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0日,49岁上海斧头帮帮主、有“暗杀大王”之称的安徽人王亚樵毙命于广西梧州。追杀他的,是他曾经的把兄弟、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

在王亚樵的人生当中,直至49岁被暗杀为止,他除了在上海滩组建斧头帮,杀得黑道无人敢惹之外,还参与策划过刺杀北洋官僚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也刺杀过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其秘书做了替死鬼)、外交部常务次长唐有壬,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白川义则大将,也是他与寓居中国的韩国人合谋炸死的。国际调查团的李顿也曾是他的暗杀目标。汪精卫替蒋介石挡的三枪,也只是王亚樵对蒋介石多次暗杀中的一次,这也最终导致了后来军统对王亚樵的殊死追杀。

民国遇刺案 民国刺杀案系列之六(1)

1889年2月14日,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家庭虽然世代务农,但是到了王亚樵父辈那一代开始读书。他的父亲由于读过几年书,成为一名乡村大夫,同时又开了一家赚死人钱的棺材店铺。

王亚樵从小也被送入私塾读书,颇能将自己的性情直率地表达到诗文之中,然而县试成功的他在府试时却名落孙山,不得不失意回乡。之后他一边在家乡开了个私塾,教着二十多个学生,一边纠集一帮热血年轻人,高谈国事。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年方22岁的王亚樵立刻与这些年轻人组织军政府,决定对乡绅进行抄家,用来充当军饷。这与同盟会派来的革命党意见相左,结果王亚樵的朋友们被杀。王亚樵逃亡到南京,不久就加入了社会党,再回到安徽设立支部。这个时期的王亚樵,“一套破西装,一根自由棍,口留小胡,奔走不遗余力。卧稻草,吃残饭”,颇有墨家遗风。

但是,袁世凯为了集权中央,下令解散社会党。王亚樵被通缉,不得不与他的同伙于1913年逃亡至上海。他们白天做苦力,晚上则夜宿街头饱尝生活的艰辛。一伙人投靠安徽会馆又被拒绝最后不得不去码头当搬运工,准备混口饭吃,不料又被把持码头权益的黑社会驱赶。好在王亚樵等人当过兵,一亮拳头,把码头打手打了个落花流水,就此成名。之后,上海“打工仔”们遇到不平之事,就找王亚樵来帮着出头。一传十,十传百,王亚樵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

1916年5月,王亚樵在上海见到孙中山。彼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党正陷于低谷,王亚樵开始追随孙中山,介入讨袁护法运动。

6月,袁世凯病死,国民政府的政权由段祺瑞掌握。王亚樵给孙中山写信,建议派有志之士带上炸弹去北京,炸死段祺瑞,从而夺取政权。孙中山反驳了他这种激进主义。

期间,王亚樵还与老同盟会会员韩恢一起潜伏到江苏苏北一带组织武装力量,准备发动反对军阀政府的运动。结果韩恢被江苏督军李纯手下的军警逮捕枪毙,王亚樵不得不又逃回上海。

1921年,同样是安徽籍的李少川(李鸿章的族孙)找到王亚樵,要他庇护在上海打工的安徽籍民工。他临走时留下五十把亮晶晶的斧头,并对王亚樵说:“上海滩的这些孬种,向来欺软怕硬,见到血就怕了。只要拳头硬,上海滩就是为你这种英雄而建立起来的。”

这一番话令王亚樵茅塞顿开。他先是带上手下兄弟,各持明晃晃的斧头,暴力接管了安徽会馆。然后以安徽会馆为据点成立工会,一方面接受劳工的会费,一方面豢养大批“斧头帮”的打手用来维系成员的利益。

民国遇刺案 民国刺杀案系列之六(2)

当打手越来越多,收来的会费养不了这些人时,王亚樵开始带着斧头帮的弟兄敲富翁们的竹杠。接着,就不可避免地与上海黑帮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的帮派势力发生冲突。对此,王亚樵成竹在胸,他把李少川的话变个样,说给斧头帮的弟兄听:那帮人有产有业,根本不敢与我们拼命。

果然,三大亨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结论,“千万不要去碰这伙亡命之徒,王亚樵的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就这样,他们主动把一部分权益让给了斧头帮。斧头帮靠看众多民工的支持,在上海滩赢得了一席之地。王亚樵也过得顺风顺水,有滋有味。说到底,黑帮大亨不是他的目标。

