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饥饿游戏3嘲笑鸟)(1)

“饥饿游戏”终于因为爱情和自由,升级为一场全民战争。在这部影片中,大表姐作为人民心中的英雄,其反抗领袖的地位再次得到确认,但也因此,正在承受身体与心理创伤的大表姐,随镜头被推上整个斗争的风口浪尖,《嘲笑鸟》带个观众的,是榜样在革命道路上的风雨兼程。有风雨欲来的压抑,亦有枕戈达旦的杀敌心切。

其实,反乌托邦影片中,人物的困境都一样,就是自由的缺失——赦免皮塔,允许妹妹养猫……两个和反抗区总统达成的“交易”一个事关生命的沉重,一个仅仅止于生活愿望的渺小,可见无论首都还是13区,本质上并无太多区别——每个人都是政治阴谋中的棋子吧。首都或者13区,谎言与真理,民众又该如何甄别?

影片很多时候,是以激昂情绪推动故事前进的,镜头前的大表姐振臂高呼的激励或者痛心疾首的谴责,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影片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做蓄势,而对于这部影片崇尚自由的青少年粉丝群体影迷而言,这场“舆论战”的魅力并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拼杀,影片详尽的记录了敌我双方如何利用宣传工具完成舆论煽动以及应对负面,充满了戏剧张力。

“符号”在故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影片用了诸多细节来展示“符号”的力量——已成废墟的家中花瓶里的白玫瑰,镜头中皮塔手里白玫瑰,13区被轰炸之后漫山遍野的白玫瑰……仿佛斯诺总统阴魂不散的压迫,一点点的侵蚀着大表姐以及民众的生存空间。摄像头和电视则是另外一种符号,从首都叛逃出来的文青女导演,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大表姐,你是不是该说点什么了,在8区的临时医院中,在被打掉的飞机前,在餐厅或者所有民众聚集的地方,这些影像内容,引导着人物的命运走向。

语言“符号”也比前两部更为鲜明,自由,革命,民主……等等词汇俯拾皆是,与《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片一样,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主流电影,如此直白浅显的表达,反而是最有效的做法。枪炮与玫瑰,口号与热血,都是英雄情结的必备品。而对皮塔的爱情,也并未在伐木工人的反抗或者完爆水电站的壮烈中被淡忘,在用舆论完成铺垫之后,终于要以战争营救爱情了。

营救的戏码是上半部电影的高潮部分,本来利用停电契机潜入首都的反抗者们,在突然亮起的灯光前凌乱了,此时方显大表姐的果决,和斯诺总统的直面,更加渲染了这场战争的必然——尽管影片在大战结束之前戛然而止,但就影片整体而言,无论是场面制作还是故事节奏,都无可挑剔。原创的战斗场景时刻调整着影片的故事节奏,箭射飞机,舍身炸水坝等等动作场面,让对抗的激烈程度渐次递进,也让游戏的升级,有了更具象的表现,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对决,增加期待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