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策儒剑/文

微信:学者荟 xuezhehui_bj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蛮貊[mán mò],指的是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率俾[lǜ bǐ] 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之一是顺从,出自《书•君奭[shì]》。周书中这句话意思是: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周边落后民族,没有不顺从(周武王)的。华夏,是华族和夏族合称,华夏族被后世视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华夏族与中原土著开始逐渐融合。秦朝商鞅变法又打破了贵族世袭制,秦王朝建立后,各诸侯国的华夏贵族失去贵族地位。汉朝时开疆拓土,国威远播,长江以南和中原周边更多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在汉朝之后,华夏族称谓的重要性逐渐被汉族称谓取代。

姬周贵族最初把周王朝都城称为“宗周”,意思是指周族宗庙祭祀所在的地方;把其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称为“宗周诸国”,意思是与周王朝同宗的诸侯国;而把非姬姓诸侯国称为“华夏诸国”,是指这些诸侯封国大多数原来是华族和夏族遗留下来的。周王朝把分封出去的属于夏遗族的非姬姓诸侯国称作“诸夏”,属于商遗族诸侯国及其内附东夷等方国、部落称作“诸华”。这些华夏诸侯国原本也都是同宗。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人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第一个家天下的世袭王朝,也就是夏朝。

(莎草纸画:埃及法老双手持纸莎草向女神献祭)

英文叫纸沙草为Papyrus,古埃及人把它的茎切成片压平后可以做成莎草纸,英文中的纸-paper与埃及的纸莎草名存在渊源。纸莎草束象形符号是这样的: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2)

,它也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下埃及的一个标志符号。实际上这个符号应是“齐”字的原型,后面另有叙述。与之对应,南方的上埃及也有一个草符号标志,这种草叫Sedge,也翻译为莎草,象形符号是这样的: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3)

。因为统一埃及的主导力量来自于上埃及,这个上埃及草符号也成为埃及国王的一个象征符号。这个符号在很多情况下,后来也成为汉字“禾”字原型。在属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古埃及第一王朝第二位王国荷尔-阿哈的文物上,就可以发现这两种草已被并列放在一起。而如果把这两种草作上下位置的组合,就与金文中的“华”字形极为相似了。如图。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4)

华字原型

把这两种草放在一起,也有代表上下埃及统一的含义。因此,与《因缘》解读稍有不同,“华”字的象形原型实际应该是下埃及纸莎草和上埃及莎草(Sedge)这两种草符号的组合。在埃及从前王朝向第一王朝过渡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把上下埃及两种不同图腾符号组合在一起代表上下埃及统一的现象。上下埃及统一象征符号还有,下埃及蜜蜂和上埃及的Sedge草组合,下埃及的莎草(Paryrus)和上埃及的莲花组合,以及下埃及的红冠和上埃及白冠组合成的双冠。

同样在《因缘》书中,作者发现在属于第十九王朝拉姆西斯二世一个方尖碑上的符号与金文中的“夏”字形颇为相似。这个方尖碑原来是埃及卢克索神庙入口处两座方尖碑中一座,现在竖立在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5)

下面彩绘图就是西方学者确认的古埃及人自称的一组象形符号。西方人翻译古埃及人的这个自称叫“Kemet”,简称km.t,其意思为“theBlack Land”(黑色的土地),其由4个符号组成:猫头鹰、鳄鱼皮、代表城镇的太阳轮、面包。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6)

西汉时戴圣编辑的《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如果这组符号就是“夏”字原型,那么夏字本身就有“黑色土地”含义,这应与崇拜尼罗河流域肥沃的黑色土地养育生命有关。

但这组符号应是在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时期才出现的。其最初的图形在位于卢克索的第十八王朝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柱子上可以看到。可以看出第十九王朝时期对第十八王朝时期的象形符号形式的自称有所简化,开始变得有些抽象。当然这种抽象简化是有意义的,对后来金文“夏”的形成或有直接的影响。实际组成古埃及自称的符号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隼鹰、两个眼镜蛇、太阳和代表生命的安卡符号。鳄鱼皮符号显然是鹰爪下那条眼镜蛇的简化,也可以认为被鹰抓住的那条蛇被掐头去尾只剩中间宽大的那个部分了,所以有学者认为鳄鱼皮符号有从隐蔽处伸出爪子的含义。而代表城镇或居住区的 太阳轮形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7)

