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人翟灏《通俗编·好戴高帽》篇考证,“戴高帽”一语源自《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履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阿谀奉承和奉承有什么区别吗(意为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1)

说的是南北朝时有个学土身份的人叫宗道晖,好戴帽翅很高的帽子,穿很大的木底鞋,每逢州将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戴高帽”一语便由此而来。

阿谀奉承和奉承有什么区别吗(意为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2)

由于宗道晖好戴高帽自炫而品性又奴颜婢膝,此后,人们便把吹捧、恭维别人的行为叫做“给人戴高帽”,如果喜欢别人对自己吹牛拍马,夸赞自己,就叫做“喜欢戴高帽”。

阿谀奉承和奉承有什么区别吗(意为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3)

清代俞樾《一笑》:“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则送其人,当不至有所龃龉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欢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也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阿谀奉承和奉承有什么区别吗(意为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4)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个在京城做官的人,要调往外地,临行时与老师道别。老师说:“异地做官不容易,你可要谨慎从事啊!”这个人说:“老师,没关系,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就不会出什么意外了。”老师听了生气地说:“待人应真诚,做人要正直,怎能这样做呢?”这个人说“噢,天下能有几个人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呢?”老师听了很高兴,说:“是啊,你说的不是没道理。”告别了老师,这人出来对别人说:“我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