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这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豁达与乐观。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苏轼这个十足的吃货,是有多么的爱吃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美食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诗歌里有一千多首提到吃的。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1)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但诗里面都是吃的。尤其是河豚,是一种肥而美的鱼。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2)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又称《食荔枝》,苏轼在宋哲宗绍圣元年被诬告“讥斥先朝”,被贬岭南,苏轼留恋风景,体察风物,这首诗就是当时而作。写了岭南每天都有新鲜的枇杷和杨梅,尤其是惠州的荔枝,让苏轼乐不思蜀。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3)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还动手研制美食,“东坡肉”就是他被贬黄州时发明的新菜式,现在当地百姓过年过节也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也写有《猪肉颂》一词。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4)

食猪肉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发明的美食可不少,不少都以他的名号命名,如东坡肘子,东坡春鸠脍,东坡鱼,东坡肉,东坡豆腐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是东坡肉了,东坡肉是一道传世名菜,历史悠久,又被叫为滚肉,东坡焖肉。

文中深刻表达了他对于美食的细致研究以及热爱,好笑的是,他还小小的抱怨了一番黄州人民不懂美食,不懂猪肉的美味。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5)

煮鱼法

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据说苏轼平生最爱吃鱼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他都尝试过,并且练的一手烹饪鱼的好厨艺。

还是在黄州的时候,苏轼亲自做了道鱼,他用刀在鱼两边各划了五刀,入锅加调料用文火煮,这样出来的鱼肉香嫩,鱼汤浓稠鲜美。这就是东坡鱼,又叫五柳鱼。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6)

献蚝贴

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耗,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之有也。

在第三次被贬儋州期间,东坡先生来到了真正的蛮夷之地:海南省。

在荒凉的儋州,东坡依旧豪放爽朗,用美食丰富生活。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向了海鲜生蚝。

苏东坡有多爱生蚝呢?传说他甚至写信叮嘱儿子不要让士大夫知道他吃食蚝的事,因为他担心大家会为品鲜蚝美味而争着要求贬谪。

虽不可考证,但却反映了东坡先生的风趣幽默,苦中作乐。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7)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8)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

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

山人更吃懒残残。

“牛粪火中烧芋子”,“芋子”就是芋头、芋艿,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然而并非佳肴。本来想除夕夜能吃点好的,没想到张先待客却是用牛粪火烘烤的芋头。

说明是戏作,除夕夜能够在一起相聚,一老一少,饮酒作诗,啃着芋头,谈着典故,相互打趣,不饰做作,质朴率真,坦诚洒脱,可以看出二人感情深厚,不拘小节,不愧为君子之交。

苏东坡是怎样创造东坡肉的(居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9)

豆粥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

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

沙瓶煮豆软如酥。

这首诗写在苏轼赴任汝州途中,早晨起来所住店家熬了豆粥作为早餐,苏轼看着碗里热乎乎的豆粥,一时间,历史上关于豆粥的典故翻腾于胸中,于是写了这首《豆粥》。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作者借咏橘之题材以抒发自己清新高洁之性情。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和橘果的清香,结句更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之香。全词描绘细致,形神兼备,饱有余味。

@五灵威力豆豆妈

没有什么能阻止苏轼对美食的热爱,有一次苏轼得了病,医生要他少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肉,但是苏轼说:“其实我的脑子已经决定不吃了,但我的嘴不听。”

苏轼还称自己为“老饕”,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大吃货,这是苏东坡的自嘲。

在其著名的《老饕赋》中,他这样戏谑自己“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就是说天下美食都要拿来供养他这个大吃货,自嘲是拿自己逗趣儿,苏东坡确实可谓大美食家,正可谓是舌尖上的东坡啊!

在古诗里穿越时空,一起从“古”到“今”,带来历史常识、文化传统以及民间习俗。

你还知道苏轼哪些关于美食的诗句,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