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微君儿 原创 首发

图 / 网络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1)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2)

2018年第4季的《极限挑战》有一期关于“高考”的主题,给了人们很多的感悟和启发。当节目组向几位男人帮成员和嘉宾提出以下6个问题:

如果答案为“是”,那就向前走6步,可当第5个问题问完了,黄渤、孙红雷、黄磊等男人帮全员还一步没动,直到问到第6个问题,孙红雷和罗志祥才向前走了6步。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3)

前面5个需要有足够的家庭经济实力做支撑,父母们都想给到孩子这样的条件,但无奈能力不够。但第6个,按理说是最容易实现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最容易实现的,男人帮也只有孙、罗二人被父母视为骄傲,孙红雷说:“我父母对我的赞赏,让我从小就很自信,所以我如今成了颜王。”优秀如黄磊、黄渤也没有得到父母的积极赞赏。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4)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5)

这和我国含蓄谦逊的传统文化内核有关,生活中处处可见。当别人对着父母夸你勤快能干时,父母会说“哪有,这是你们在这,平时可懒了”;当别人夸你学习成绩好时,父母会说“哪有,没有你家的好”;当别人夸你工资高时,父母会说“工资高管什么用,都28了还没对象呢”。

你看,父母不仅不会在朋友面前炫耀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地“贬低”孩子,更别提给孩子“戴高帽”了。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6)

父母会如此,除了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孩子听了自己的夸奖和“高帽”就翘尾巴,毕竟有句名言摆在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像黄磊、黄渤这样优秀成为行业标杆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陷入自卑和怨恨的泥淖。他们有的一辈子都在追求父母的一句赞赏,有的和父母站在了对立面。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7)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8)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人的育儿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不再将父母的那一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积极赞赏孩子,乐于给孩子“戴高帽”,以促进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成长,他们坚信只要你真心期望孩子变好,孩子就能够变好。

“戴高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语,用在孩子的教育上,或许使用“配套效应”这个心理学名词更为恰当。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把这种现象叫做“狄德罗现象”,也叫作“配套效应”,意思是人们在拥有一件新物品之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其他物品,以达成心理上的平衡。

这个效应用在育儿方面,就是父母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再给多一点肯定评价,孩子为了让自己适应自己评价,就一定会朝着父母鼓励的方向发展。

比如,当父母给孩子一个“勤快”的评价:“我们乐乐是一个勤快的乖宝宝,像叠被子、扫地、帮爸爸妈妈拿东西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肯定会帮着干的。”你给孩子戴了一顶“勤快”的高帽子,孩子为了名符其实,就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真的成为一个勤快的人。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9)

明星霍思燕是活用“配套效应”、戴高帽的好手,她和杜江生养的儿子嗯哼是一个让无数人羡慕的贴心小暖男,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我们从她身上学习到许多的育儿方法,“戴高帽”就是其中的一项。

有一次,嗯哼找到了一个新玩具——口琴,他没有接触过,不会正确使用,霍思燕一边说着自己小时候还会吹名曲,一边教孩子吹,虽然两个人都吹得不好,但霍思燕说:“我很佩服你,你吹得比我好。”她给嗯哼戴了一顶“有口琴天赋”的高帽,就是希望嗯哼对自己有自信,不要放弃持续练习。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10)

还有一次,他们两一起做西红柿炒蛋,霍鼓励嗯哼自己打鸡蛋,嗯哼打了一个后把蛋壳扔在碗里,并抱怨手脏,霍思燕没有责骂孩子,只是把蛋壳拿出来,温柔教导不能把蛋壳扔碗里,又鼓励他再打一个,在嗯哼单手打了一个时,她鼓掌称赞:“你好厉害,都会单手打鸡蛋啦”,在之后的做菜过程中,她还说“这是你打的鸡蛋呢”。她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保持对家务的持续热情。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11)

这种方法对孩子有用是因为:

根据心理学研究,6岁以前的儿童正处于构建自我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儿童对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外界对他的评价来认知自己。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而要让他觉得你这样说、这样做是出于真正的信任。此外,戴的高帽一定要是适当的,是基于客观标准提出的肯定评价。

孩子戴一顶华美的帽子(给孩子戴上一顶)(12)


我是@微君育儿,和你分享育儿路上的小知识和暖心事,如果喜欢的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欢迎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一起快乐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