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语乐坛公认的旷世神作,《霸王别姬》斩获大奖无数、拥有无上的荣耀。但同时,作为陈凯歌的巅峰之作,围绕着陈凯歌和《霸王别姬》的争议也特别多。

笔者之前写的几篇关于《霸王别姬》的文章,有很多网友都在评论底下争议(细说《霸王别姬》:又见程蝶衣,再见张国荣;《霸王别姬》的那些台前幕后:张国荣有没有抢尊龙的角色)。

其中,争论最多的,还是《霸王别姬》究竟是陈凯歌本人拍摄的,还是他父亲陈怀皑导演在背后执导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

总体来说,还是怀疑多过相信。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陈凯歌拍摄的呢?所以,笔者决定又重新写篇文章来回答。不过,这只是笔者结合多方资料自我分析,总结出来的定论。

如果有不同看法,还是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会质疑《霸王别姬》不是陈凯歌拍的?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汇聚了两岸三地最优秀的演员、编剧、配乐以及摄影,正因为如此,才成就出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

可以这么说,是他们成就了《霸王别姬》。但同时,《霸王别姬》也成就了他们。

但这里的“他们”,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导演陈凯歌。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2)

《霸王别姬》电影的成功,按理来说,足以让陈凯歌成为国内举足轻重且饱受赞誉的一线大导演。然而舆论大体却完全相反,因为这部电影,陈凯歌饱受争议和质疑。

很多人提及《霸王别姬》,第一先否定的就是作为导演的陈凯歌。否定什么呢?就是认为他不是电影的真正导演,觉得这部电影实际是其父亲陈怀皑的代笔之作。

之所以会让很多人持有这样的想法,无非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至今都难有其他的华语电影可以超越。而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出自当时年仅四十岁的导演陈凯歌。

第二是他出生在电影世家,父亲是第三代导演中的佼佼者陈怀皑(曾执导过《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多部著名影片)。而《霸王别姬》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位京剧伶人在宏大且复杂的历史变幻中的爱恨纠葛,电影中有很大篇幅十分考究导演的戏剧功底。

而这,恰恰是陈凯歌不擅长的地方,而又是其父陈怀皑比较精通的领域。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3)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那就是在《霸王别姬》后,陈凯歌导演的其他电影,口碑都不尽人意。像《无极》和《道士下山》等,可以说是饱受观众批评的电影了。

《霸王别姬》的成功,让几乎所有的聚光灯都照耀在陈凯歌身上。

有多少导演,难以超越自己的巅峰作品;又有多少导演,被指江郎才尽。有《霸王别姬》珠玉在前,观众对陈凯歌的其他作品,期待与要求自然就高了。

但很显然,陈凯歌在此后的日子里,没有交出令观众满意的作品。也因为如此,才被人质疑那些“烂片”就是他的真实水平,而《霸王别姬》则是陈怀皑的作品。

在论证这部电影是不是陈凯歌拍摄之前,我们先来看作为导演,他究竟有没有才华

就目前来看,《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确定是陈凯歌导演拍摄的。

也许很多人都会质疑陈凯歌的才华,认为他是烂片之王。但实际上除了《霸王别姬》,他的作品履历里还是有很多饱受赞誉的作品。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4)

1984年,才从北影毕业一年的陈凯歌,第一次执导电影,就拍出了《黄土地》。

这是他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陈凯歌革新的电影叙事,再加上张艺谋大胆而粗犷的摄影,使得这部影片给人带来的冲击力非常强。

当时《黄土地》不仅被公认为是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代表作品,也在国外收揽了不少的国际奖项。初出茅庐,就能交出这样一部出色的处女作,说陈凯歌没有才华,我是不信的。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5)

在《黄土地》之后,陈凯歌又陆续执导了《孩子王》《边走边唱》等多部作品。陈凯歌导演生涯的下坡路,认真来说是从《荆轲刺秦》后开始的。

而在此之前的作品里,大多口碑不错。不过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电影比较晦涩难懂。

