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 技术是GPS技术的一个新突破,该技术为地籍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测量莫测,具有实时性、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不需要受到气候、季节、通视条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图根控制点的数量提高了地籍测量的精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rtk图根测量技术国内外概况?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rtk图根测量技术国内外概况(应用RTK进行地籍测量图根控制及精度分析)

rtk图根测量技术国内外概况

RTK 技术是GPS技术的一个新突破,该技术为地籍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测量莫测,具有实时性、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不需要受到气候、季节、通视条件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图根控制点的数量。提高了地籍测量的精度。

1、 RTK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1.1 RTK定义

RTK(Real Time K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构成的组合系统。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快速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RTK(Rea1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1.2 RTK工作原理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的星历数据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进行实时处理,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ls。

表1 图根导线限差表

3 、精度分析

为了对测量之后的精度进行检验,在上述地籍RTK测量之后。采用全站仪对部分相互通视的点实测的边长、高差与测量坐标反算边长、高差比较,最大边长较差0.018m。最小边长较差0.00lm。边长间距中误差为0.007m。高差(△H)最大较差为0.053m,最小为0.000m。结果表明所测点精度良好。可以看出,RTK实测精度完全符合导线测量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积累问题。

为保证GPS RTK(含网络RTK)测量精度,应进行检核。其检核方法为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 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 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中,RTK技术操作简单、精度高、效率快,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的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并且根据实例分析发现,RTK图根测量与导线测量方法相比。不会产生误差积累,定位精度高,可以说GPS RTK技术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