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卧龙岗之后,两人的关系可是非常的亲密,用当时的一句话来形容: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好像鱼儿得到水一般。可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新人加入刘备集团,既没有建功立业,在世上的名声也不是太响亮,为何能够得到刘备这么推心置腹。这就要来说说诸葛亮茅庐门口的那一副对联,以及在茅庐之中送给刘备的那张地图了,也正是这两个东西让刘备看到了诸葛亮背后的能量。

刘备诸葛亮千古之对(刘备看重诸葛亮)(1)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第一次去诸葛亮茅庐的时看到了门口的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幅对联虽然仅仅只有10个字,但是刘备却能够在其中获取巨大的信息。

第一诸葛亮是一个大才:能够写出这几个字的无不显示着才能、品行的高洁,而这样的人一般都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智慧,因此刘备才会不远几十里山路三顾茅庐。第二诸葛亮比较适合自己:虽说刘备在当时获得了“仁义”的名声,但是他的内心装的真是仁德吗?必然不是,刘备的内心绝对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当他看到这幅对联的时候,也认定了诸葛亮必然不会和自己争夺权利,再加上他有大才,这样的人无疑是最适合自己的。

刘备诸葛亮千古之对(刘备看重诸葛亮)(2)

这件事情也在后来得到了认证: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当时诸葛亮是第一托孤大臣。刘备当时说:如果刘禅能够辅佐,那么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够辅佐,那么你就可以取而代之。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谎言,但是刘备相信即使这样说了,诸葛亮也不会篡夺他刘家的产业,因为从当年的那一副对联中就看出来了。反过来说即使诸葛亮在当时享有盛誉,但是他的品质没有达到刘备的要求,那么刘备依然也不会要他,毕竟谁希望自己建立的家业被别人窃取,就像曹操不敢用司马懿是一个道理,况且世上又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个聪明人。

第二个让刘备比较看重的就是一幅地图:刘备和诸葛亮在茅庐里面畅谈时,在诸葛亮说完了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拿出了一张四川局部的地图,而这张地图让刘备感受到了诸葛亮能量的不凡。虽然说地图在现在是随处可见的,可是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可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一方面需要亲自勘探大量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否则很难绘制出一张清晰、完整的地图,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身世不凡。

刘备诸葛亮千古之对(刘备看重诸葛亮)(3)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未出茅庐能够知道天下的局势,预测出天下大局的变化,其实和其背后的家族有关系。诸葛亮的家族是琅琊的诸葛家族,而其岳父是四川的黄氏(黄承彦)家族,诸葛瑾当时就在吴国任职,而黄家人也正在刘表的手下当差,想要搞到这两个国家的信息无疑是易如反掌。与其说诸葛亮聪明绝顶,不如说是诸葛亮背后的家族给了他信息,让他做出了对未来的解读。历史上没有永恒的朝代,但是却有永远的家族,诸葛亮的家族能够在乱世立足下来,足以能够看出他背后势力的强大,刘备正是看出了这点才死皮赖脸的邀请诸葛亮下山。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能够让刘备震耳欲聋,为刘备制定了一个建立功业的大方向,也让刘备看到了诸葛亮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可是真正让刘备下定决定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却是这一副对联和一张地图。换句话说,隆中对只能够让刘备肯定诸葛亮的才能,还做不到推心置腹这一点,更不可能说出“如鱼得水”这四个字。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是比较清晰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益州的根基,随后又拿下了西川刘璋的地盘,而刘备随后也在此地称帝了,可以说刘备的成功和诸葛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刘备在白帝城给诸葛亮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但是两个人心中都非常的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在做戏给别人看,既然刘备这么给自己面子,那么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配合呢?因此才有了“取而代之”和后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戏码。刘备看重诸葛亮,居然和卧龙岗上的一副对联、一张地图有关,对于刘备这么信任诸葛亮你是如何认为的,有自己想法的可以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