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华为大唐还有哪一家(巨龙大唐华为)(1)

随着华为对美国政府打压的顽强抵御,华为的硬实力让国人乃至全球瞠目。一个基本事实也被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华为已经成为世界通讯设备业中的绝对老大,而中国的通讯业已经远远超越欧美,形成绝对领先。

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让中国的人的民族自信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如果他不发动贸易战,不极力打击中兴、华为,我们还真不知道中国通讯业居然已经做的那么好、那么强。

当年赫鲁晓夫撤走了苏联专家,尽管如此,中国靠自己的力量还是搞出了原子弹。因此,毛主席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应该给赫鲁晓夫颁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现在很多网友也在说,应该给特朗普也发一个。

中兴华为大唐还有哪一家(巨龙大唐华为)(2)

中国经济在整体上已经实现了迅速崛起,而宏观上的经济整体则是由微观上的不同行业所组成,因此经济整体上崛起,是具体各个行业实现崛起的结果。毫无疑问,在所有的行业崛起中,通讯业的崛起又走在前列,是一个佼佼者。

现在非常值得问的问题是,为何通讯业能够在短短30年取得如此丰功伟绩?对这个问题,从不同的层面可以给出不同回答,尤其是在技术层面。

但是,究其最深层和最根本上来说,通讯行业崛起的原因应该与中国经济整体上崛起的原因是一致的,都不是在西方影响之下所产生的具体的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而是在背后支撑这些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的文化和精神。

由于受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严重,迷信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提精神、文化这些,现代中国人会觉得太虚,没有看的见得技术、财产实在。事实上,中国是在深层文化和精神支撑下去发展经济的,去发展通讯产业的。也正是这种深层文化和精神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通讯业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就经济和通讯业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来说,中国与日本、印度都是一样,但是,无论印度,还是日本,都没有实现中国经济和通讯业级别的崛起,他们都没有发展出对欧美具有压倒性优势的通讯业。

中国与日本和印度的不同在哪里?就是深层文化和精神,日本和印度都不具备中国所拥的文化和精神。正是因为中国这种独特的文化和精神,让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国际环境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就形成了中国经济和通讯产业独特的发展模式。

中兴华为大唐还有哪一家(巨龙大唐华为)(3)

那么的中国文化和精神究竟独特在哪里?这也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本文只指出一点,就是家国情怀。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中国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家国情怀。其他任何文明都缺乏中国式的家国情怀,因为中国的家国情怀是基于历史和道义的,其他任何文明既不具备象中国一样悠久且连续的历史,也缺乏中国一样的独立的道义理念。

因此,中国的家国情怀与现代西方所发展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有根本不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主要是基于利益的,而非是基于道义和历史的。从传统的“义利之辩”的角度,家国情怀是属于义的,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属于利的。

尽管发展经济本身属于利益的范畴,属于利,不属于义,但是,中国发展经济是被迫的,被西方所迫,而且又是在属义的家国情怀的支撑之下,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讯业的发展模式,是包含家国情怀的,是包含道义的,包含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模式就是“道义经济”,中国通讯业的模式,就是“道义通讯”。

中兴华为大唐还有哪一家(巨龙大唐华为)(4)

如果说,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中都包含着家国情怀,而在通讯业中,这种家国情怀则体现的更明显。这一点就表现在中国通讯企业的独特风格的名称上,或者说,表现在中国通讯企业独特的起名哲学上。

名字对中国人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标记,里边是包括丰富的内涵和精神诉求。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精神诉求也会变化,起名风格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根据名字的不同,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判断其所生活的时代、年代。

中国这种对名称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也被延伸到企业的起名中去。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通讯企业非常偏爱更能够彰显家国情怀的名称。因此,中国通讯企业的名称都非常大气、豪迈,都包含着对中国复兴和崛起的拳拳赤子之心。

这些名称包括:巨龙、大唐、华为、中兴、普天、信威等。而三大运营商的名称前面则无一例外的冠上“中国”二字。

中兴华为大唐还有哪一家(巨龙大唐华为)(5)

“巨龙”显然是希望中国象巨龙一样腾飞;“大唐”包含着对中国重回大唐盛世的殷切期盼;“华为”是中华有为;“中兴”则更为直白,应是中国复兴、中国兴旺、兴起;“普天”意指普天同庆、天下大同。“信威”有外资背景,且是一个英语词汇的音译,但是放在这个名称系列中,却并不违和。

需要指出的,这个深深带着家国情怀的名称风格,是超越所谓的所有制的,国企、民企皆然。华为是标准的民企,甚至是拒绝上市的合伙制民企,大唐则是标准的国企,中兴是混合所有制,信威则有外资背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中国企业而言,对中国经济而言,存在着一个超越所有制的,不分私有国有的,共识性的家国情怀。抓住了这一点,才抓住了中国经济的根本。如果仅仅以所有制的思维去看中国经济,那就太肤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