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汉语词语,读音是chū fú,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这段时间。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时间是10天。其气候特点是”高...
头伏就是入伏的意思。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
头伏一般指初伏,不是固定的几月几日,而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三伏天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
2021年三伏天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总共30天,比去年少十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入伏一般有很多习俗,民间传说有入伏吃饺子、馄饨、火腿、鸡...
头伏即初伏,按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什么叫“三庚”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3天。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夏至过后,第一个“庚日”是农历五月初六,公历6月26日,是干支“庚子”日;第二个“庚日”是...
2020年的头伏是7月16日,中伏是7月26日,末伏是8月15日。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
三伏的头伏是十天。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按的日...
“吃”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北方有句俚语很流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来有麦收后尝新的意思,二来在提醒人们,夏季饮食不能含糊。夏天人们容易食欲不振...
出伏的意思,指的就是出了伏天,伏天结束,秋天快要来临。元代的竹蓑笠翁有诗云:“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是古诗文中对出伏的一道记载。2021年的出伏时间...
含义解释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在夏季入伏后的第一个十天,可以栽种胡萝卜,此时的温度可以满足胡萝卜发芽对温度的要求,在入伏后的第二个十天,则可以栽种芥菜,此时栽种后...
三伏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
末伏结束时是在处暑节气前后,处暑的前一个节气是立秋,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通常也指从立秋...
所谓晒伏就是三伏天里,人们把家中放在箱底的棉衣、棉裤、毛衣、被褥等东西拿出来,放在烈日下暴晒。“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为一年中气温最高,...
这一句话是祖辈留下来,用于确定入伏的日子,俗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夏至来了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所谓的伏天了。而提及到的入伏,就是进入到伏天,大家都害怕的三伏天,...
末伏,汉语词汇,拼音是mò fú,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2020年末伏为8月15日-8月2...
“伏案写作”的“伏”字的含义: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写作;指双手趴在桌面上写文章。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案: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写作:...
初伏中伏末伏的意思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这天是这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