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啊,我是一杯乌龙茶,考虑了一下,我认为perseus文案馆中不应该只有甜甜的文案,也应该有一些读书的感想,所以我决定弄一个“观书有感”的专栏,里面都是乌龙茶的平常看书的感受,希望能分享给大家。大家如果也看过这些书,或者我有啥说得不对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在评论上说哦!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观书有感——《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我从小学就知道的巴金的作品,但是这个暑假我才看完这三部作品。每天看七八十页,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天我才算是成功看完了《激流》。《激流》三部大家都很熟悉:《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其单行本最早于1933年5月出版,也是这三部里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读完《激流》后我的心真的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其描写的是距离我们100年前的事情,但是巴金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人物的刻画描写,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穿梭回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感觉。而关于作者巴金,我在读《激流》之前并没有了解太多,只知道他是四川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被授予“人民作家”称号仅此而已……直到这几天读完《激流》,我才去深入了解了一下巴金。
《家》《春》《秋》这三本书剧情是连在一起的,主要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后高家不断衰落直至灭亡的情景,而灭亡的原因归根结底离不开封建旧礼教、旧思想的腐蚀。《家》主要描写的是觉新与梅以及李瑞珏、觉慧与婢女鸣凤的爱情关系(当然觉民与琴也是一条主线,只是在《家》中体现的并不明显)。觉新是觉民与觉慧的大哥,他深爱着梅表妹,梅表妹也钟情于他,但是他最后却逆来顺受地让父亲以抽签的方式选择了李家小姐李瑞珏,梅后来因为其母亲不同意她与觉新结婚,也就再也没和觉新来往,最终悲惨地死去。而他的妻子李瑞珏是因为陈姨太等旧礼教信徒荒唐的“血光之灾”之说,死在了省城之外。这两件事对于觉新来说已经是晴天霹雳,但他却好像只把这样的事情归咎为命,自己却不去反抗旧礼教以及陈姨太等人。而他的弟弟觉慧和鸣凤的爱情也是因为旧礼教的摧残走向灭亡。最终鸣凤英勇跳湖自杀结束了她即将要被迫嫁给冯家的悲惨命运。而他们的四爸五爸克安克定表面上是长辈,背地里却不给后辈们树立好的榜样,尽做一些败家不光彩的事情。而这些被封建旧思想束缚的一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三弟觉慧毅然决然离开了这个家,去了上海。觉慧是勇敢的甚至有点倔强的,他不顾任何阻挠,也不怕任何闲话和危险,勇敢地去了上海,在那里开始了新的向往的生活。“家”本来是很美好很温馨的一个词,但是巴金笔下的这个家却是寒冬一般的家,这里只有封建旧礼教,这里只有一帮或顽固或荒唐的长辈们,换作是谁,谁都想逃离,除非是‘吃人礼教’的拥护者。
而《春》是继《家》中觉慧去上海之后,其二妹淑英也离开这个家的故事。淑英生得好看,一双丹凤眼非常有神,但是她却常常被逼着去做一些她不愿意做的事,特别是梅的死以及她的妹妹淑贞的处境,更让她害怕,她害怕会走他们的老路,她害怕会坠入和他们一样可怕的深渊。可是在觉民和琴的支持和鼓励下,她的心境从害怕慢慢转变为勇敢,她虽然也忧愁过、痛苦过,但是她的眼里最后还是闪着一片阳光,她看到了希望,她学会了反抗。在她的父亲决定把她嫁给陈克家的公子时(这个公子及其没有上进心,在社会里乱荡),她在觉民和剑云的帮助下,也毅然走上觉慧的道路——去上海。
《秋》是《激流》中最后一部,进一步描写了高家的衰落和灭亡。惠的死、枚少爷以及淑贞的死,再次揭露了封建旧礼教的腐朽不堪。封建主义的代表周伯涛和高克安等人在这一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觉新的懦弱和不抵抗,也导致了一件一件悲剧的发生(最直接的就算惠表妹的死)。高家内部更加复杂,也更充满了诡计和狡诈,克安、克定、王氏、沈氏以及陈姨太的相互勾结、勾心斗角更加加剧了这个家的毁灭。面对种种要挟和威胁,觉新仍然不反抗,仍然唯唯诺诺、唯听是从。而觉民和淑英却和觉新相反,他们都极其厌恶旧礼教、旧制度。觉民和他所在的利群周报的伙伴们发表着一篇一篇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和报纸。当然《秋》的主线还有觉民和琴的爱情。是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灵魂把这两个年轻人的心吸引到一起,他们是彼此灵魂的伴侣,而琴同周家的姐妹们也有着很好的感情。