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街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穿着汉服出门,不得不说真是特别好看了。有人问,汉服是不是就是汉朝的衣服?

并不是哦,汉服,全称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包括但不限于汉朝服饰。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朝服饰的由来与种类。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1)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朝服饰的起源:

蔡邕在《独断》中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到了汉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所以在传统观点认为,汉服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只是在殷商时期,冠服制度才初步建立,到了周朝之后,服饰制度才逐渐完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称号叫做"华夏",比如现在很多都称中国人为"华夏儿女"等。

《尚书正义》注: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这里面的"中国"与"华夏"是一个概念,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人对于传统服饰十分看重,而"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也成为了中国的美称。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2)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

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短衣﹞、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3)

深衣

汉代妇女的礼服,仍以深衣为主,通过色彩、花纹、质地、头饰、佩饰等来表明身份的不同。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时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

其显著的特点是:汉代女子所穿的深衣,长可及地,衣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的时候不会露出鞋子。由于衣服通身紧窄,能够把女子身体的曲线美很好地凸显出来。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4)

除深衣外,还有一种服装叫"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因为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形状像刀圭的装饰,故而得名。是汉代宫廷贵妃礼服。

直裾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5)

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

直裾起初是一种非正式装扮,古代的裤子大多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然后用带子系于腰间,若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

但是,随着汉代服饰的日益改善,有裆裤出现,直裾逐渐普及,最终并替代了深衣。

襦裙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6)

汉代妇女仍沿用战国时的襦裙配套穿着的习惯

襦裙一直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装束。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着时下身配裙。

裙是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上衣叫作"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裙腰系绢带。

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7)

汉代女性服饰在穿戴方面要注意的几个特点:

1、 着外衣时, 由于领大且弯曲, 必须要显露出中衣的领型。

2、 应用白色做里子。

3、 袖宽为一尺二寸。

4、 衫无袖。

5、 裘朝外。

6、 腰带是衣裳之间显要的装饰物。

汉代的织绣术已经很发达, 民间的妇女普遍掌握了刺绣技术, 她们喜爱将此用在各种服饰中来表达爱心和情感,在很多出土的文物中如香囊、 手套、 靴底甚至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