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自杀了?

大家还记得前不久,在报道安倍被刺杀时,多次哽咽的在日华人曾颖吗?

近日,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封遗书,称自己不堪抑郁症的折磨,选择自杀。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

国内某“作家”陈岚,在转发这一信息时,将其自杀与被网暴联系了起来。

但更多人指出,曾颖是因被外网精日分子围攻,不堪骚扰,才抑郁症复发。

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一网络自杀事件?

01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的7月8日,也就是安倍被刺杀的当天。

曾颖在连线国内某新闻网站直播时,曾经数度哽咽,并称他为“中日友好做出非常巨大的贡献”。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2)

这样不合时宜的表态和行为,立马在网络上发酵,并引起巨大争议。

如此不妥的表达,有必要对外国领导人这么共情吗?

尤其是这位曾多少伤害中国人感情,践踏中日关系的右翼政客?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3)

从专业方面来说,曾颖作为记者,在直播中带有个人情绪确实是不对的。

但站在人道主义角度讲,安倍被刺杀是一起不幸事件,我们谴责一下也就是了,但也没必要对着亿万同胞哭泣。

诚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坚守爱国底线是前提,否则你的所有观点都失去了意义。

在遭受一些批评后,曾颖也发文“为自己不专业的失态”道歉。

原本以为,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12天后,曾颖在朋友圈发了一封“遗书”: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4)

很轻松,很平静地跟大家宣布一个消息,32岁的我,决定离开……”

上面提到的那位作家陈岚说:“因为曾颖受不了自杀了、我已知信息是在医院了。”

同时透露,曾颖前几天深陷被网暴的巨大痛苦中。

“她看得出来失魂落魄,但还是能开开玩笑的。没想到忽然发生这个”。

陈岚在评论中还提及,曾颖在海外长期被精日分子辱骂。

曾颖2018年在微博上称,最近在和律师整理材料,申请国籍变更。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5)

“如果变更成功,我会成为继李小牧之后,第二个在日本竞选的华人,第一个竞选的中国女人”。

有日本网民称,曾颖“跪舔”日本,有可能是为了自己在日本的仕途。

02

然而,这已经不是曾颖第一次自杀了。

据媒体报道,2011年币王大跌,截图显示曾颖曾经服用了一瓶安眠药自杀。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6)

2021年,曾颖也在微博上称“是时候说再见了”。

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她的一贯伎俩。

在日华人对她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她很善于包装自己,很会蹭热点,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讨好日本”。

但也有一些华人比较欣赏她,说她“年轻、天真、有志向”。

她有错,但不等于可以肆意网暴。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7)

那么,面对“曾颖自杀事件”,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这一网络热点舆情及其背后的信息?

实事求是地说,以曾颖在朋友圈发出的“遗言”来看,自杀与所谓“遭到网民网暴”,之间并没有直接指向。

也就是说,那份“遗言”里,曾颖并没有点出是由于“被网暴”,让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所以,“网暴”导致自杀的事实,有些站不住脚。

当然,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管于情于理,都是很让人痛惜的。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8)

但国内有一些自由派的大V,第一时间把曾颖的自杀,与网友对她的批评联系起来,并且上升到“网暴”的程度,多少有些先入为主。

这种逻辑值得警惕。

除了作家陈岚之外,清华美院教授肖鹰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野蛮的,就证明在网络上面有很多生物是没有人性,没有底线,是非常龌龊的”。

对于教授的看法,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仔细看,教授的用词是无脑的腔肠动物和无人性的网络狂犬。

说实话,很难相信这种带有极端侮辱性的词汇,是出自明教授之口。

鉴于之前在“毒教材事件”中的观点,他将教材中那些丑陋的插画认为是一种艺术,这些并称群众是在诋毁艺术。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9)

所以,我们毫不客气地说,肖鹰教授深谙网络时代的流量密码,大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他并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03

