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一座座高楼大厦、大型商圈如雨后春笋般滋生...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代更迭,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许许多多广州的老物,也悄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消失了...

那些已经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东西印象中,你还依稀记得多少呢?或许以后有钱也再也看不到它们了...

1997年8月建成的中信广场曾是亚洲第一高楼,足足霸占了广州第一10多年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

90年代环市中路,广州第一家麦当劳就是在这里!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

1994年10月,白天鹅宾馆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4)

90年代的海珠桥,当时还挂着4个现代化横幅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5)

当年的天河立交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6)

很久很久以前,看身份证是440102,便心照不宣的认的这就是东山区人

自从2005年9月28号中午12点东山区正式摘牌后,老东山便成为了广州人历史记忆中难以忘却的回忆。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7)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8)

那些年,街上面没有美容院,女生总会找挽脸师,靠一条细棉线同白粉,几下就将脸上的汗毛拔干净,让皮肤变得光滑细致。现在美容院到处都是,街边巷口已经很难再见到挽脸师的踪影。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9)

那时候的西湖路灯光夜市还真是一个梦幻世界,在大多数体制内的官员和大学教授还只拿百元月薪的时代,在这里揾食的“广州仔”一个月已能收入上千元了。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0)

在香港流行的服饰,没两天就能在这里出现,从全国各地前来淘金的北客出手豪阔,将这里的蛤蟆镜、喇叭裤、牛仔裤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带回了多元和自由的气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1)

市桥西街灯光夜市90年代初开办 ,消失于2012年。生活在番禺的老街坊几乎没人不认识这个灯光夜市。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2)

"最后一晚,不要错过,埋来睇下啦!"是它留给我们最后的"声音",也象征着广州最后一个灯光夜市的结束。

广州天光墟,那里有吃剩下的冷饭残羹,也有数千上万元的古董宝贝;那里有为生计而设摊的卖主,也有为淘到好东西而摸黑前来的“行家”。花几百万可能只换来一屋子假古董,花10年时间也可以淘出一家古旧书店,行家说,这就是天光墟特有的“公平”。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3)

市区扩建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可阻挡以前的广州老路名,逐步消失,只存在于老一辈广州人、老华侨、老香港、澳门市民的记忆中了。

永汉路变成了北京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4)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5)

德宣路变成了东风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6)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7)

维新路变成了起义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8)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19)

太平路、丰宁路、长庚路、虎长路,一条龙改成了“人民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0)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1)

带河路变成了康王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2)

四牌楼变成了解放中路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3)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4)

新填地、石岗街、移民市、归德门则永远消失不见了!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5)

消失的叫卖声

“收鸡毛鸭毛,烂铜烂铁”,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有人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在吆喝,小朋友听到就会特别兴奋,开始在家里翻找可以拿去卖的废品,然后用换来的几毛钱买糖吃!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6)

以前的补锅匠走街串户吆喝“补——镬——嘞——”,师傅可以补铁锅、补搪瓷器皿、补铝锅水壶……反正样样都精通。每次有人质疑问“你行不行啊?!”他就会说修不好我就不收你钱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7)

磨刀、磨剪子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8)

钟表维修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29)

消失的天桥

八爪鱼天桥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0)

新大新门前天桥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1)

消失的地标

大笪地:广州有句俗语:“大笪地,食自己”,用来比喻那些自食其力的摆摊摊主。说起大笪地,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平、靓、正”,也正因此,这里成了师奶们淘货胜地。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2)

“乜都有、益街坊”,终究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湮没,2014年4月21日,关张撤场,留下无限唏嘘。

状元坊 :从前的状元坊,260米的巷道人头攒动,穿着时髦的靓仔靓妹在各种服装、饰品店中把玩着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吃着香糯可口的钵仔糕、双皮奶,人潮从天亮摩肩接踵地挤到天黑,从街头走到街尾要花掉半个小时。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3)

现如今街道变得无比顺畅,从巷头走到巷尾只需要五分钟了……“撞人坊”已然成了“无人坊”,让人不由得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何其唏嘘。

将军东:“西有大笪地,东有将军东”,在老广眼里,和师奶圣地大笪地一样,将军东电器城深受熟男大叔们的青睐,作为龙头大哥也一直带动着中山六路、解放中路、陶街一带的电器市场商圈。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4)

不过,随着广州地铁收回地块,这个广州首屈一指的电器商场,在2015年11月30日,终究难逃休业清场的命运。

二沙岛体育用品一条街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5)

东川名店运动城

20年代的老广州(原来广州曾经熟识的这些)(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