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缕缕琴音回响于四川歌舞剧院内,锦江在一侧静静流淌出时光的痕迹,室外星云冉冉,月色如银,室内溢满馨香,余音不息,听众在琴声中瞬间穿越,与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展开对话,像极了杜工部笔下丝竹漫卷的盛唐天府。12月6日晚,成都古琴文化学会应邀于四川歌舞剧院举行了第26届蓉城之秋“天府雅乐”古琴展演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云外弦歌·梓又雅韵”音乐会。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1)

据了解,作为成都古琴界的一支资深古琴教研组织,成都古琴文化学会当晚的演奏曲目经了过精心编排,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个故事都拥有上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积累。开场曲目《古风操》源于周文王时期,其音古朴正气,苍古空灵,展示了古琴在上古时期被称为“国之乐器”的重要地位;随后的《静夜思》与《关雎》都取自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古调新编,宛若石上清泉,幽室兰香,令人如痴如醉,击节赞叹;穿插其间的《鸥鹭忘机》《流水》《梧叶舞秋风》等曲目,更是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古琴音乐,或惊涛骇浪,或潇洒自得,或深婉细腻,或恬静素淡。

最后登台的是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古琴演奏家戴茹老师,琴曲《梅花三弄》一出,听众仿佛远观梅花暗香浮动,不与群芳争艳,又似近赏虬枝从容肃穆,不失高洁品性。既赞美蓉城冬日一景,又表达了对冬夜因热爱古琴奔赴而来的700多位听众坚守的肯定。千古流传的古琴艺术在艺术家们的手中,历久弥新,于躁动的生活中为大家带来片刻的宁静安然。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2)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3)

本次音乐会在使用的乐器上也是集各种乐器之大成,并极富创意。古琴、古瑟、中国大鼓、音树、箫、笙、埙、磬、色空、萨满鼓等乐器交织出场,营造出成都“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的历史盛况,令现场的听众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乐会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的“个人秀”,还特地邀请了梓又少年团的学员以及文翁学校的优秀古琴学员参与其中,展现出古琴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传承精神,在新时代中亦能朝气蓬勃,充满生机。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4)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5)

这次的古琴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同时也承担起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艺术家们既是在演奏琴曲,更是在诠释文化、诠释生活。喧嚣嘈杂与步履匆匆,使许多人的内心渐渐变得虚浮而粗粝,一支支琴曲恰如幽僻处生出的几杆翠竹,独具淡然风雅,让我们知道传统文化有多令人心移魄动,先辈们的艺术成就有多精妙绝伦。守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更像是守护住了我们纯净澄明、凛然舒展的内心世界。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图据主办方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名家古琴演奏会(一场记录蓉城千年雅乐的古琴音乐会完美上演)(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