师、其诗词、书画境界非一般凡夫俗子的艺术可比。当代书法家启功对他的书法评价极高:”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占领四川时杀人如麻,破山禅师不惧性命之虞,干腥凤血雨之中毅然前往他们所在的军营,劝其止杀。张献忠的一个手下说:“和尚吃肉,我即不杀人。”破山禅师立刻呼唤他们端数盘生肉来,不畏污秽吃个精光。张献忠一众大受感化,由此亿万百姓得以存活。康熙五年(1666年)三月,破山海明禅师无疾坐逝于梁山双桂福国院。世寿七十一。有辞世愒说“屐声滑滑响苍苔,老去寻山亦快哉!回首五云堪一笑。淡然潇洒出尘埃。”(此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3)

第六卷白话大意之四

佛对阿难说,你常常听如来说戒律,在修行中,有三种决定义,就是收摄身心,这是戒,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开发智慧,这就叫做三无漏学。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4)

阿难,怎么样摄心,如来才认为是戒呢?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不生淫欲,就不会随淫欲心生死相续。你修学三昧,本来是想要超出尘劳的,如果淫欲之心不除去,是不会超出尘劳的。纵然博学多智,禅定有成就,如果不断淫欲之心,必然会堕落到魔道之中,上品做魔王,中品做魔民,下品做魔女,这些魔也都各有徒众,都自称已经成就了无上菩提。如来灭度以后,末法之时,这些魔民很多,在世间兴旺繁盛,到处贪欲行淫,还被人尊为善知识,让跟随的众生,落入见思二惑的坑洞,不能出离,失去了菩提正路。阿难,你教末法众生修学三摩地,首先就要断除淫心,不起淫念,这就是过去诸佛、现在如来的第一决定清净明海。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5)

所以呀,阿难,如果不断除淫心,修学禅定,就像蒸砂石一样,想要做成熟米饭,就算是经过百千劫那么长的时间,也只是热砂而已,为什么呢?这不是米、只是砂石啊。你以淫欲之身,想求证佛果,纵然领悟到一些微妙的道理,都是淫欲之根,根本还是淫欲,必然会堕落到三恶道,而不能出来。如来涅槃,到底由什么来修证呢?必须使无始以来的淫性,身心两方面都断除了,连断性也没有了,这样求证佛菩提之果,才有点希望。像如来这样说,就是佛说的,不这样说,就是魔王波旬说的。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6)

阿难,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不起杀念,就不会随杀念生死相续。你修学三昧,本来是要超出尘劳的,但是杀心不除掉,是不会超出尘劳的。纵然博学多智,禅定有成就,如果不断除杀心,必然会堕落到神道之中。上品为大力鬼,中品做飞行夜叉为鬼帅,下品作地行罗刹。这些鬼神,也都各有徒众,各各都说自己成就了无上菩提。如来灭度以后,末法之中有很多这样的鬼神,在世间张狂、繁盛,自称吃肉也能得菩提之路。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7)

阿难,如来让比丘们吃五净肉,这些肉都是如来用神力所化,没有识、暖、息这些构成的命根。你们婆罗门,地上热气蒸腾,气候潮湿炎热,还有很多砂石,绿草青菜难得生长,如来用大悲神力化成五净肉,因心怀大慈悲,只是假称为肉,你只是吃个味道而已。哪知道如来灭度以后,有人吃众生的肉,还说是出家人。你们应该知道,吃肉的人,即使修学禅定暂时有所开悟,只是相似三摩地而已,都是大罗刹,报尽寿终必会沉沦生死苦海,不会成为佛弟子。这些吃肉的人,互相杀害吞食,不会停止,怎么能说这人能够出离三界呢?

阿难,你教导末法众生,修学三摩地,次断杀生之心,这就是过去诸佛、现在如来的第二决定清净明海。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8)

所以呀,阿难,如果不断杀心,而修禅定,就像有人自己塞住自己的耳朵,高声大叫,以为别人都听不到一样,这就是欲隐弥露、欲盖弥彰。持戒清净的比丘和菩萨,在岔路上行走,都不会用脚踩踏有生命的草,何况用手去拔?更何况大慈大悲的出家人,怎么能取众生的血肉充实滋养自己、任意的吃呢?如果比丘,不穿东方出产的丝绵绢帛,和本土用牛皮作的鞋子,以及兽皮、马毛等制品,不吃牛奶作的乳酩醍醐等,这样的比丘,才是真求解脱,酬谢偿还了宿债,就不会再来三界受生,为什么呢?穿上这些用众生身上的某些部位做成的兽皮或丝绢,就是跟这些众生结了不解之缘,就像人吃了从土地出产的各种谷米豆麦蔬果等,脚就离不了地。对于一切众生,必须在身心两方便,不吃不穿不起心念,如来说,这样的人才是真解脱了。像如来这样说,就是佛说的,不这样说,就是魔王波旬说的。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9)

