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之春,全国疫情的“倒春寒”来势汹汹,无数青年不惧风险、挺身在前、守护家园。

3月10日,长春。39岁的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孙勇第一时间报名,作为首批志愿者,赴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2022年3月13日,孙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3月21日,中共长春市委追授孙勇同志“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月23日,中共吉林省委追授孙勇同志“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即日起,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推出“向新时代好青年孙勇同志学习”系列报道,让我们学习这位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疫情虽在,春天已来,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牢记的嘱托,坚守岗位、敬业奉献,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向新时代好青年孙勇同志学习”系列报道②

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我们以你为荣”

3月的长春,长风猎猎。

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

英雄们收到召唤,匆匆奔赴战场。

3月13日,39岁的孙勇在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因过度劳累,突感不适,送医院后心脏疾病突发,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

孙勇生前系吉林省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孙勇牺牲后,连日来,和孙勇并肩战斗过的单位同事、社区居民、一起生活的亲人们,谈起他,无不悲痛万分。

他们这样评价孙勇:在工作岗位上,孙勇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主动担当;在扶贫一线、援疆工作中,他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在抗疫一线,他参与核酸检测、物资抢运,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在家里,他是顶梁柱,是孝顺儿、懂事弟、好丈夫、暖爸爸。

孙勇牺牲后,他的妻子吴英男强忍悲痛,在朋友圈写道:“‘闪闪有光芒’,是你电脑桌面和微信签名。你从没有轰轰烈烈的语言,但总是用行动安排好一切,我们以你为荣。”

一颗陨落的星划过长空,他是那样的闪亮。

孙志勇最后的(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1)

孙勇的办公电脑上还显示着未回复的工作信息

01 “孙勇是去帮别人了”

孙勇,1983年2月1日出生在吉林省松原市,父亲是教师,母亲则在家照顾全家的生活。孙勇有一个姐姐叫孙微,大学毕业后留在长春工作,后来把父母从老家接到了长春。

在孙微的印象里,弟弟孙勇虽然比自己小8岁,但他总是像大哥哥一样懂事。她告诉《中国青年》杂志记者,孙勇从小就不让父母操心,独自走十多站路上下学,从来不让父母接送。孙勇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很好,拿过全国生物竞赛三等奖,顺利地被保送到重点初中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学习。

读高中时,孙勇以走读为主,天气不好时也会寄宿。孙勇离家到学校报到时,母亲为他准备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叮嘱他照顾好自己。高考考完后,母亲和姐姐来帮孙勇搬行李,发现原本家里给孙勇带去的厚被子变成了一床薄薄的单被。

回到家里,孙勇告诉母亲,同宿舍的同学家里困难,没有厚被子过冬,自己又不是天天在宿舍,便把自己的被子拿给他了。

母亲听完沉默良久,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忽然长大的男孩,然后对他说:“你做得对。”

2002年夏天,孙勇考上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孙勇的姐夫孙泓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是我送孙勇去的武大,他第一个到宿舍,一个人收拾好宿舍卫生,把地拖了一遍又一遍,等着同学来。”

2007年4月26日,本科毕业前夕,孙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考取了该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留在母校读书,直至2009年12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3月,孙勇参加工作,就职于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年8月更名为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回到了父母身边。

2018年,孙勇和吴英男结婚。2019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孙志勇最后的(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2)

孙勇(左一)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

家人都以为孙勇这次到社区参加抗疫是又一次志愿奉献,未料到再见已是阴阳相隔。

“孙勇是去帮别人了。疫情来了,该顶上就要顶上,那么多人都在抗疫,这是孙勇应该做的……”孙微告诉《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这是父母得知孙勇离开后说得最多的话……

02 “女儿一定会知道,她的爸爸是个大英雄”

“孙勇不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也不是仪式感特别强的人,节日也不送什么礼物,但是他让我感觉特别踏实,平时的行动就会给我很多安全感和幸福感。他下班会做饭、带孩子,让我先吃饭,也会提前准备好给双方父母的生活用品。”孙勇的妻子吴英男对《中国青年》杂志记者回忆道。

结婚四年多来,吴英男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孙勇和吴英男结婚前,岳母就去世了,岳父一个人生活。结婚后,孙勇隔三岔五就会把岳父接到家里来。这两年因为有疫情,孙勇每周都会买好生活用品、瓜果蔬菜送到岳父家。岳父逢人便说:“这女婿比我闺女对我还亲呢。”

“我们结婚这些年,他从没对我说过一句重话,小事儿全由着我,遇到大事儿他就会和我说‘没事,有我呢,我来想办法’。我知道他工作辛苦,他也知道我看孩子、照顾老人不易,即便我全职带孩子,心里也安全感十足,从没有焦虑。我觉得作为丈夫,他这一点做得特别优秀。”吴英男对《中国青年》记者说道。

上个月刚满三岁的女儿还不知道爸爸去哪里了,更无法理解什么叫“去世”。孩子自从上次和爸爸视频,看到爸爸穿着防护服做防疫工作后,她每次下楼做核酸,看到“大白”医生都会问上一句:“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爸爸,他什么时候回来呀?”

