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到胡适,大家熟悉的标签是: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文艺复兴之父。这样一位文化先驱,却和六个女人有过暧昧。那么,胡适经历过怎样辉煌灿烂、跌宕起伏的人生呢?


01

胡适的早年生活

1891年12月17日,胡适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他是父亲胡传与第3任妻子冯顺弟的儿子。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0岁,对于老来得子的胡传,对胡适宠爱有加。

胡适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认识近千字,幼年就读于家乡的私塾。胡适的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学习,在家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给先生6块银元作为学金,并且每年递增,最终达到12块。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行情。不过胡适也很争气,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1)

其实胡适在考上官费生之前,有过一段非常混沌黑暗的日子。那个时候的胡适整日打牌、喝酒、下馆子。吃喝嫖赌,几乎五毒俱全。直到有一天他喝的酩酊大醉后,被巡捕抓起来罚了5块钱,胡适感到十分懊恼。本来家庭经济就非常困难,胡适的生活费和学费几乎已经断绝,想到母亲的含辛茹苦,以及自己如今的堕落,胡适离开了他的狐朋狗友,立志重新做人。

幸运的是,胡适赶上了庚子赔款公派留学的第2批考试。在他的两个同乡许怡荪和程乐亭的帮助下,胡适一改之前的放荡生活,一门心思安心读书,通过两个月的努力,顺利考上了公费生。


02

胡适的感情生活

胡适绝对是一位多情才子,他的一生,经历过六段感情。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2)

韦莲司:一生红颜

1910年,胡适初到美国留学。留美期间,胡适与韦莲司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而这段感情,一直持续长达48年。胡适在出国前就在家乡和江冬秀定下了婚约,而他们俩的婚约是由胡适的母亲一手包办的,属于名副其实的包办婚姻。胡适自幼由母亲养大,感念母亲抚养的艰辛,所以他非常尊重母亲的决定,没有和韦莲司在异国成婚。

尽管韦莲司是一位人品高、学识富的新女性,胡适终究听从母亲的安排,但从此揭开了胡适与韦莲司长达48年的红颜知己之路。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3)

陈衡哲:情有独钟

陈衡哲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书香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末著名学者。她是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位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是中国第一位女博士、女教授;连续四次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的中国第一位女学者。从这4个“第一”中不难看出,陈衡哲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性。

陈衡哲在留美期间正值妙龄,才貌双全,她是很多留美的中国男生追求的对象,胡适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衡哲虽然自称不婚,但是对于胡适却情有独钟。只是当时因为胡适在家乡已有了包办婚约,最后不得不另嫁他人。但陈衡哲对胡适终生难忘,他们保持了长期的友谊。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4)

曹诚英:为胡适终生未嫁

曹诚英与胡适相识于胡适和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比胡适小11岁。当时,曹诚英做江冬秀的伴娘,面对英俊潇洒的新郎胡适,曹诚英一见倾心,自此,双方在内心深处打上了深深的印记,此生再难消除。

曹诚英奉父母之命嫁给了胡冠英,但是她和胡冠英之间并没有爱情,不久便离家去杭州就读女子师范学校。曹诚英和胡冠英结婚三年一直没有身孕,婆婆便以此为借口给胡冠英纳小妾。本来就反感这种婚姻的曹诚英,借此机会和胡冠英解除了婚约。

原本胡适和曹诚英之间就是郎有情,妾有意。曹诚英解除了婚约,胡适也蠢蠢欲动,然而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一个性格泼辣并且彪悍的女子,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管胡适爱不爱自己,坚决不同意离婚。并且还用刀子威胁儿子:“你敢离婚,我不但敢自杀,还敢杀你,杀儿子。”胡适在悍妇面前终究投降,而曹诚英也因为胡适选择终身不嫁。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5)

徐芳:“美先生”

徐芳是北京大学中文系1935年的毕业生,由于品学兼优,徐芳毕业后便留在了北大工作。胡适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才华横溢,被徐芳称之为“美先生”