在民国期间,上海虽然隶属于江苏省,但是,沪松护军使却是由浙江督军卢永祥委派。当时驻上海的军阀就是卢永祥的妹婿。而上海的警察机构,则掌握在江苏督军齐燮元(李纯死后接班)手里。沪淞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就是齐燮元的亲信。由于这两位督军,前者是皖系,后者是直系,所以,当时中国大陆直皖两派的纷争,也不可避免地延伸到这两人的身上。

1920年的第一次直皖战争,段祺瑞被打败,直系的曹锟、吴佩孚控制了北京国民政府。与前任段其瑞一样,获得政权的直系将领吴佩孚开始布局统一全国,但遭到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及孙中山这个三角联盟的反对。

1923年,急于铲除直系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并把上海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皖系浙江督军与永祥,通过李少川找到王亚樵,委托他刺杀徐国梁,并许诺成功后在湖州成立一支别动队,由王亚焦来指挥。

对王亚樵而言,这是一举两得之事,一来他本来就看不惯当权的直系人士,二来可以让自己摆脱黑道人士这个不太光彩的职业,再次晋升为正道人勿,何乐而不为呢。

王亚樵的手下立刻活动起来,不久就在徐国梁从澡堂子出来时刺杀了他。

齐燮元得知自己亲信被王亚樵所刺之后,立刻通报北京政府,曹锟发布全国通缉令通缉王亚樵。而王亚樵,这时早已跑到皖系地盘的浙江湖州,成为湖州别动队司令。

1924年,王亚樵在湖州练兵之时,有两个年轻人来投靠他。那就是其后赫赫有名的戴笠及胡南。这两人因为才能卓越,立刻得到王亚樵的赏及重用,不久,王亚樵就与这两人拜把子结为异兄弟。

民国遇刺案 民国刺杀案系列之六(3)

9月,直系孙传芳的军队开始对湖州进攻,于双方实力悬殊,战斗中王亚樵一方打得比较烈。胡宗南在战场上失去踪影(后跑去黄埔军校了学生)。而戴笠,则跟着王亚樵逃到上海。

王亚樵在上海的地盘并没有失去,所以,戴跟着王亚樵到上海后,吃香喝辣,过得很舒畅。不不久,靠敲诈勒索的黑道行径就在戴笠的心里起疑问。从小就抱有救国救民理想的戴笠,觉得这下去没有前途。

1925年旧历春节前,戴笠找到王亚樵,说要老家看望母亲及妻儿,之后离开了上海。1926年戴笠也进入黄埔军校。

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也是在1926年年,北伐开始。而王亚樵在此时结识的,却是蒋介石党内的对头胡汉民。他们成为好朋友,同时胡汉民也向王亚樵灌输了蒋介石只是一个新式军阀、不是个好人的概念。

王亚樵在老家安徽组织了一支北伐军,但只是小打小闹。不久安徽政府主席陈调元派军把王亚樵等困在洪泽湖,直到第二年的3月。最后,王亚樵只带着几个人突围,部分被捕的人严刑拷打,之后被活埋。王亚樵就此与陈调元结下深仇。

逃到南京的王亚樵,发现此时蒋介石已经清党,排除了共产党在党内的影响,并且把陈调元这类的军阀也纳入了统治集团体系。虽然气愤不平,但王亚樵改变不了蒋介石做出的决定。

作为北伐有功之臣,国民政府还是给了王亚樵一个津浦路护路军司令的头衔。4月18日,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日,王亚樵作为工人代表发表演讲。他站上讲台,开始大讲反对军阀,反对清共,最后高呼口号“打倒军阀”、“反对屠杀”,把蒋介石气得火冒三丈。当晚,蒋介石派人去捕捉王亚樵,王亚樵见机逃跑了。这样,在1927年,王亚樵又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的王亚樵,除了带领徒众飞舞斧头称霸上海之外,还多次策划刺杀蒋介石及其手下。而这时,戴笠从黄埔军校毕业,且在情报工作中发挥了异样的才能,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昔日的兄弟之间,激烈碰撞已经不可避免。

