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因此,至少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2)

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居家庭院中如成列种植,春日里红云朵朵了,非常壮观动人。也适于单植赏玩,如和垂柳混栽,在柳叶吐绿时,相互辉映,更具鲜明的色彩。十多年以上的老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若孤植于水池边,在水中形成古色古香的倒影,趣味无穷。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3)

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他对杏花的观察十分细致。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4)

杏花在中国传统中,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足显地位之高!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5)

《杏花》宋·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洄。

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6)

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7)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8)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宋·韩元吉《好事近》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9)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0)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1)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2)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北宋·秦观《画堂春》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3)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北宋·欧阳修《田家》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4)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5)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北宋·寇准《柳》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6)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北宋·寇准《江南春》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7)

《杏花》【唐】韩愈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8)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19)

《杏花》【唐】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20)

《杏花》【唐】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21)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22)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溪边雨暖柳絮生(沾衣欲湿杏花雨)(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