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汉渊儿童书法

汉字是时间的纽带,中国远流长!悠久的中华文明传承,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拥有历史、文学、哲学和审美,龙的传人炎黄之后,青少年乃至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致敬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书写。

特别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及同学们光临汉渊儿童书法,我们的初心就是持续创作优质书法内容,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文章,敬请持续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及转发。我们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关注及支持,您的参与就是我们不断创作优质文章的动力源泉。

《导读》——汉渊儿童书法

今日起开始更新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生字书写详解,共三个板块:

一生一“释”:对每一个生字结构、易错点及书写难度进行精确解析解读。

“生”声入耳:生字的发音方法及要点。

“诗”之有味:生字的相关古诗延伸。

家长朋友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学习!

第五课 守株待兔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1)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2)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3)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4)

一生一“释”

1.宝盖头的首点写成偏竖点,横钩较长覆盖下方。

2."寸”部横画较短,竖钩交横画中部靠右处,竖钩挺拔,点画在横画起笔的左部起笔,不超出宝盖头。

“生”声入耳

s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ǒu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o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诗”之有味

宋·苏轼《守岁》

儿童强不睡,

相守夜欢哗。

唐·杜甫《夏夜叹》

念彼荷戈士,

穷年守边疆。

唐·陈陶《游子吟》

郁郁守贫贱,

悠悠亦无端。

唐·杜甫《新婚别》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宋·李清照《声声慢》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5)

一生一“释”

1.木字旁笔画右齐;

2."朱”部首撇短小,横画上扬,竖画挺拔,平分上横画,撇画略收,捺画伸展;

3.收笔处右竖最低。

“生”声入耳

z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ū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诗”之有味

唐·韩愈《示儿》

庭内无所有,

高树八九株。

唐·齐己《桃花》

千株含露态,

何处照人红。

唐·李咸用《咏柳》

日近烟饶还有意,

东垣西掖几千株。

唐·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浪抚一张琴,

虚栽五株柳。

唐·元稹《松树》

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6)

一生一“释”

1.双人旁两撇平行,竖画接于撇画中部;

2.“土”部竖画出头较长,次横最长,覆盖下

方;

3.“寸”部横画较短,点画位于横画起笔处下方;

4. 收笔处左高右低。

“生”声入耳

d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ài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滑向i,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诗”之有味

唐·李商隐《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杜秋娘《金缕衣》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李益《游子吟》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7)

一生一“释”

1.宝盖头的首点写成偏竖点。

2.横钩较长,覆盖下方;

3."木”部横短竖长,撇捺伸展,收笔处竖画.

最低。

“生”声入耳

s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òn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o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诗”之有味

唐·杜甫《赠李白》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瑶草。

唐·王维《杂诗》

王昌是东舍,

宋玉次西家。

唐·罗隐《桃花》

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

·米芾

《水调歌头·中秋》

我来对景,

不学宋玉解悲愁。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8)

一生一“释”

1.左部三横紧凑、略斜,竖画挺拔,撇画短

而直,点画小巧,整体右齐;

2."井"部横短竖长,撇画竖直。

“生”声入耳

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ēn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e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诗”之有味

唐·孟浩然

《田家元日》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唐·杜甫

《羌村三首·其三》

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

唐·柳宗元《溪居》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9)

一生一“释”

1."角"部瘦长,横撇下接横画中部,“用”横画

等分内部空间,收笔处撇高钩低;

2."虫”部”口”扁平,竖画挺拔,出头较长,末

端略左斜,提画较长,点画下压。

“生”声入耳

c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ù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诗”之有味

唐·李商隐《月》

过水穿楼触处明,

藏人带树远含清。

唐·李涉《牧童词》

牛群食草莫相触,

官家截尔头上角。

唐·罗隐《桃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

间梅遮柳不胜芳。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10)

一生一“释”

1.左部首笔横短撇长,点画缩短避让右

部,“工”部末横变提、上斜;

2."页"部首横较长,覆盖下方,两竖直挺,

撇画竖向书写,点画较长,收笔处撇高点

低。

“生”声入耳

j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ǐn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诗”之有味

唐·韩愈《南山诗》

初从蓝田入,

顾盻劳颈脰。

唐·白居易《鹅赠鹤》

雪颈霜毛红网掌,

请看何处不如君。

唐·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世人怜小颈,

金埒畏长牙。

唐·李郢《鹅儿》

无事群鸣遮水际,

争来引颈逼人前。

唐·王维《从军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11)

一生一“释”

1.左部首撇短而平,横画左伸,整体右齐;

2.右部撇捺伸展,覆盖下方,横画靠上,竖画挺拔,在撇捺相交处下方书写。

“生”声入耳

s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ì 的发音要领:舌尖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气流经过狭窄的通路,但不发生摩擦,双唇平展。只能和声母“zh、ch、sh、r”相拼。

“诗”之有味

唐·白居易《早春》

雪消冰又释,

景和风复暄。

唐·周贺《冬日山居思乡》

背日收窗雪,

开炉释砚冰。

唐·王勃《长柳》

客行无与晤,

赖此释愁颜。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12)

一生一“释”

1.首横较短,两竖挺拔,左竖低右竖高;

2.内部两横较短,与左竖相连,末横最长,

承托上部;

3.八字底撇、点相背,左高右低。

“生”声入耳

q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í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诗”之有味

唐·李白《古朗月行》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汉·曹操《观沧海》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唐·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本课完 欢迎转发分享

如需了解更多文章 微信搜索公众号 “汉渊儿童书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