1931年起,王亚樵利用在上海取得的财力及地位,策划了多次针对蒋介石集团的暗杀活动,包括派人上庐山刺蒋及刺杀宋子文。

1932年,为了应付内外局势,军统成立,戴笠成为处长。而王亚樵作为谋杀策划者的身份,在戴笠的情报网线下,也浮出了水面。

蒋介石把王亚樵的把弟戴笠及胡宗南一起派出,好不容易找到王亚樵,希望王亚樵能效忠自己。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希望能把王亚樵拉进蒋介石的阵营。王亚樵一口回绝,并声称蒋介石若不坚决抗日,他依然是国人的仇敌。

蒋介石见王亚樵不为己用,下令捉捕。而执行命令的人选,毫无疑问,落到军统头子、王亚樵昔日把兄弟戴笠的头上。

当初,王亚樵虽然与戴笠拜了把子,暗地却认为戴笠只会夸夸其谈,并办不了实事。在女人方面,王亚樵更是讽刺戴笠只会嫖妓,而自己却总能得到良家女子的青睐,他曾当众对戴笠说:“宁吃鲜桃半口,不拣烂杏一筐。”

就是这个戴笠,现在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依靠强大的军统背景,开始围捕王亚樵。戴笠首先在上海高额悬赏王亚樵的踪迹,其后按名单控制王亚樵周围人的行动,又派大量军统特务跟踪,最后对王亚樵可能的栖身地进行排查。这样,到1933年8月,王亚樵已经不能在上海立足,不得不跑到香港以摆脱军统的追捕。

1933年底,李济深等人在福建举起反蒋旗帜,发动“福建事变”,王亚樵立刻从香港赶过去,参与此事,还担负了安全保卫工作。然而,由于蒋介石的分化工作起到作用,“福建事件”在短时间内被镇压下去。王亚樵于1934年初再次回到香港。这次经历对他打击很大,本来就好色的他,这回也不再“不拣烂杏一筐”,开始迷恋青楼,流连忘返。

1935年底,被王亚樵派到南京的华克之及孙凤鸣假扮记者,在国民党大会上暗杀蒋介石不成,刺伤了替罪羊汪精卫。此事引发轩然大波,蒋介石下令戴笠彻查。戴笠查来查去,又查到王亚樵身上。由于证据确凿,香港方面不再能包庇王亚樵。于是,戴笠带人到香港追拿王亚樵等人。

上海回不去,香港又待不住,可供王亚樵选择的出路一下变得无比窄小。当时,共产党已经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在王亚樵心里,这是一个选择。

此时,西南军阀与蒋介石也是面和心不和。1936年,胡汉民到达广东,与李济深等探讨反蒋事宜。在香港已无容身之地的王亚樵找到李济深,要求一个容身之地。

最终,王亚樵等到了广西梧州,住在李济深的老宅。而戴笠等人,还在香港寻找王亚樵的踪迹。

民国遇刺案 民国刺杀案系列之六(4)

戴笠知道王亚樵好色,曾多次派出女特务,施展美人计欲置王亚樵于死地。没想到的是,王亚樵这个人特别能获得女人芳心,以致戴笠几次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次,在香港黔驴技穷的戴笠再次祭出升级版美人计。

原来,王亚樵手下一名部下的老婆叫余婉君,是王亚樵的情人。当王亚樵离开香港跑到梧州之时,由于时间紧急,并没有带上余婉君,而余婉君的老公却被戴笠捉获了。戴笠用“美男计”,在余婉君落魄的时候把她牢牢掌握在手里,终于得知王亚樵他们已经逃到了梧州。

于是大量军统人马与余婉君一起来到梧州。先由余婉君找到王亚樵,述说分开后自己生活的窘迫。虽然王亚樵的夫人及周围的人都觉得余婉君这次来路不对,劝王亚樵送余婉君回香港,但是在女人身上屡屡得手的王亚樵,还是相信自己的魅力,不相信余婉君会背叛自己。王亚樵给余婉君单独安排了一个住处。

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带着部下在外吃完饭后,叫部下回去告诉自己的夫人说要在外打牌。部下要求留下来保护,却被他一阵训斥,只得离开。

王亚樵趁着夜深,独自来到余婉君的住处。当他走进黑灯瞎火的房间时,躲在里面的几十名军统特务一拥而上。就这样,一代“暗杀大王”毙命于广西梧州。他身中数枪,刀伤无数,就连脸皮也被军统割下以证明暗杀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