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是八九十岁,它出自于曹操的诗篇《对酒》,耄耋之后的年龄雅称还有指九十岁的鲐背和指一百岁的期颐。耄耋之年时人们的身体十分脆弱,要注意做好保暖防止摔倒、磕碰...
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古稀之年出自于杜甫《曲江二首》一诗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其中,“古稀”的意思是古来稀少。因为在我国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发达,很少有人能活...
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因为其源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
知天命之年一般指五十岁,是指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
天命之年是指五十岁。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出处: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释义: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原文:子曰:“吾十...
儿童是指0到18周岁。儿童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儿童时期的年龄段根据时代与国家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相同,儿童是指18...
少年是指11周岁-17周岁。青年是指20周岁-39周岁。但新的年龄段划分,将青年的最大年龄提高到44岁。从少年期开始,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儿童...
“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古稀之年出自于杜甫《曲江二首》一诗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其中,“古稀”的意思是古来稀少。因为在我国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发达,很少有人能...
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到了成年(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戴上成年人的戴的帽子。)时举行的礼仪。冠古代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冠类在历代的...
豆蔻年华是指13岁,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豆蔻是一种植物,一般在初夏的时候开花,豆蔻花的花都是一串串的,上面是一个个小花朵,在含苞待放的时候,花骨朵儿带有一...
是的,成语,出自《论语·为政》,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同时,在现在而言,“中年”指的是是年龄...
古代女子及笄的年龄是十五周岁。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
年方二八,拼音:nián fāng èr bā,汉语词语。指女子年龄刚刚十六岁。“方”一字,,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有强调岁数还小的意思。二八,即...
4-5岁具体形象思维。此阶段的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是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依靠的工具叫表象。所谓表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眼...
黄口泛指10岁以下的儿童。黄口原本指的是雏鸟的嘴,后来被借指儿童。并且古代户役制度将小孩称为“黄”,隋代将不满三岁的幼儿称为“黄”,后来十岁以下的儿童都被泛称为...
古人束发之年是指15岁,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在古代,男孩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读书了。在《大戴礼记·保傅》中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
知天命之年指的是在50岁到59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所有的人都属于知天命的年龄段。而如果到了60岁,则是进入耳顺之年,也被称之为花甲之年。知天命之年的意思是:...
黄发垂髫的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泛指非常长寿的老年人。出自周代-无名氏《诗经-鲁颂-閟宫》。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
迟暮之年,没有具体指多少岁,迟暮之年指迟暮、黄昏,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自古以来60为花甲之年,花甲一词出自古代历法,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
期颐之年指的是100岁。期颐之年出自《礼记》中的一句:“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另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