《秋》的结局是高家在克安等旧礼教维护派的强迫下,高公馆最终转手卖了出去,高家一家人也就这样分裂了成了两派人。一派当然是克安、陈姨太等旧礼教维护者,另一派自然是觉新觉民兄弟、琴、淑华等人。觉新一行人在张老太太的附近买的一个新公馆里住着。在那里没有狡猾没有奸诈、没有整天擦着香粉的陈姨太,也没有勾心斗角的王氏。一家人过着非常清静也非常幸福的生活,在最后巴金也交代了觉民和琴的结婚,以及觉新和翠环的幸福。或许读到这里,我们会说这个结局对于那些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来说是非常遗憾的,而且我也认为高家的故事也没有因此结束。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最后对封建旧礼教的斗争是赢了还是输了,我们也没有看到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未来,这都是只能我们去动脑想象的。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意味深长的。
接下来说说人物吧。首先是觉新。觉新是觉民和觉慧的大哥,也是琴、淑英、淑华等人的大哥。但是觉新的命运却不是很好,或者说是他的无抵抗主义导致他这上半生过得像一个傀儡,任人操控。他的婚姻他没有能自己决定,他的妻子和儿子是因为他的懦弱和妥协而死,他的惠表妹、枚表弟甚至淑贞在没步入那个旧礼教的深渊时本来是可以拉一把的,但是他却选择沉默,他没有迈出那勇敢的一步,他没有反抗,他也没有真正帮助他们,他无非是在他们痛苦的时候劝了几句,在他们死后心如刀绞。他是一个心肠很好的大少爷,但是他却被封建旧礼教旧思想紧紧束缚住了,他看不见自己的一点希望,反而拥护旧礼教,对旧礼教妥协。他甘愿做受气包,总是答应着做一些并不是自己决定的事情,可以说觉新是可怜的,但是我也有点怨恨他的过于妥协和软弱。巴金对于觉新这个人物的描写是非常细腻的,《激流》中在觉新上着有大量笔墨,特别是突出对觉新遇事时的妥协和软弱,我想,也许这是大师才能做到的一点吧,他笔下的觉新拥有非常复杂的性格和人格,于是这样一个对封建无限妥协的封建少爷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
接着是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家》中,对觉慧的封建反抗性描写得更重,是觉慧帮着觉民躲过了爷爷提出的对于觉民的婚姻,是他劝导和埋怨他那个善于妥协的大哥觉新,是他最先勇敢地离开了这个封建大家庭。而在第二部的《春》中,觉民的反抗性、激进性也赶上了他的弟弟觉慧。他接替了弟弟在报社的工作,和那里的伙伴一起做着有意义的事情,他恨封建旧礼教的繁琐、荒唐,并且勇敢地去反抗。他相信那些所谓的旧礼教、所谓的“道理”,都阻挡不了他和琴的爱情,都阻挡不了他们星星燎原似的事业。这种反抗精神,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没有什么,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却是很需要勇气的。接着是琴、淑英、淑华,这三位都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的、幸福的女士,琴和觉民的生活中,被觉民那种有上进心、敢于反抗的优秀思想“传染”了,她也变得开朗、有自信、生活充满阳光起来;淑英去了上海之后也得到了她三哥的帮助,变成一位上进优秀的女士;淑华本来就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冒失鬼”,在琴和觉民的鼓励之后,也进入了学堂读书(见于《秋》)。她们都是不愿意被卷进封建旧礼教的深渊中,她们都不愿意成为旧礼教的牺牲品,她们都抵触封建旧思想,她们也都是好样的,她们都是有志气的女士。而淑贞、惠、鸣凤等女子和淑英、淑华等恰好相反,她们最终只能任由自己被那只封建旧礼教的黑手拽住,拖着,她们本不应该死,她们是被封建旧礼教“吃”了(当然也有身边的某些人不能给予帮助对的原因)。而克安、克定、陈姨太等一流人,当然就成了人们可恨的对象。他们虚伪、狡诈、自以为是,总是说着封建旧礼教的一套,只能让我们唾弃,让时代唾弃。
读完《激流》后,我心里真的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虽然隔着100年,但我也能感受到那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为觉慧、觉民的未来感到高兴,也为觉新感到担忧。看到了封建旧礼教的虚伪和恐怖的真正一面后,我也真正明白了五四运动的意义,我也懂得敢于与不公平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好了,今天的观书有感就分享到这儿了。这是这个“观书有感”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如果喜欢可以关注一下哦!文案专栏会照常发。本篇文章为原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的perseus文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