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宣布对CFM公司研制的LEAP-1C高性能涡流喷气发动机对中国商飞的出口许可证进行调查,有可能因为“担心中国逆向仿制”的原因限制出口。CFM是美国通用电器(GE)和法国斯奈克玛(SNECMA)的合资公司,而LEAP-1发动机是该公司针对下一代窄体客机推出的一种非常先进的民用发动机,1A型号用于空客A320 NEO系列,1B型号用于波音737 MAX系列,而1C型号计划用于中国商飞的C919,其中的C即是字母的第三位,也有China的含义

国产航发最新进展(心脏病问题再度引爆)(1)

珠海航展上的LEAP发动机

对于美国政府的这个举措,以及对C919项目的影响,网上已经很多分析文章,说的非常具体和全面了。美国政府的这个行为更像是种姿态,GE和SNECMA肯定对这种严重违反商业规则的行为予以激烈反应,而且持有CFM公司50%股份SNECMA背后的法国政府估计也不会袖手旁观,这件事到底该会如何收场我们这些网民只能静待观察。不过现在也是时候静下来心来,看看我们手里还有没有筹码,有没有反制手段。

发动机一直我国各个领域的老大难问题,拿军用产品来说,坦克、军舰,战斗机的发动机都经历了一段漫长得非常曲折痛苦的道路,才发展至今。也只能说刚刚补全了很多功课,有没补齐都不敢说,更别提世界领先了。而民用喷气式发动机,似乎是完全空白。要看清和摆脱现在的困境,这几个点我们要注意。

一、首先自己得“有”

解决有无问题是最根本的一条,不管是买、仿,还是能够自造,首先得解决有无。没有型号对应所需的发动机,就一事无成。坦克、军舰没有发动机,根本跑不起来,所以当年建立最早的生产线,维修线,一并会有对应的所用的发动机生产线,维修线。战斗机也是,从歼-5开始到歼-20,从涡喷-5到AF-31,再到涡扇-10可以看到,开始的时候只能进口,然后仿制改进,到自力更生研制的涡扇-10,涡扇-15,都必须手头有东西,才得上型号和更新发展。反观民用现代化喷气式发动机这一领域,清一色的进口货,除了中国航发集团画饼一样的长江-1000,长江-2000(在民用这块,我们很国际对标的喜欢用英文,那我们下文就用CJ-1000和CJ-2000吧),没有任何成熟的自研型号。基本没有考虑过能给C919使用的替代方案,原本的打算就是用上LEAP-1C,再慢慢研制CJ系列,成熟后再说。这个时候被美国人釜底抽薪,说没影响就是笑话了。

国产航发最新进展(心脏病问题再度引爆)(2)

莫斯科航展上的中国航发AEF3500民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验证机

关于网上能查到的关于CJ-1000和CJ-2000的最新的消息,就是CJ-1000在2018年5月“首台整机在上海点火成功“。

二、再下一步就得“好”

继续看看坦克、军舰和战斗机,目前陆海装备的心脏病问题似乎已经没有成为装备发展的最困难部分了,而且在出口项目中还能击败使用乌克兰、俄罗斯、甚至德国的发动机的装备。这就说明了这些类型的国产发动机已经足够好。这样会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自身发展跨入快车道,摆脱蹒跚学步的状态,突飞猛进向世界前列迈进。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需要引进国外更先进技术时,更有选择权,更懂得取舍,也逼着别人拿出更好的产品或技术才有望入我们的法眼。中国自主开发研制并投入生产的民航客机,到目前只有ARJ21一个型号,使用的也是美国GE的CF-34发动机,航发的替代产品也不知道在哪里。任何做过采购的人们都知道,没有替代品就是卖方市场,买方毫无选择选;有了多种类似性能和价格的产品做竞争和对比,买方才能处于有利位置。从这点看,C919的前景同样很不乐观。

国产航发最新进展(心脏病问题再度引爆)(3)

珠海航展上的涡扇-10太行,太行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三,最后,一定要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有人说,市面上的俄罗斯一定会有类似LEAP-1的产品,或是我们用举国之力促进航发集团尽快拿出CJ系列,供给C919的需求。有这个想法的人恐怕对适航证毫无概念。一种民航飞机想要飞往世界各地,就要从每个零件起都要满足各国普遍使用的适航证标准,放到现在就是美国的FAA和欧洲的EASA认证,不然基本就是只能在国内使用了。当年苏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IL-62、IL-86、IL-96、TU-154都是技术上不错的飞机,但拿不到欧美适航证,被排除在世界市场之外。到俄罗斯时代,只能联合外国,用SSJ-100和MC-21等型号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思考模式的欧美适航标准。ARJ21到目前都未拿到欧美适航证,可见适航标准不只是技术,背后的政治问题同样有很大影响。C919采用全面的国际合作,也有更容易拿到欧美适航证的考虑,而整个飞机已经是和和LEAP-1C全面融合了,换发不是不行,但难度恐怕和新设计一架飞机差不多。另外,俄罗斯和中国航发的发动机有没有适航证又是个问题,没有的话,这个项目前景还是不乐观。行业标准制定者是别人,这也是背后最大的卡脖子黑手。


怎样化解呢?现阶段有操作性的办法确实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首先:

最受影响的美国GE和法国SNECMA肯定会尽力游说美国政府,高性能发动机真不是说仿制就仿制的。LEAP-1C每次珠海航展都大大方方摆展台上给大家随便看,大家能看明白吗?光这么看有用吗?另外,估计中国相关部门和法国政府也会台下使力,这个我们老百姓就不好说了。

国产航发最新进展(心脏病问题再度引爆)(4)

高性能航发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含量非常高

再者:

虽说现在中国航发拿不出任何实际产品作为替代,但继续加大投入,促使实用化产品尽快问世练好内功也不能疲软。民航喷气式发动机这块我们根本就是没有,就别提“由好到优”,更谈不上制定完整的民航业界规则了。这个根基绝对要扶持,要投入,更要监督,要立军令状。说个题外话,看看航发的股票涨不涨就知道我们政府的态度了。今天上午的消息: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航发动力)股票价格于2020年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这点来说,从官到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最后:

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国人能够使用的手段,我们也应该同样回敬回去。就像前一段的贸易争端一样,软弱和回避解决不了问题,这次一样。美国那么多军火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其实很多,为什么不能够用来作为谈判筹码。打击对手什么结点,打击烈度如何和实机如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一味的任由对方出招,太被动了。从目前来看,我们除了几句抗议,未见任何实际举措。

航空君作为一个技术宅男,对于这些非技术问题的上述粗浅看法敬请大家冷静阅读,理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