作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徐芳陷入了对胡适的迷恋之中。她经常给胡适写信,并且在信中大胆表达对胡适的爱慕之情。然而胡适却没有答应徐芳的求爱,婉转的拒绝了她。1943年徐芳和一个叫徐培根的将军结了婚,从此,与胡适的感情就此断绝。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6)

萝德芘·洛维茨:耐人寻味

1937年,胡适奉命于抗战爆发后出任驻美大使。10月6日胡适到达纽约,稍事休整后他就去看望恩师杜威,就在这时初遇了杜威的秘书萝德芘·洛维茨。

萝德芘.洛维茨是一名犹太女孩,她对杜威的得意门生胡适非常尊敬和爱慕,几个月后他们便成了互相约会的好朋友,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儿。

从胡适的日记中得知,胡适公务之外的时间,都交给了这个犹太女孩。有一次胡适要到苏黎世出席世界史大会,临行前与洛维茨一起吃了晚饭,驾车游览了赫贞江。途中胡适触景生情,想起了韦莲司,那个一直对胡适无怨无悔爱恋的韦莲司一直未嫁,而他现在在美国却与别的女孩约会,想到这些不禁愧疚。此后胡适便借口公务繁忙,与洛维茨断了联系。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7)

陆小曼:隐秘恋情

胡适曾评价陆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精通书画、擅长跳舞,是社交名媛。受父母之命,嫁给了王庚。婚后不久,王庚调往哈尔滨任警察局局长。因王庚与徐志摩师出同门,所以委托徐志摩常常探望没有同去哈尔滨的陆小曼。

而此时,徐志摩因追求林徽因无果正黯然神伤,加之陆小曼喜欢风花雪月,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产生了爱情。

据史料记载,胡适最先看上陆小曼,后来是因为和江冬秀离婚不成,陆小曼才爱上了徐志摩。等她与徐志摩的爱情公开以后,胡适又充当两人之间的红娘。但至始至终,胡适与陆小曼都有暧昧。后来徐志摩不幸坠机以后,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胡适曾写信给陆小曼:“不要和翁瑞午同居,我愿意花钱养你。”


03

晚年落魄的胡适

1917年,27岁的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哲学系教授。那时的胡适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同时因为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成为很多青年人的偶像。

然而这一切从1948年胡适离开北平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1948年,58岁的胡适离开了北大,开始他的漂泊生活。1949年,胡适独自一人去了美国,开始了流亡海外的艰难生活。虽然他在年轻的时候收入颇丰,但是他从来不攒钱,所以他根本没有积蓄。而且胡适还特别喜欢扶弱济贫,被他帮助过的人有林语堂、吴晗、李敖等。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8)

胡适到了美国之后,卸掉了北大校长和前驻美大使的头衔,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老人。胡适住在了纽约81街公寓大厦,在美国一呆就是9年。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他没有积蓄,每次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的医疗费成为胡适的老大难。

以胡适的学问,在美国政途走不通,但是搞个学术研究完全没有问题。可是被国际学者公认的“中国文艺复兴之父”,在美国的人眼里却并不实用。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9)

后来胡适应聘到了一个图书馆工作虽然年薪5200美元,可是地位很低,名为馆长,其实不过是一个资料室的主管而已。到了1951年图书馆嫌费钱,另请了一位年薪只需3500美元的人来管理,胡适下岗了。

对于曾经收入颇高、花钱大手大脚还经常资助别人,并且没有积蓄的胡适夫妇来说,年老多病,经常要卧床,治病的费用支付都很困难。所以胡适在给朋友写信时说:“精神上十分痛苦”。

胡适最后的一年(早年混沌成年风流)(10)

1962年2月,在一次酒会上,胡适由于心脏病突发倒地身亡。由于胡适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辞世,所以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他死后,除了藏书,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朋友在帮助胡家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胡适生前留下的全部财产只有135美元。

就是这样一位曾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的胡适,去世后的全部财产,仅为人民币332.1元。

胡适曾说:“金钱不是生活的主要支撑物,有了良好的品格、高深的学识,便是很富有的人了。”胡适也是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