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春季的开始,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
立春节气寓意是什么: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
寓意: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意味着一年四季将由此开启。习俗。(1)咬春。“立春”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
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二十四节气”是按“定气法”确定(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划分“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
惊蛰节气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雨水节气...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300°时是大寒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大寒之后,便是立春,将迎来新...
冬至的含义是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让大家做好防寒预暖的准备,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俗话说的数九寒天,气温会一天一天的降低,寒风凛烈的日子开始了。冬至前是大雪(12月...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
立冬寓意:表示冬季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立冬是中华民族24节气之一,古代四立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在《月令...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有,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就是说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这个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秋收扫尾,而南方却是三秋大忙时节...
寒露作为我国农历24节气中秋季的一个节气,从字面来看,“寒”说明了冷,“露”则表示近地面的水汽凝结成露水,寒露节气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出现转变特征,也就是气...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
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拉开,是农民一年中又一个繁忙的季节。这一时期,需要时刻注意“干热风”的袭击,否则一年的收成将会受到威胁...
芒种,是一种味道!通过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不难发现,芒种时节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收小麦和种稻子啦!将刚收回来的小麦粉做成热气腾腾的蒸糕,味道清香有劲道,想一想都垂涎...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季开始。立秋节气标准着秋季的正式建立,是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时期,《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立秋节...
春分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