尤其是《边走边唱》,这部改编自史铁生《命若琴弦》的电影,在叙事和故事结构上,偏向于寓言性质。而且它的台词,也充满了禅意。

在这部电影刚上映时,编剧芦苇和作家李碧华曾特意去看过。

电影放映结束,观众席一片叫好。但芦苇却私底下对李碧华说:“我边看边想,看完了也没能明白陈凯歌到底想说什么”。李碧华则更加直接,说她是边看边睡。

看过这部电影,芦苇就得出一个结论,陈凯歌做导演可以,就是千万不能做编剧

所以,芦苇在答应做电影《霸王别姬》的编剧时,就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对剧本发表意见,提出修改建议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碰剧本。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6)

结合陈凯歌多部作品,不难发现他的风格特点:就是比较侧重塑造意境,但对于电影叙事,尤其是剧情的起承转合上,是不太在意的,甚至有时候是直接忽视的。

这种过于自我的表达,让电影的叙事表现上,就显得非常空白,说文雅一些就是太过天马行空了。

以陈凯歌电影《风月》为例,基本和《霸王别姬》差不多的配置。

同样都是巩俐和张国荣主演,甚至可以说张国荣在影片中的表现,并不亚于程蝶衣。而且电影的意境塑造上,是有赶超《霸王别姬》的。

但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口碑平平呢?

说到底,还是输在叙事上。因为这部电影,陈凯歌有担任编剧。所以,它的意境再美,演员的表演再到位,但故事没说好,没讲明白,电影还是很难叫座的。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7)

实际对于电影能不能被观众看明白,叫不叫座,作为导演的陈凯歌并不放在心上。

他真正看重的,还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呈现出来。就像去年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白昼流星,陈凯歌什么都说,但因为自己讲故事能力十分有限,所以最后什么都没能说明白。

为什么陈凯歌会不在意观众?

这还是跟他的精英视角有关。我们不妨联系一下他的家庭背景,出身在电影世家,父亲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中的翘楚。这和草根出身的冯小刚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不会去为了票房而迎合观众。

另外,从最近陈凯歌参加的综艺节目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在电影艺术上的造诣还是相当高的。如果没有才华,又怎么能在节目里侃侃而谈、一针见血?

而且,不是所有的导演都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保持高水准的影片输出(马丁·斯科塞斯是个例外)。有才华的高光时刻,也有临近枯竭的时候。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8)

陈凯歌能在那个年纪就拍出《霸王别姬》,除了那是他状态最好、才华也最为巅峰时候外,实际也同当时剧组文化息息相关。

程蝶衣的那种“不疯魔,不成活”的精神,从剧里映射到了剧组每个人身上。不管台前,还是幕后,大家都凭着这股劲,把自己最好的状态都奉献给了这部电影。

这里,当然也包括了作为导演的陈凯歌。

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他拍的,实际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证。

我们今天这篇文章,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一开始讨论的那个点,即《霸王别姬》是不是陈凯歌拍摄的。除了我在上一标题的论述外,我还会再进一步阐述三个原因。

陈怀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主要创作生涯是在建国后。

所以,他算是中国的第三代导演。其导演的作品,就有着很明显的第三代导演特征:创作立足于现实主义,深刻揭露生活本质,展现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

像电影《青春之歌》《三岔口》《知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与第三代导演不同的是,第五代导演因为年少时经历过那段动荡岁月,所以创作方式更为激进,力求变革。不论是叙事,还是选材,又或是塑造人物,都非常新颖。他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中国乡土(这代导演都有当知青经历的缘故)和社会底层。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9)

所以第五代导演的创作风格就很明显,那就是对历史的反思、与人性的关怀。此外,他们也探讨人性与历史变革的关系。

而陈凯歌,就是属于第五代导演。他早期的作品《黄土地》与《边走边唱》《孩子王》的立足点,就是中国乡土。

知道了两位导演的创作风格,我们再来看《霸王别姬》,它所讲述的就是两位京戏伶人在历史变革下的爱恨纠葛。片中几位主角的命运,都和那个宏大的时代命运紧密相连。

这部作品,既是在反思过去的历史,也是在审视人性(迷恋与背叛)

所以,很显然《霸王别姬》是第五代导演的产物。说它是陈怀皑导演作品,有点过于勉强。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0)

至于很多人说,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以后的作品,和《霸王别姬》的风格十分不同,看起来完全像是两个人的作品。

