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人服毒惨死自家牛棚,6个儿女搭戏台跳艳舞,导演太敢拍了

有这么一部电影,拍出了农村孤苦老人的现状,让人直呼导演太敢拍了。

《喜丧》是一部上映于2015年,关于农村老人题材的电影。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86岁的老太太,孤苦伶仃,行动不便。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1)

老人有4个儿子,两个女儿。可惜的是大儿子、大女儿常年不在家,几乎不怎么见面,小儿子在上海打工。电影主要讲述了老太太在二儿子、三儿子、小女儿家居住的状况。

一次摔倒,老人腿脚不便,儿女商量着把老太太送去养老院 。只是养老院床位已满,只能等其中老人走了,才能搬进去。无奈下,三个儿女轮流照顾老太太。原本想着,老人能享受天伦之乐,而电影却把血淋淋的现实照进了电影。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镜头通过老人辗转四个儿女的生活,向我们吐露了一个生活百态,故事的地点发生于鲁南张庄。有时,养儿并不能防老,儿子不一定是来报恩的,还有可能是来复仇的。

轮流居住的日子,看尽了世态炎凉,把老人有家归不得的辛酸展现在眼前。

二儿媳,是个贪图利益的人,她早早就盯上了老太太家的房子。二儿媳想着翻新自己家的房子,给儿子结婚用,然后住进老太太的房子。老太太害怕自己的四儿子,回来后无家可归,没有吭声。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2)

二儿媳假装数落孙媳,但每句每字都针对老人,表达不满。

“我那会,吃没有吃的,穿没有穿的,住没有住的,你问我奶奶给我看过孩子吗...”

她一边数落孙媳不要出去打工,一边想要老太太帮忙照顾孙子。生活不睦,孙子小道还因偷盗被捕,老太太在这个家待不下去了。

临行前,老太太把祖宅的钥匙给了二儿媳。

“盖屋要小心”

“嗯”

“别累了我儿”

“嗯”

在得到钥匙的那一刻,二儿媳对老太太的语气才缓和些。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3)

三儿子家里生活的日子还不错。当我们以为老人将会过上好日子时,儿媳妇的嫌弃,来自城里人的鄙夷却让老太太住得别扭。

第一天到来,儿媳就在沙发上铺上新被子,不是害怕老太太冻着,而是嫌弃老人弄脏了家里。儿媳准备的家具,什么都是新的,新碗筷、新鞋子,不是多欢迎老人的到来,只是害怕家里染上老人的气息。

自己的碗筷洗得干净,用布盖好,老太的则用水一冲,随意丢在桌上。老太太用过的手绢,被三儿媳用夹子狠狠摔地在阳台上,丝毫没有顾及老人的感受。

三儿媳想法很简单,你不是我婆婆,陌生人嘛就客客气气保持距离好了。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4)

嫌弃老人的同时,她会不会想到自己也会变老。怎么对待老人,儿女也会看在眼里,这是个因果循环。

饭桌上,孙女平平想去打工赚钱,引起了三儿媳的反对。“小闺女孩,找个家庭好的对象,比什么都强。”思想前卫的平平不那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开开心心,就知足常乐了;空闲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在外面唱歌跳舞,日子多自在。

“你的想法也忒自私了吧”三儿媳教育着女儿,却忘了自己是怎样对待老太太的。

孙女早就看不下,平日母亲对奶奶的冷言冷语,忍不住反击道:“你们大人可真有意思,你们不自私的话,还要把奶奶送去养老院不可?”

一时间,被说得哑口无言的三儿媳只得把碗筷拔得当当响,一句“你小孩懂什么”给自己找了台阶下。

在一次帮奶奶洗头的时候,孙女忍不住问奶奶,怎么让爸爸离开了村子。离家之后,一个人孤苦伶仃,没人照顾。老奶奶说出了世间为人母亲的辛酸,农村年轻人离去的无奈:“儿大不由得娘,在家里守着两亩地有什么出息呢?”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5)

第二天,平平就离家去打工了。

女儿的离去,让三儿媳更加认定老人是个不祥之人,在她看来女儿之所以离去是因为老太太的挑拨离间,在背后说坏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儿媳不和必然导致,子孙对她们的态度。

小时候在农村,邻居家的儿媳不和,常常能听到争吵。

邻居家的小孩,很无奈地对我说,妈妈经常说奶奶的不是,可是奶奶对他真的很好啊。他跟奶奶亲近,愈加让他的妈妈反感厌恶奶奶。在母亲看来,儿子是他生养的,就该什么都听他的。

其实,仔细想一想,许多大人的行为远远比不上孩子。如果说,对自家老人不好,怕孩子不给自己养老是他们顾忌的原因。那么,心思单纯的小孩子才是最知恩图报的那一个,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6)

他们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自己最好的东西孝顺着长辈。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桥段是:智障的孙子,发现奶奶病倒了。他赶忙跑去小店铺,买了一桶泡面,因为他喜欢吃泡面,每次发烧感冒奶奶都会给他买一桶。

