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梦钊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抓阄怎么改人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抓阄怎么改人数(抽勾抓阄叫行)

抓阄怎么改人数

作者:刘梦钊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抽勾,抓阄、叫行是一种为了取得各自应得的财物,相互之间各不相让,在调节受阻,而采取的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下面就抽勾,抓阄、叫行的三种方式的单独性和相关性做如下阐释。

  抽勾的方式很简单,想当年我们乐亭盛产大高粱,从秫秸上剥下挂面宽的一劈席篾儿,公证人把席篾儿掐成长短两段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从外观看两个席篾很齐整,其实这两个席篾儿就叫勾,捏住的部分一长一短。抽勾人捏住一勾,往上一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抽勾,如果只是一件东西,抽着长勾者为有,短者没有。如果是两件东西,一般情况下,长者优,短者次。但是,也有短者优长者次的情况,这都是中人临场规定的。尤其是在家产上,有“万贯家财勾上死”的说法。所以在抽勾上,很严肃,也很认真。在未抽以前,其一人提出,谁先谁后,那就得两人先划拳,胜者先抽。在抽勾的方式上也由中人(公正人)把勾,即长短不同的两个席篾插进两段相同的隔档瓤儿里(也有的是中人捏在手指上),往地下一扔,抽勾人各捡(抽)一个,然后交给公证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定夺。抽勾这种分配方式,很原始,很适合往昔多数人是文盲的情况下,比较相对公平的一种获取手段。当然也有一定的猫腻,有的串通公证人,在勾上(席篾)做手脚,把长的掐去一点,短的就变长了。至此,兄弟阋于墙,非要把家产分个绝对公平不可。所以就出现了哥两个在过堂屋里挟寨子,甚至挟寨子还不解气,索性拆了房子从中锯大檩,像水缸这样的东西没法一分为二,干脆一砸了事。抽勾这种分配方式多数人认为还是公平的,在我地存在了很多年。

  不过,抽勾这种分配方式只限于两三个人,人一多,在分配上,就适合抓阄了。抓阄的特点,就是贵在一抓。抓阄在一般情况下是用笔和纸来解决。比如说东西少,大家都争着要,又不能割裂成每人一份,在此情况下,首先合理作价,然后把要分配的东西写在纸上,然后同空号纸一起捏成纸团,所有抓阄的人按次序抓,抓到的人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领取东西。当然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就是,比如说,单位或集体养了猪,逢年或过节给职工(社员或群众)分肉,肉比较好分,头蹄下水怎么办 想要什么的都有,合理作价以后,通过抓阄,抓上啥就是啥。总的来说,抓阄也是一种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当然,想要好处弄虚作假的也不乏其人。往昔,哥仨分家产,祖遗有正房两套,各三间,厢房三间。在分配上,谁都想要正房。无奈之举,抓阄吧。老二天生憨直,没半点儿花花肠子,老大老三则不然,都是贼里不要的货,两人一串通,暗地里贿赂了公证人,公证人拿了好处就得办事,事前写了前正房和后正房两个阄,交给老大和老三,而后把老二找来,说,你们哥仨,都想把家分得公平,我把两套正房和厢房做了三个阄,看看谁先抓,老大说,我是当哥的,做表率,让给老二先抓,没等老二开口,老三说,孔融还让梨呢,我让二哥先抓。证人说,老大,老三够意思,那老二就先抓吧。老二说,即便都让着我,我就先抓了。老二从三份都写着厢房的阄里拿了一张,老大和老三也拿了。老二抖开阄一看,不如意地说,是厢房,当然老大和老三都是正房。尽管这个故事是小儿科,却流传久远。

  在上个世纪集体经济时期,生产队为了分配上的公平,抽勾,抓阄使用了很多年。

  下面说说叫行。在笔者看来叫行虽然与抽勾,抓阄都属于经济行为,但是叫行的特点就在一个“叫”字上,叫就是争。首先争得是经济实力。有实例为证,生产队解体时,生产队处理一口铁锅,作价两元,两个人都想买。无奈之下,叫行吧,从3元叫到5元,按说叫到头了,买一口新锅才6元。两人都叫得上了火,各不相让,又从5元叫到10元,20元,一直叫到50元,其中一个说,我输了,另一个把钱交了,回身举起锅往地上一摔,说,这口气算赌了。还有一例,前些年,有两个单位的领导同时授意管伙人员到市场买王八(甲鱼)招待贵客,可怜市场上只有一个摊主,卖的只剩一只王八,两位买主同时说买,这只王八最多值100元,卖主说,叫行吧。这一叫,不得了,百元钱的一只王八,卖了1000元。看起来。叫行叫得是心劲儿,叫得是钱大气粗,其实也不尽然。生产队解体,有一块零散地叫行,谁给的钱多谁种地。当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年人出面在底价100元上,该人添了50元,人们看来,不多不少,本来有几个想叫行的,因碍于情面,也就收手了,这就是经常所说的人情。可就是有些人,抓住了人情自身的软肋,趁叫行之机捞一把。某村处理树,事前由村领导班子及村民代表给树按棵划了价。有几个村头儿串通好了,将几百棵树,每棵只添一块钱,然后在村民面前察颜观色,此时空气凝滞了,明知对方瞪着眼睛捡集体的便宜,但是谁也不愿意站出来叫这个行,就在掌管人要一锤定音的时候,突然有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儿说,每棵树我再添1分,这样一来,会场气氛活跃了,有添1毛的,有添1块的,有添5块的,最后被添10块的叫走。看起来,抽勾和抓阄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孪生兄弟,而与叫行就大相径庭了,相比之下,叫行和竞价还是骨肉相连的,下面就说说竞价(也有叫竞拍的)。

  笔者觉得竞价比叫行似乎向前迈了一步,在方方面面有了一定的规范,尤其表现在公共财物的出卖和租赁上。某单位有一小卖部向外承包,欲承包者自公布之日起报名,缴足制约金1000元,5天后参加竞价。竞价那天来了不少人,有本单位家属,有下岗人员,也有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最让人砸眼球的是,来了几位,有剃光头的,有纹身的、还有头上顶着一撮缨的,据说这几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来的。没想到,这位单位的主管也不是吃素的,事前就把当地派出所的民警邀来坐镇,这次竞价很成功。当然,也有一些人,借竞价钻营取巧捞国家或集体的好处,捞到还是捞不到,就看单位的头儿了。想当年笔者所在单位的稻田对外承包,某人欲低价承包,但是又摸不清这单位头子的脉,就来了一个投石问路,暗地里把钱和一个纸条装在信封里,塞进这位领导的办公室,当这位领导发现以后,将这位叫来,把钱和纸条往桌子上一放,对这位义正辞严地说,这事儿办得有些下三滥,想让我办蝇营狗苟的事祸害公家,你看错人了,愿意承包,跟着叫行。这件事,得到了大家的赞誉。

  继承过去叫行或竞价竞争手段还是当今的竞拍(含拍卖)手段,里面都蕴含着公与私的格斗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但是在参与时可千万不要忘了“法理”二字。

  (作者刘梦钊,退休教师;刘焕新,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