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发生在上元节的一次恐怖袭击,从剧中可见上元节的长安灯火漫天,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1)

再过两天,中元节到了,全国各地即将大兴祭祖,

中元节,也叫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斋孤、施孤、亡人节,

为什么同一个节日却有7个不同的称谓呢?

来历

一、源于上古时期

至今为止,中元节在民间任然有另外一个更为广泛的称谓,叫“七月半”,具体的起源时间无从考证,根据其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的形式,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2)

古时候源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对自然界的认知程度有限,农事丰收常常寄希望与神灵与祖先保佑,至今在民间,任然把种庄稼说成是“靠天吃饭”的活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天法祖的民族,更是一个懂感恩的民族,农事丰收以后,要感谢祖先和神灵的庇佑与恩赐,所以在农历七月中旬,丰收之后的第一时间要祭拜祖先。

至今,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有“吃新节”,如贵州的苗族、侗族等等民族,其来源也有这层意思。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3)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4)

二、道教

东汉之后,道教盛行,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及氺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氺官解厄。天官的生辰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上元节,相信最近大家看《长安十二时辰》,对此不陌生;地官的生辰是七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中元节;水官的生辰是十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下元节。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5)

道教传说地官掌握地狱之门,中元节当日,由地官打开地狱之门,已故之人均可回家团圆(多人性化,都进地狱了,还考虑人权),所有已故的人都放出来,可想而知,民间一下多了多少鬼魂,所以这一天又叫鬼节。

可见中元节、鬼节及地官节均来源于道教。

三、佛教

佛教将该节取名为盂兰盆节,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忙倒悬之苦,举行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而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

盂兰盆会中元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为何一个节日却有7种称谓)(6)

这还有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传说:

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在得道之前,父母去世了,由于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查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状况,发现他们都变成了饿鬼,没吃没喝。

目连看后心痛,便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到嘴边便立即化为火焰,于是目连就联同众多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度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便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

盂兰盆节在民间得以传播,跟其背后倡导“孝”有很大关系,因当时儒家作为社会主流文化(儒家也倡导“孝”)

四、民间称谓

施孤是潮汕地区对中元节的称谓,斋孤是江淮一带对中元节的称谓,稍有不同的是,节日周期由七月初至七月底,可自己选择。


中元节在你老家还有其他称谓么?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家乡的“七月半”叫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