单纯的孙子,以为奶奶吃了泡面就会好起来。那一幕,感染了我,而对比六个儿女的老太太,只觉得无比的悲凉。

儿媳妇对老太太冷言冷语,觉得老太太给自己添堵。平平地离去,全是老太太教唆的。她居高临下,老太太跪着,耳边回荡着“小孩万一有什么事情,我找你算账”。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7)

生儿养老,电影中的儿子,就像生活中儿媳爆发矛盾隐形了一样。他们不问对错,不给自己添麻烦,总觉得躲得远远地就是最好的做法。

无论小孩多大,都是母亲的宝贝。老太太天跪在地上,虔诚地对着摆在床边的菩萨,念叨着,保佑自家孩子身体健康。

老太太待不下去了。虚伪的儿子,嘴上说着多住几天,转身却把老太太的鞋子递了过来。儿媳妇,当着老人的面把被子衣物打包,丢在了楼道的垃圾堆里。似乎,对儿媳来说,老太太象征着晦气,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86岁的老人踽踽独行,去了小女儿的家里。

四女儿在街上卖煎饼,姑爷则经营着一家小商店。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8)

听说老母亲要来自己家住,四女儿提早下了班,准备一大桌的好菜给母亲。四女儿每天早早上班卖煎饼,梦想着给自己的儿子攒钱买房。

姑爷,眼看着妻子每天提前下班回家给老太太做饭。丈夫开始念叨了起来。

“你想啊,你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下班,1个烧饼少挣1块5,每天就是三四十啊。”

四女儿的日子不好过,耳边回荡着丈夫的冷言冷语。期间,姑爷的50块钱不见了,怀疑是老太太拿的。四女儿试探问老太太,精神恍惚的老太太承认自己拿了50块钱,给小孩子买了玩具。

那句“我要钱有什么用”,说尽了老人的悲伤与无奈。

开车的孙子因为酒驾,人没了;老太太,又不幸患上了“笑病”,情绪一激动就会发出怪异的笑声。大小便失禁,四女儿不禁嘲笑母亲,在命运的折磨下,她也失去了耐心。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9)

“你说你老人家,临老临老得这样的病,有儿有孙子的没个来看你的”

“你说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娘,你想死吧”

老太太低着头,发出怪异的笑声,令人心疼。

老太太终究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宅院,只是儿媳早已搬了进来。因为笑声,被嫌弃,被咒骂,被赶进了牛棚。在一个昏暗、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老太太问最多的是“养老院来信了吗,我的儿”。

在得知第二天就能去养老院的那晚,老太太梳洗干净,把传家宝递给了二儿媳。她知道儿子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她想着媳妇看在传家宝的份上,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

小屋子忽明忽暗,老太太目光呆滞着,最终服药自杀。农村老人,这个群体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晚年。他们过得怎么样,没有人关心,也无法关心。他们是社会漠视的群体,没有网络,只能在扎根于一辈子的土地苟活。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10)

落叶归根,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晚景?死去,是最体面地活着。老太太早年,丈夫意外死去,她一个人靠乞讨养活了六个儿女。可是,年老了,六个儿女却养不活一个老太太。

这是何其讽刺呢?又是谁的生活,更艰难呢?老太太拜菩萨,求的是保佑孩子们平平平安安,给儿媳传家玉石,给孙媳妇手镯,给小孩子买玩具...她的一生,没有享过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11)

老太太生前喜欢听戏,儿女们凤凤光光地,请来了戏班子搭台唱戏。人老了,死去了,风光厚葬图的啥呢?在我看来,不过是儿女们怕落人口舌,为自己所谓的“孝顺”做的掩盖罢了。

舞台的歌声愈加嘹亮,掌声雷动,低俗的艳舞反倒赢得人们的喝彩。我丝毫看不出他们的悲伤,或许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篝火晚会。就像今天,网络段子“坐吃席那桌”一样,饭菜丰盛,体现这家主人的光彩,却怎么也不会联想到老人的晚景。

电影的最后,二儿媳也表现出瘫痪的症状,因果循环,也象征着农村老人的“自杀潮”仍在继续。小女儿家的房子,终于被画上了“拆”字,只是这份喜悦终究掩盖不住儿子的离去。

在《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城市的老人,晚年会上大学。他们能够活在聚光灯下,能延续曾经的梦想,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会的我,想想这样的生活,其实也不错。

含山老头老奶奶惨死(86岁老人惨死自家牛棚)(12)

不过看完《喜丧》,心情沉重,很是压抑。原来在社会的另一个角落,有些人连活着都是一种奢侈。我看到评论说,这种事情是假的,如今的年代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太久没有经历过饥饿的我们,是否会选择性遗忘苦难,享受着人人歌颂的太平盛世。

什么是最体面的活着,谁知道呢?谁会在乎?只是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回一趟老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