符号显然是蛇拉太阳轮盘符号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8)

加上生命安卡符号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9)

的简化。小篆“夏”字左边像汗滴形的太阳轮,可以认为是蛇拉太阳轮盘的变形,象征日出日落的循环,代表在太阳之下繁衍生命之意,再演变成城镇居住区之意。“夏”右上部分对应鹰首鹰面,右下左边部分对应鹰尾,连鹰尾的弧度几乎都完美一致,右下右边部分对应鹰腹,又形似“父”字,而最右边一条弧线显然代表另一条蛇,如图所示。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0)

古体的夏字形有好几种,在小篆“夏”字中实际比较多的是上下结构的左右对称形式。当与古埃及一副莎草画对比时,可以发现画的上方中间正是一鹰 一太阳 二条眼镜蛇 两个十字架,此正是古埃及国家标志的全部元素,只不过组合排列位置换了一种形式,从侧面左右排列换成了左右对称的正面上下排列。太阳放在两个鹰翅膀中间,形成“鹰翼太阳轮”形式,两条眼镜蛇左右对称挂在太阳下,两条蛇身上再挂有安卡十字架,整体呈现鹰蛇同拉太阳和安卡十字架展翅高飞状。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1)

另外,船上的几个女性神祗所暗含的符号元素事实上也组成了“夏”字。画的正中间小桌子上还放有莎草或莲花。这是一副构思极为精巧的画作,读者可以仔细体会。无论如何,上面两种“夏”小篆字形差别还是挺大的,但如果对应到象形符号原型上,就可以知道它们的象形符号原型是一样的,只是排列方式有所不同而导致。“鹰翼太阳轮”是个非常古老的符号,最早起源于苏美尔文明,它应该是鹰崇拜和太阳崇拜的产物。鹰翼太阳轮传播范围很广,影响深远,在美洲也有出现。甚至五千多年前的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鹰与苏美尔人的鹰翼太阳轮变化形式都极为相似。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2)

(鹰翼太阳轮)

古埃及人在苏美尔人鹰翼太阳轮基础上加挂上双蛇,标志着“夏”的概念形成,这个图案的形成时间最早在古埃及第六王朝佩皮二世时期的一个浮雕中已经出现。挂双蛇鹰翼太阳轮形式的古埃及国家标记(夏)符号在埃及中王国和之后修建的许多神庙大门正上方都醒目出现。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3)

“太阳挂双蛇”造型或是中国“二龙戏珠”造型的来源,其原型就是古埃及-夏朝标志的一部分。这个造型的原本含义应是两条蛇“侧卫太阳神”而不是“戏珠”。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4)

“ 鹰背日”造型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和楚国文物中也都有出现。学者何新在他的《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论证华夏与远古太阳神崇拜有关,华夏民族就是太阳神崇拜的民族。在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也出土了“神鸟驮日图”,一只鸟作飞翔状,背部上方有一轮太阳。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一只红冠高耸的“太阳鸟”,舒展着双翼,翩翩飞来,形成鹰背太阳造型,据说这个创意是来自于金沙太阳神鸟标志。下在湖北江陵出土的彩绘虎座凤鸟架悬鼓漆器,为楚国时期文物,实际为双鸟背日造型。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器物装饰图案中,也可以经常见到十字或类十字的符号,马家窑彩陶中经常可以见到十字纹的彩陶,十字纹的彩陶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也很常见。但现代简体夏字已经不见了“太阳轮”,似也在昭示现代汉人是否也丢掉了崇拜太阳神的华夏族传统。

华夏最早含义(华夏称谓的由来)(15)

隼鹰是上埃及的王权标志,眼镜蛇是下埃及的符号,因此“夏”字形也包含有上下埃及统一的信息。可以认为“华”是用上下埃及两种草符号组合代表上下埃及统一,“夏”是用上下埃及两种动物组合代表上下埃及统一,“华夏”二字都包含有上下埃及统一的信息。这就是华夏二字的象形符号原型及其代表的意义。

明日将连载第二篇《上下埃及的统一即炎黄的统一》

本连载原创声明,未经许可禁止做为商业用途,将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转载请联系xzh2015112微信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1911405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