女儿是孙勇的心头肉,无论是加班还是出差,孙勇都要和女儿视频一会儿。即使是在去年孙勇完成项目最关键的时候,每天单位加班,甚至熬通宵,也要和女儿用视频聊会儿。今年女儿过生日时,孙勇还答应女儿,等疫情过去了就带她去自己的母校武汉大学看最美的樱花。

孙志勇最后的(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3)

孙勇生前(右)在喂女儿吃饭

吴英男说,今年2月23日,孙勇比平常早起了一个小时,吃了顿比较清淡的早餐,来到了献血车上,这是他连续三年参加集体自愿献血活动。献完血没有休息,孙勇就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直到3月9日,吴英男才知道孙勇又去献血了,就嘱咐他多休息。孙勇一边陪女儿一边说:“单位每年都组织自愿集体献血这样有意义的事,我也一直坚持,都习惯了。”

在抗疫一线工作的这几天,孙勇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床,亲一下还在熟睡的女儿,在妻子的叮咛中离开家。

3月13日,孙勇也是这样离开家的。谁承想,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吴英男说:“未来,女儿一定会知道,她的爸爸是个大英雄,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03 “他总是耐心地帮老人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孙勇对党有着深沉的感情,牺牲前,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已有9年。2013年—2018年,孙勇任吉林省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第二党支部书记;2018年至牺牲前,孙勇任第三党支部书记。《中国青年》杂志记者了解到,孙勇处处以身作则,处处争做表率,多次被评为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中心优秀党员,所在党支部多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他自己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先进工作者,获得过多个奖项。

2013年以来,孙勇主动带领支部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为社区群众做好服务中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

“每次进社区前,他都会精心准备宣传素材,怕老年人看不清,特意把展板文字放大。每次都要先去支部联系困难户家坐一会儿,问一下有没有困难。至今,孙勇弯着腰、耐心为困难户刘云财安装调试轮椅的画面始终在我脑海里。”孙勇所在党支部的党员李倩玉说。

作为一名党员,孙勇自从搬进所住社区就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参加防诈骗、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在队友眼里,不太爱说话的孙勇总是默默地做着这些事。

孙志勇最后的(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4)

孙勇(左一)在统计核酸检测数据信息

“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孙勇都会来参加。开展防电信诈骗的网络安全宣传,每次都是孙勇帮助老人安装手机反诈App,他总是耐心地帮老人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与孙勇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李宝山告诉《中国青年》杂志记者。

04 “勇哥又带我们上战场了!”

年后,吉林的疫情愈发严峻,长春市直机关工委下发通知,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委发出号召,召集抗疫志愿者。孙勇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作为第一批志愿者,被安排到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核酸检测相关工作。办公室的同事还打趣道:“勇哥又带我们上战场了!”

孙志勇最后的(追忆孙勇闪闪有光芒)(5)

孙勇到社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妻子吴英男给他加油

“3月11日、12日两天,他都是五点多就到,挨家挨户走访登记了300多户人家,对2000名社区居民进行两轮核酸检测情况统计。”李宝山告诉《中国青年》记者。

3月12日中午,姐姐孙微还给孙勇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发现孙勇在人群中没有戴防护面屏,一旁的同事解释道:“勇哥把面屏给了楼长,楼长上楼入户去了。”

此时的长春格外寒冷,大家穿好防护服,戴好眼镜面屏,不一会面屏就会起水雾,孙勇总是拿起消毒湿巾,挨个帮大家擦干水雾,大家喊他“擦屏大哥”。

“3月13日早上5点半,孙勇来到亚泰社区,按照社区工作安排,引导居民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李宝山说。在接下来6小时不间断的志愿工作里,为了减少防护服穿脱次数,一直跑上跑下的孙勇滴水未进,一遍遍重复提醒居民“打开吉祥码”“保持安全距离”,耐心为老龄居民下载吉祥码小程序、进行验证,一次次往返引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3月13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勇哥摘下口罩,告诉我们他有点不舒服。我们拿来水,把他扶到一旁坐下。他的脸色蜡黄,眉头紧锁着,我们马上把他送往中日联谊医院急诊中心就诊。”说到这,李宝山哽咽起来,“没想到这一进医院就再也没等到他出来。”

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孙勇被诊断为夹层动脉瘤。听从医生建议,孙勇被紧急转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中心。16时,孙勇被送入急诊抢救室。18时左右,孙勇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我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一直想,他可能是过度劳累而晕倒,正值年轻力壮的年纪,休息两天就应该没事了,没想到竟成了永别。”孙勇的姐夫孙泓回忆道,“他就像他在电脑桌面的签名,‘闪闪有光芒’,照在了需要他的地方。”(牛峻峰 刘博文)

来源: 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