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玉安

古代,王幾之地被称为“中原”,也就是说在中国版图的中心。因此,每逢乱世,群雄起而争天下,被称作“逐鹿中原”,也叫“问鼎中原”。问鼎中原后,重要的一步,便是统一天下。古人所说的“天下”,是指“九州”再加上“四夷”。

这 “九州”“中原”“五服”“四夷”都是什么,又怎么来的呢?

大禹的生平贡献及经历故事 大禹不仅治好了水(1)

舜帝之时,鲧治水失败被杀,鲧的儿子禹受命治水。父亲治水不成受到诛杀,这让禹很伤心,他立志要治水成功,认真考察江河湖海山岳丘墟,曾经在外连续奔走十三年,三次从家门口路过而没有回家。

如此勤恳考察的结果是,他依据山岳河川的特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以便治水。

冀州:现在的河北省衡水市范围,境内主要河流为漳河。《书·禹贡》即《史记》中称“覃怀致功,至于衡漳”。

在《史记封禅书》中,司马迁讲述了“九州”与“九鼎”的故事。

当初,太昊伏羲氏制作了一个“神鼎”,寓意天下统一;后来,黄帝制作了三座“宝鼎”,寓意天、地、人;到禹称帝时,“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一鼎代表一州。

商汤灭夏后,九鼎最终被迁到殷;周灭商后,九鼎被迁至周都,并公开展示;秦始皇统一天下时,想要夺得九鼎昭示天下一统,可九鼎不知所踪。《史记》中说汉武帝时期有鼎出现,说其“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让皇帝十分高兴。

由此可见,鼎,已经成了皇权的象征。“问鼎”,成了走向某个领域权威的代名词。

而“中原”一词,同样源于禹帝。

大禹的生平贡献及经历故事 大禹不仅治好了水(2)

大禹在继任华夏首领之后,依天下山水分九州、九山、九川、九泽,把他所在的部落称为“中国”。以“中国”为中心,外延五百里为“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为“侯服”,侯服外五百里为“绥服”,绥服外五百里为“要服”,要服外五百里为“茺服”。

这里,“五服”指距“天子”之地距离的远近。后来,人们把“五服”之一说法用到血缘关系上,“不出五服”也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这五代血亲。

“五服”,在禹的本意来说,就是“天下”,就是教化之地。而“五服”之外,则是蛮夷之地,被称为“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问鼎中原:《左传鲁宣公三年》有“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之句,由此产生“问鼎中原”这个成语,意思是“夺取天下”。

例句:张作霖野心勃勃,欲称霸东北,问鼎中原。

逐鹿中原:《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句子,由此产生“逐鹿中原”这个成语,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例句:北伐战争时期,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