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与PTSD」

创伤性事件相关者因为该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以及行为叫作:创伤后应激,不论是理性的分析、解决,还是感性的恼怒、哭泣,更或者是长时间愤慨地对峙、谩骂,都是创伤后应激的范畴。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1)

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引入一个广为人知的词了——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学上对于PTSD的专业定义是:

它开始于创伤性事件,如战争、袭击、强奸或看到他人受到严重伤害或暴力死亡。之后,当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与创伤性事件的某部分类似或具有象征意义时,如经过一个与曾经遇袭的小巷类似的黑暗小巷时,个人就会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举些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目睹了高以翔事件的该期节目嘉宾,在节目录制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还总是感觉到恐惧、无助,而当他们只要看到一个人运动后躺在跑道上,哪怕是休憩,也会产生一股无法名状的烦闷与挣扎。

再比如举办了某次活动的我,激动地在某个艳阳天赶到第一次的活动地点,结果人去楼空、满目萧条,等待了整整两个小时,也没有一个人到达,往后,我就对办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恐惧,途经类似的会议楼也会双腿发抖,甚至夜晚做梦时,梦见了那个布置地无比温馨的小房间,变成了一个充斥着妖魔鬼怪的黑暗城堡。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2)

上述典型症状我们在学术上称为闯入重新体验

通过反复的和闯入性回忆,尽管企图尽力压制它们,但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或梦一再出现。

症状与诊断」

明确了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后,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是PTSD的诊断。

注:该段比较枯燥且学术,仅仅是想了解PTSD概况的就往下看预防和治疗啦。

先说一个故事:

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赵某矫揉做作、容光焕发地蹬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到了全市最高级的商务写字楼——以北25公里的矮平房里,接她的好朋友猴子,一齐去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3)

整整二十分钟没有联系的两个女人有太多事情要和彼此分享,于是她们在自行车的前后座上嬉笑打闹、鸡飞狗跳、你来我往。别看这是辆小破车,但为了赶上七点整停止售卖的特价面条,它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领,与身旁的玛莎拉蒂一同在道路上飞驰。刹那间,一道刺眼的光芒直冲后座猴子的眼睛,她大叫:“完蛋!看路看路!”。“你叫谁完蛋呢!你才……”,话音未落,自行车与赵某被瞬间撞飞。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4)

因为猴子较早意识到这起车祸的可能性,所以有了一定的防范。她在后座纵身一跃,使自己立刻飞跃到了五米外的路灯下,作为旁观者目睹了一切。而该女子却因谩骂时的面部抽动并未被瞬移命中,惨遭全身多处骨折,在医院足足休养了两个月,才勉强能下地行走。

后来我们了解到,那光芒来自于赵某曾经的事业伙伴——安琪,因为不满她每周都能够吃到特价面条,所以打算利用车灯好好吓一吓她,不料却迟钝地忘了踩刹车。这件事不论是给赵某、猴子还是安琪,都造成了十足的创伤恐惧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5)

借着这个故事,首先,我们来说说PTSD的对象(就是你没有的那个对象,嘻嘻),什么样的人可能是PTSD的受众呢?

注:以下不适用于6岁及以下儿童。

  1.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如赵某、安琪。
  2. 亲眼看见在他人身上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如猴子。
  3. 获悉亲密家庭成员或亲密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如赵某不存在的未婚夫。
  4. 反复经历或极端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反感的细节中。如急救员、警察、法医。

接着,满足怎样的症状才能被诊断为PTSD呢?

注:以下不适用于6岁及以下儿童。

1. 创伤性症状(至少一项)

2. 持续性回避刺激症状(至少一项)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6)

3. 负性认知症状(至少两项)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7)

4. 警觉反应症状。(至少两项)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8)

以上四类症状持续一周以上,并且引起本人痛苦,且这一切都不是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或药物造成时,我们诊断该人患有PTSD。

「治疗与预防」

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上一个板块,你会发现,PTSD并不是像感冒一样简单的事。其实任何一种心理疾病都是如此,就算我们说抑郁症只是你的心灵感冒了,其实是为了让大家放下对抑郁症的害怕与杂念,认真地对待它,而不是说我们可以置之不理,等待它自行痊愈。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9)

所以,PTSD的产生,其实就是创伤性事件与你的行为改变+内心抗争+时间拔河。起初红线完全在我方阵营,事件发生时红线快速扭转至创伤的阵地,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采取的行为变化和思想斗争,会将红线一点点的朝我方跃进。

没错,那根红线一定会受到事件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一定会产生应激反应,但别忘了,抗争和时间也是厉害的武器。只有红线完完全全无法抵抗事件的力量,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与之抗衡时,PTSD才会发生。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10)

创伤性事件 > 行为改变+内心抗争+时间 PTSD发生

创伤性事件 < 行为改变+内心抗争+时间 PTSD不发生

真正的患者必须要去医院进行治疗(物理、药物、心理学疗法均有相当大的疗效),而我们更多的人要获取的是预防的能力,是要增强我们的抗争力。

这就要提到另一个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名词CISD(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严重事故应激汇报。指通过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很快进行晤谈来防止PTSD的发生。通常在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进行,持续时间3~4小时,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一次性治疗。注:24h之内多数处于麻木期,需要应急干预而不是晤谈。

在治疗期间小组成员会被: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11)

相信现在你一定觉得:CISD实在是太棒了!我们真应该赶快组织参与《追我吧》的录制嘉宾、片场工作人员进行起来!但可惜的是,实证数据显示CISD的效用弊大于利

2002年与2006年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显示,CISD不但无效,甚至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还会给其患者带来比PTSD还多的症状。参加CISD的人们会报告说他们主观上感觉良好,但心理学家们客观测量的结果恰恰相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不了解的人们要说心理学界长久不发声,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面对“有害的治疗”“什么都不做”的选择时,一定会选择后者。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12)

「ITEAR的话」

虽然我并没有参与PTSD的相关研究,但是我知道,任何一个方向都有着不计其数的学者、科学家在做着努力。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涉及人文、科学以及哲学。临床的治疗要求必须用实验说话,实验说这是好的,我们才能够实行它、推广它。但是很遗憾,CISD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得到普及。

不过没关系,大家都在路上。

我所期待的,就是面对一个创伤性事件,我们自己能看清事件本质,有更强的面对它的勇气,而我们的朋友、家人、所处的社会也要给予关怀与支持,找到更适合的临时相处法则


ptsd是创伤前还是后应激障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干货都在这儿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