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雨

我的女老师们散文(姬老师和他的学生们)(1)

柳壹高中开学第一天,门里门外,清晰美丽的理石地面,露着原有的本色。门侧站的老者,精神矍铄,对每一位出进的学生和老师投以微笑。开始,人们对老人这举动不习惯,以后的每天每天都如此,久了又发现,这样进出大门很舒服,倘若再递上“大爷早,师傅早,爷爷早”的一类话,他的老脸会感动明显,皱纹也似花花朵朵,一种灿灿艳艳的神圣。

“姬老师,姬老师”这样喊老者的,柳壹学校只有郭校长。

学校里,没人知道,郭校长是姬老师的亲学生。

姬老师退休后,原是在市里和家人颐养天年的,柳壹高中离市里一百多里路,72岁的他来这里当门卫,是为施爱一个叫温可馨的女孩,这女孩是他学生温巨彪的女儿。

温巨彪的事已经是曾经,如果不是他住院,恐怕到现在也不知道。

姬老师的身体一直很好,前些日子因一时晕眩摔一跤,这一跤绝不是被蚊子咬一口喷上花露水那样轻巧,同学们知道后,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那阵他坐在床上,还是留着那样的老北头,还是那样的洁净。45年教龄的校园人,在一个温馨环境里不容易不纯洁。他看到乌啦啦那么多同学拥进病房,不但没笑,脸绷成一张弓,这是一副兴师问罪的表情。

姬老师喜欢他的学生,是从教他们开始,学生们喜欢姬老师,是从姬老师喜欢他们开始。那时,男生女生都是在花季里开放着,一茬茬学生一茬茬花朵,姬老师生命赋予的生命便流到四面八方,甚至天涯海角,然后成熟到粒粒种子,又遍地开花。

印象中的姬老师总是笑着,即使同学犯了大错,也是笑着找原因,开导,他的学生无形中得到一份深刻,或者一份意味,在享受他微笑的同时,笑着去传播,去感染,对人对事,微笑对微笑。

姬老师学生很多,有一届当老师的尤其多,今天来看他的13人中,有8位老师,最可贺的是,无论教师,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界打拼,抑或在苦苦经营寻常日子的人,他们也没有肩高肩低,像是左手牵右手,同学们一致说,他们黏合一起,是姬老师的爱意熏染。

姬老师是好,这个好是用嘴说不出的,只能用心去感受。他笑里装满故事,一生中很难有糟糕的事情,即使有,似乎没有现在糟糕。

果不然,姬老师问:“你们知道温巨彪?”温巨彪的远是居住方面,但是和同学们心心相融,心相融了,尘世自然零距离了。同学们点头后便是沉默。姬老师看着他们说:“你们都学会瞒我了,也是我老了,也是你们翅膀硬了”他的鼻音重起来。

姬老师不会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去偏爱,他能做到普爱,看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儿女。

温巨彪家庭条件从他爷辈就没景气过,到他这更是破落,他人窝囊,怯弱,土气,同学们视他怪兽,看不起他,唯姬老师如天空,如大地,天不私覆,地不私载,非但不嫌弃,反而身心言教,让同学们亲近他,把一些不可能变可能,温巨彪虽也努力过,最终还是没能走出农家小院。而立之年娶妻生女,只因家庭琐事,他亲手掐死老婆,当着小可馨的面,那年,可馨六岁。两年后相依为命的奶奶含恨去世,她流落在本族的一个小叔家。

温巨彪出殡那天,阴云风卷,淫雨斜扫,那么多同学去送他最后一程,看到小可馨一身重孝,木讷走在灵柩前面,他们脸上,已经分不清泪水雨水。

对现实之痛,同学们努力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但是,它始终在那里,宛若毒瘤,有着尖锐的痛,还透着血水。同学们自然而然织成一只网,把可馨网在其中,然后抱团取暖,不会让她在冰冷的季节里瑟瑟发抖。

姬老师听同室病友无意提起,然后追问,那一刻让他老泪潸然。

是夜,姬老师在日记里这样写到:

……夜雨扣打门窗,我不休不眠,辗转反侧,为一个学生的孩子,虽未曾谋面,温巨彪的影像却在面前泛泛。还是个孩子啊,人世的风霜就落满了她稚嫩的双肩,但愿有叔叔阿姨为你撑起一片天。

但是,小女娃一定要感受到,这荒寒的人生,还有很多跟你一样,赤脚冰雪却依然热爱温暖的人。若不信,你抬头看看天空,那里,有很好的太阳……。

几十年的师生情,如水中满月,清清打亮,静静辽阔。

这样的孩子,以总分538考入了柳壹高中。姬老师忽然想起什么说:“今天求你们一件事,打电话,动用关系,看谁能和柳壹学校负责人联系上,我要走后门去看门,我退休金足够支付她书费,学费,散杂费。每天看到女娃出进,每天看他快乐,直到她交上满意答卷。”

谁是谁的缘,定是上苍有意。

柳壹高中的校长,也是才接到任命书的郭万里,他的学生。

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电话里郭万里和姬老师想竭力说服对方,那句老套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一直在重复,最后达成协议,怕可馨负担,一切都在不言中发展。姬老师被郭校长接来门房,从此,姬老师把温可馨的成长安置在心里。

姬老师的世界挺简单,简单到不染尘心,他的学生们也用简单慰藉着他。

作者简介:

郭之雨,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学员,曾有文集《情到深处人静思》出版,又有长篇《活棺材》问世。《作家前线》签约作家。首届《才子》杯全国征文小说类奖项获得者。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必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的一律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