其实,今天麦叔并不想花更多的笔墨去写曾颖,联系起她往日的言行,本人对她并没有什么好感。

同样是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相比于曾颖,我们中国人更应该记住她的名字。

她就是张纯如,如花一样的生命定格在36岁。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0)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张纯如的事迹。

张纯如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是一名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美籍华人。

父母是留美博士,外祖父张铁军是抗日将领,曾亲身经历过南京大屠杀,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作为高知家庭的孩子,张纯如原本有一个很灿烂的前程。

却因为小时候,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追忆那段南京城的人间炼狱史,张纯如的内心总是隐隐作痛。

长大后,出于责任和道义,张纯如决定执笔为剑,为那些不能发声之人摇旗呐喊。

1994年,当张纯如第一次看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看到那些惨绝人寰的画面时,她是无比愤怒的。

而令她感到更加悲哀的是,这样一段证据确凿的历史,为什么却依旧被人一再否认?

她还发现,市面上有大量讲述希特勒暴行的书,却没有一本讲述南京惨案的英文书。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1)

鉴于这个目的,她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为自己的同胞们做一点事,弥补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于是,张纯如来到南京。

花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大量采访大屠杀的幸存者,查阅国内外相关史料,不辞辛劳地挖掘证据、证物、录音、拍照……

通过借鉴《拉贝日记》以及《魏特林日记》,最终完成《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以记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2)

这部英文版的小说仅用了一个月,就打入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后被翻译成15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全世界但凡良知未泯者,都对日军的暴行感到不齿和愤怒。

张纯如表示,只有敢于直面历史的错误,认真道歉的人,才有机会获得原谅。

而歪曲历史,淡化历史伤痕,是对受害国家的二次伤害,更加令人无法容忍。

但也因为这本书,让那些一心想掩盖事实真相的人坐卧不安。

张纯如遭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吓、威胁,他们甚至对她实行了暗杀。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3)

2004年,在身患抑郁症以及遭受大量网络暴力后,年仅36岁的张纯如在车里开枪自尽,留下年仅2岁的幼子。

在离世之前,张纯如给家人留下了这样一段遗言。

“我曾经那么认真地生活过,曾经为了心中的目标、写作,以及这个世界,真诚地奉献过我全部的热情,完成这些事情,我觉得足够了”。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4)

对于她的不幸离世,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认为是被谋杀。

但她的死跟日本右翼势力有关,这是毋庸置疑的。

04

回到曾颖这件事上,我真的希望你平安,不然你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英雄张纯如姐姐。

你的这种极端行为,只会让日本人笑。

如果你不幸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值得吗?

就算你的抑郁症不轻,就算你因安倍被网暴,加速了你的决绝念头。

那又如何,你就是不孝。

你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知道吗?

同样是花一样的年龄,我们的张纯如姐姐,生前并没有享受到人世间太多的成就感。

为了让全世界知道,并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她遭到监视迫害,最终因抑郁症自杀。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5)

可笑的是,对拜鬼的安倍走了,国内高校教授惊现“友邦惊诧”论。

居然引用中国古典《礼记》里的:“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相歌。”

意思是:邻居有丧事,舂米时不要显得兴高采烈的样子;街坊上有出殡的事,走在街上不要大声说话和起舞歌唱。

不然,就会显得很不懂礼义,会影响邻里团结和睦。

这种古典文化乱用,让人有种兔死狐悲的可笑感,跪舔的痕迹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曾颖,我虽然不喜欢你,还是宁愿你醒来,不然何以明白当代中国人的复杂爱国情感。

日本民众怎么看待曾颖的(哭安倍的曾颖被网暴自杀)(16)

你要原谅一些善意的恶,举报一些刻意的恶,你总要为我们的民族做一点实事吧。

张纯如离去后,她母亲张盈盈说过一句话:“有些人的一生,便是专为别人而度过的。”

生命是一场修行,张纯如是为了母国的同胞,而曾颖你又是为了谁呢?

希望以后不要再做傻事了,不然你对得起谁呀!

作者:小柒

编辑: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