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没认真看过电影《梅兰芳》。

这部电影的风格,尤其是影片前半部的风格,同《霸王别姬》是十分像的:不论是场景布置,还是镜头语言,又或是叙事,都很像。

但《梅兰芳》为什么没能取得《霸王别姬》的高度,除了《霸王别姬》难以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外,《梅兰芳》还是输在了叙事上。

可以说电影前半部有多精彩,后半部就有多糟糕(后半部剧情太拖沓)。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陈凯歌不适合做编剧。

1992年2月26日,电影《霸王别姬》正式开拍。而陈怀皑则于前两日,也就是2月24日,就查出肺癌并立即住院。

住院两年,于1994年病逝。

作为导演,所承受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本身电影制作,就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损耗心血的过程。试问这样繁重的事情,已经身患绝症晚期的陈怀皑先生要怎么胜任?

而且,陈怀皑先生病情严重的时候,都下不来床。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1)

导演是什么?他是一个剧组的灵魂人物。电影要怎么拍,演员要怎么演,都要由他把关。

所以,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是不可能也无法缺席。但就陈怀皑那时的身体情况,显然是无法做到经常去片场。

陈凯歌自己后来在采访中曾说,这部电影的开拍,他父亲在戏曲这一块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在他拍摄遇到什么问题时,会帮他打电话,和给一些建议。

这也是被很多人争议的地方,但实际都是无稽之谈。陈怀皑先生在《霸王别姬》剧组是有任职位的,那就是艺术顾问/指导。

所以,他给陈凯歌戏曲上一些指导,有什么问题?再退一万步,陈怀皑是陈凯歌的父亲,儿子在工作时遇到点问题,问一下自己父亲,有什么不妥?

不否认陈怀皑对陈凯歌的建议与指导,因为建议终归是建议,电影要怎么拍,还是要看陈凯歌自己

《霸王别姬》电影制片人徐枫(当初就是她多次劝说陈凯歌将李碧华这部原著小说拍出来)在节目中,就曾经为这件事特意澄清过。

她说陈怀皑导演主要在电影开拍前的筹备阶段,给了很多建议和指导。但等到电影开拍时,实际都是陈凯歌自己在拍。而且,陈怀皑先生那时候身体很差,从没去过片场。

(这里需要说一下,徐枫的记忆有点错误,陈怀皑是去过片场的,这点不否认。但因为身体原因,不经常去)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2)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3)

饰演童年“小石头”的费振翔直接在微博痛斥“《霸王别姬》不是陈凯歌拍的”这种说法。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4)

另外,饰演少年小豆子和小石头的演员尹治和赵海龙也对这种说法,进行了驳斥。他们回忆在片场时,陈怀皑先生来了,就坐在陈凯歌旁边说话,并没有参与拍摄。

演小豆子的尹治更是坦言,他在剧组待了四个月,陈怀皑先生到剧组的次数,不超过三次。而且自己当时才十六岁,但听陈凯歌导演讲戏,却仍受益匪浅(陈凯歌在每次开拍前,都会找演戏的演员交谈)。

所以有这种猜测的人,真无聊。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5)

如果以上这些,还不能说明什么,那就再说一位。编剧芦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编剧里的翘楚。目前华语电影的两个巅峰作品《霸王别姬》和《活着》,都是他的作品。

他曾因为看完陈凯歌新上映的某部电影(可能因为内心落差吧,花了两小时看了一部不知所谓的电影),就很愤怒地在记者面前,公开批评陈凯歌的电影很失败。谁知第二天,记者就将这些言论发表在报纸上,

从此两人,就基本再无交集。

这段往事,是芦苇自己在某档节目里说的。也坦言,很后悔。但当别人问起《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陈凯歌拍的时,他是非常坚决地进行了肯定。

为什么陈凯歌不承认拍霸王别姬(你可以说陈凯歌江郎才尽)(16)

实际还有一个作证,那就是《霸王别姬》的开拍,是当时国内电影圈头等大事。汇聚了两岸三地的杰出演员,所以剧组每天都有很多记者蹲点。

如果电影不是陈凯歌拍的,他们这些人早就跳出来了。


诚然,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以后,就没给观众呈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被质疑的理由。

你们可以批评他的电影不好,但如果说不是他拍的,就是上升到陈凯歌的道德问题了,这属于人身攻击范畴。

给凯歌导演一些宽容吧,停止非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