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歌曲《生僻字》里,其实有些字词不算特别生僻,乍一看吧,似曾相识,仔细一看吧,又不知道什么意思。歌词里那茫茫多的成语,都一定文化内涵,了解学习之后,偶尔用到写作中,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奉为圭臬(niè)。

奉为圭臬的意思是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因为圭和臬都是测量仪器,引申为很“准”的且不可轻易改变的准则。

那么圭和臬原本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开来看。

先说“圭”字。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1)

“圭”的金文字形

“圭”的字形到今天几乎没有变化,就是两个“土”字叠加。其实,圭本身是一种古代典礼仪式上用的玉器,上面为剑头型,下部为方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2)

玉圭

中的玉文化认为,玉代表着君子,因此取名字时也喜欢选和玉有关的字。玉文化也影响着日本,日本人就有不少用“圭”作名字的,比如东野圭吾、本田圭佑等。但如今,中国人选和玉有关的字当名字,很少会选择“圭”了,可能是和它的发音有一定关系吧。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在历史不断发展中,使用玉圭的场合越来越少,“圭”字逐渐与玉器“分手”,转而成为了一种测量工具。这就是圭表。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3)

北京古观象台的圭表

下面的长方形平台为圭,立着的石柱为表。这里的圭和玉圭之间,大概只有长方形这一点相似之处了。

圭表是用来测日影长度的仪器,圭盘上有刻度,可以通过观察每天最短日影变化,测得节气、周年常数,并以此数据为依据来划分季节、制定历法。

要注意的是,同样是一个平台上支一根杆子,读音也比较相近,但圭表和日晷(guǐ)还是不一样。日晷主要是通过日影变化看一天的时间,相当于现代的钟表,而圭表则看的是一年最短日影的变化,相当于现代的日历。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4)

故宫里的日晷

说完了圭,下面再说臬。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5)

“臬”的甲骨文字形

“臬”的字形同样没发生什么变化,上面是一个鼻子,即“自”字,下面是“木”。“自”是“鼻”的本字。中国人用手势表示“自己”这个含义时,通常都是指自己的鼻子,因此,慢慢地表示鼻子的“自”字就引申出来表示“自己”这层意思。

“臬”的本意是箭靶子,《说文》解释说:“臬,射准的也。”其中的“的”,其实是目的、靶子的意思,所谓“众矢之的”。那为什么一个鼻子加一棵树就能表示箭靶的意思呢?有专家认为,射箭时鼻子与靶子成一条直线,即可瞄准,“臬”即取这样的意思,是会意字。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6)

“臬”字体现了射箭过程中的瞄准动作

也有当代学者表示,“臬”体现了古代的刑罚,是把犯人的鼻子割下来(劓刑),挂在树上当作靶子。笔者觉得后一种解释虽然也说得通,但未免太残酷了点,还是更愿意相信前一种解释。

“臬”后来逐渐演化出了测量仪器的意思。这也很好理解,从甲骨文字形上看,“臬”作为箭靶子应该也就是一根树立的木杆。而古代测量常常以太阳为参照,因此无论日晷还是圭表,其表盘上都有一根用来反映日影长短的木杆,这样的杆子让人联想到箭靶,因此杆子也就被称作“臬”了。

成为了测量工具后,“臬”字的含义又进一步引申,渐渐有了标准、准则,甚至法律的意思。元代的肃政廉访使司和明清各省的提刑按察使司都是主管司法相关的事物,又被简称为臬司。可见,“臬”已经成了法律的代名词。

生僻字和常见字是什么关系(详解生僻字里的生僻字)(7)

中国用“臬”象征法律,与此类似的是,西方用天平象征法律。

综合“圭”与“臬”的演变,可以发现,圭、臬都从某种实际用具,逐渐演化成为测量工具,又进一步变成规则、法则的代名词。

理解了圭、臬的含义,就不难理解“奉为圭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