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不足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出生后, 生命即顺着内在自我完善的本能, 一个成长敏感期接着一个成长敏感期, 重复着某个动作来建立身体的各项能力。俗话说的:【三翻、六坐、七爬、九发牙】就是指孩子的成长敏感期表现。其中, 爬行是孩子的身体第一次遇到较强烈的双侧肢体刺激, 这个刺激能够促成大脑皮层中心沟的形成, 并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完成, 如此, 脑部各功能区才能专责化, 孩子的身体因此能得到大脑更明确的指令, 而身体传给大脑的信息也才能更正确有效地被解读。

感觉统合特殊儿童成长不可缺什么(爬行不足对孩子的影响)(1)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孩子脑功能区专责化不完全, 常常模糊而混乱地指挥身体, 是最辛苦、最得不到帮助的, 因为他们各项表现都似乎很正常, 能专注、认真, 智力也不差, 然而, 他们却是用效能最低的方式使用身体---身体大片用力来执行一个小动作, 例如: 写字或画画时, 头、颈、肩、手臂都一起用力地紧绷, 身体很快就没力气了。所以, 当同伴(学)能够专注两个小时来听课、完成指定任务时,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孩子大概只能支撑五十分钟, 后续将因体力不足而完全无法再专注, 继而孩子将出现自我打击的现象, 反映出来的行为则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怒。

孩子爬行的时候, 因为身体位置较低, 想要有更宽的视野就必须把头仰起, 眼球会随着目标物上下左右转动, 眼肌因此得到锻炼, 孩子才能在三、四岁时发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 将来读书的时候才不容易跳行跳字。而仰头的动作刚好刺激到脑干部位前庭的位置, 前庭感官也会因此而较顺利发展, 未来较不容易出现写反字(例如: 6和9, “人”和“入”不分)或空间对应能力不足的现象。

另外, 爬行能够增强孩子的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 将来不但身体协调能力好, 对食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也会较好, 尤其是钙质的吸收。许多孩子虽然家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但是孩子的肌肉能量并没有比较大, 力气不足, 容易喊累的比比皆是, 还有孩子每天牛奶当水喝的, 骨骼并不见得发育得比较好, 幼儿园就常见孩子因摔伤骨折的例子。这些都是因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没有接受足够的锻炼, 大脑主动判断四肢不需要承担负重的工作, 所以吃进去的营养会被挪为他用, 不会拿来增强四肢骨骼或肌肉发育的。

感觉统合特殊儿童成长不可缺什么(爬行不足对孩子的影响)(2)

因此, 再次强调爬行对孩子未来身体能力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至于孩子要爬多久才够呢? 这是因人而异的, 就像甲吃一碗饭就饱了, 而乙却要吃三碗饭才觉得饱。但是, 只要孩子愿意爬, 六岁之前多爬对感觉统合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孩子已经错过爬行的敏感期而不愿再爬了, 那么家长就必须费点心思, 设计出爬行的延伸活动(游戏), 让孩子补足该有的刺激, 连结起尚未连上的网络。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人也因为爬行不足而有其他能力不足的现象, 例如: 身体健康却容易累、容易僵硬的; 开车或运动紧张时容易手忙脚乱、手足无措的; 看书眼睛容易累的; 跳舞时容易同手同脚的; 好像什么都做得来, 却又什么都做不太好的…。 婴幼儿时期没爬或爬不够, 造成许多人身体能力终生不可逆转, 徒增人生不少挫败感, 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感觉统合特殊儿童成长不可缺什么(爬行不足对孩子的影响)(3)

人体的奥秘目前科学仍无法完全掌握, 但大家都相信人体的智慧是科学远远无法赶上的, 顺应身体自然发展规律, 绝对是最正确的养育方法; 而逆反身体自然的成长规律, 绝对会造成身体发育上的缺失, 包括脑的发育, 进而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性格发展。家长们切记! 切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