阿难,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心不生偷盗之念,就不会随偷盗之心而生死相续了。你修学三昧,本来是要超出尘劳的,偷盗之心没有除掉,是不能超出尘劳的。纵然博学多智,有些禅定的成就,如果不断除偷盗之心,必然会堕落到邪道之中。上品做精灵,中品做妖魅,下品做邪人。这些魑魅魍魉,也都各有徒众,各各都说已经成就无上菩提。如来灭度以后,末法之时,很多这些妖邪在世间张狂、繁盛,或潜藏隐匿,欺奸骗诈,自称为善知识,各自以为得到菩萨上人之法,欺骗迷惑无知无识的人,惊悚恐吓,让人失去本心,只要经过的地方,很多人就会被他骗得家财耗散。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0)

如来教导各位比丘,按照方位四处去乞食,让他们舍去贪心贪念,成就菩提道。这些比丘,自己不做食物,只乞食维持这个身体的生命,在三界之中寄居漂泊,这表示仅只这一次来到世间,超出了就再也不会返回。怎么那些贼人,要假借如来的衣服,贩卖如来,造作种种的恶业,还说是佛法呢?还非议诽谤具戒比丘,是小乘之道。由此疑惑误失了无量的众生,都堕落到无间地狱了。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1)

如果在如来灭度以后,有比丘发心,一定要从耳根法门修三摩提,能在如来形象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如来说这个人从无始以来的宿债,就在这一时酬还完毕,辞别世间,永远脱离一切烦恼诸漏,虽然没有即刻领悟成就无上菩提之路,但这个人对于佛法,已有决定心,必得无疑。如果不像这样种下舍身的善因,纵然证得无漏,来生还是会生于人间,酬还宿债,就像如来吃马麦这件事一样,有业就一定会受报。

阿难,你教导末法众生,修三摩地,后断偷盗,这就是过去诸佛、现在如来的第三决定清净明海。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2)

所以呀,阿难,如果不断偷盗之心,而修禅定,就像有人用水去灌有漏的容器,想要把容器装满,纵然经过如微尘数那么多劫的时间,最终是装不满的。如果比丘们,除衣钵之外,一分一寸都不积蓄,乞食吃后,有剩下的就布施给饥饿的众生,在大众集会的时候,合掌恭敬礼拜大众,即使有人捶打怒骂,也同样的称赞,欢喜领受,必须要让身心两方面都舍弃掉,身肉骨血和众生是共有的,不将如来所说的小乘权教的道理,为自己开解、掩饰过失,导致误失初学之人,佛就印证许可这样的比丘,能够得到真三昧。像如来这样说,就是佛说的,不这样说,就是魔王波旬说的。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3)

阿难,如果一切世界的六道众生,虽然身心两方面,都没犯杀盗淫,三种梵行已经圆满成就,如果犯了大妄语,修三摩地也不得清净。将成爱见魔,失去如来种,成佛无望,就是未得圣果,说已得圣果,没有证得,说已经证得。为了求取世间第一等的尊荣和殊胜,对人说“我已经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希求别人礼拜和忏悔,贪得他人的恭敬供养,这就是无善心、大妄语的人,成佛的种子已经消灭。就像由人用刀砍断多罗树的枝干,断了就不再复生。佛陀印记这样的人,永远殒灭善根,没有正知正见,沉沦生死苦海,不能修成三昧。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4)

如来灭度以后,敕令诸位菩萨和阿罗汉,在末法之时,随类应身,示现种种形象,度脱轮转中的众生。或者示现沙门、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甚至是淫女、寡妇、奸偷屠贩等,对同类型的人称赞佛乘,让他们的身心得入三摩地。始终不会说“我是真菩萨,是真阿罗汉”,以泄漏佛的密因,只会说自己人微言轻、是后学末进。除非是临终舍报,暗中有遗言嘱咐。那些人怎么能迷惑扰乱众生,犯下大妄语呢?

阿难你教导后世末法之人,修学三摩地,除杀盗淫外,还要断除大妄语,这就是过去诸佛、现在如来的第四决定清净明海。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5)

所以说,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像有人将干粪刻成旃檀的形状,想要得到旃檀的香气,这是不可能的。

如来教导比丘,直心就是成佛的道场,行住坐卧四威仪、一切行为之中,都没有虚假,怎么能自称已得菩萨、上人之法呢?比如说一个穷人,妄称自己是帝王,只会自取诛灭,何况出世法王,怎么能妄说窃取呢?在因地修行时,不善不真,只会经历更多的迂回曲折,这样求证佛果菩提,就像有人想要用口去咬自己的肚脐,怎么可能成就呢?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6)

如果比丘,心如弓弦一样的直,一切行为都很真实,就能直入三摩地,永远不会有魔事。如来印证这样的人,必然成就菩萨所修的无上菩提。像如来这样说,就是佛说的,不这样说,就是魔王波旬说的。

楞严经白话文全十卷(楞严经第六卷白话大意完)(17)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