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惊动了欧洲各国的王室。在大革命的动荡中,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欧洲君主制面临着对其数百年来统治权力的挑战。这种挑战很具感染性,失控地在整个欧洲大陆蔓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武装冲突接连不断。法兰西共和国不断地与反法同盟作战,从而导致拿破仑·波拿巴崛起,他将战争延续到1815年,并最终战败。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1)

法国的一场金融危机促使1789年5月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

法国:路易十六的宫廷无视人民的不满,在革命期间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经济低迷加速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垮台。路易十六时期因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农民和穷人生活得十分困苦。此外,法国为争夺帝国霸权频频对外发动战争,尤其是对英国的战争,代价高昂。七年战争的惨败使法国失去了许多殖民地,并使法国债台高筑。

一些法国人质疑法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这场革命花费了数百万法郎。法国派遣了1万多名士兵和大部分舰队再次与英国作战。尽管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投资收效甚微。英国人最终被击败的事实并不能让人感到一丝安慰。

沉重的财政负担迫使路易十六在1789年春天召开了三级会议。1790年夏天,这个会议迫使国王接受了一部限制他权力的宪法,并为他的彻底倒台奠定了基础。次年春天,路易十六试图逃离首都巴黎,在与奥地利和荷兰交界的蒙梅迪与据说忠于国王的布耶侯爵联合起来。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2)

1793年10月16日,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巴黎被处决。这震惊了欧洲君主制国家

然而,他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及年幼的儿子路易斯在瓦雷纳被捕入狱。这显然对欧洲其他君主国产生了威胁。甚至在1793年1月路易十六、次年10月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决之前,反法联盟就已建立,并开始抵制法兰西共和国,因为它已经宣布自己与所有君主立宪制国家对立。

1792年4月20日,面对周边君主国的入侵威胁,法国向奥地利、普鲁士和皮埃蒙特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尽管盟军的联合力量让法国不堪重负,但该联盟未能发挥出凝聚力。在路易和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决后,英国加入了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战争。在最初几次战败之后,法军通过“全民动员令”招募身强力壮的士兵入伍参战,壮大了队伍,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3)

国王路易十六的盛装肖像画。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并被处决

尽管革命的法国最初宣战是为了自卫,但最终冲突演变成了征服。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的胜利,迫使其他各国在领土上做出让步,并分别与法国签订和平协议。最后,只剩英国这个法国的宿敌继续与第一共和国为敌。

大英帝国: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是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和拿破仑战争前夕,英国可能是欧洲最稳定的君主政体。庞大的大英帝国提供了财富,刺激了商业发展,而工业化则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令欧洲其他国家羡慕不已。英国为压制法兰西共和国的迅速发展,为打压拿破仑·波拿巴提供了大部分资金,直到1815年法军在滑铁卢战败,拿破仑的鼎盛时期结束为止。

虽然英国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保持中立,但有时有些国际冲突太过火,包括法国对其他欧洲君主制国家怀有敌意以及威胁入侵荷兰,迫使英国在1793年加入了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在接下来的23年里,英国经常与革命时期的法国及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交战。那时的法国时时扬言要入侵英国,对英国来说,这将是一场梦魇,很可能以亡国告终。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4)

在英国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时,首相威廉·皮特在议会发表讲话

这种敌对国家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意识形态的斗争,即为革命的自由主义而斗争。拿破仑接过这一使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捍卫者进行斗争。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屡获胜利,但要发展一支足以在陆地上与拿破仑抗衡的强大军事力量,英国还需要时日。

在大革命时期,大英帝国成为日益帝国主义化的法国不共戴天的死敌。在整个斗争过程中,英国是独立的,是唯一从未与法国结盟或与法国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的欧洲大国。

普鲁士:最初是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但后来改变了其政治和军事路线。

7月25日签署的《维也纳公约》规定了奥地利和普鲁士结盟的原则。这两个国家的军事联盟对革命的法国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在《维也纳公约》签署1个月后,腓特烈·威廉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二世发表了《皮尔尼茨宣言》。该宣言既不是战争宣言,也不是战略倡议书;相反,它是联合反对法国大革命的声明。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5)

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普鲁士军队在瓦尔米战役中遭遇了意外惨败

1792年4月20日,在革命的法国对奥地利宣战3个月后,不伦瑞克公爵率领一支普鲁士军队入侵法国,意欲进军巴黎。他们在瓦尔米与法军交战,但被彻底击败。普鲁士军作战效率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致使当时的观察家对战斗结果都感到震惊。这是在革命战争期间普鲁士军与法军第一次重大的陆战。

在连续不断的军事挫折后,普鲁士在领土上做出让步,并于1795年4月5日签署了《巴塞尔和约》,退出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腓特烈·威廉二世于1797年秋去世,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三世继承了王位。在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之前,腓特烈·威廉三世并没有与法国进行军事对抗,其结果对普鲁士来说是灾难性的——它暂时沦为法国的附属国。

俄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和革命期间,俄国一直与邻国处于战争状态。

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俄国也卷入了与瑞典的战争中,而叶卡捷琳娜对启蒙运动理念的推崇使她在一开始就支持革命。然而,随着动乱的持续,她对持续的暴力和阶级斗争不再抱有幻想。最终,她否定了她先前信奉的许多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俄国没有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叶卡捷琳娜于1796年去世时,战争仍未结束。她与儿子保罗一世有些疏远,也不打算让他继承皇位。相反,她偏爱她的孙子亚历山大,在她突然死于中风前,她已经下旨不让她的儿子继承皇位。据说,亚历山大知道那份可以使他成为俄国沙皇的文件,但不敢公开它的存在。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6)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一个开明的专制君主。她在法国大革命后摒弃了许多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1798年,俄国加入英国、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和其他国家的行列,参加了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由亚历山大·苏沃罗夫将军指挥的俄军在意大利暂时挫败了法军,而其他国家则与英国一起入侵荷兰,但失败了。1799年9月,在第二次苏黎世战役中,法军决定性地击败了俄国、瑞士和奥地利的联军。俄国随后退出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保罗一世的统治只持续了5年。他于1801年3月23日遇刺身亡,继任者是叶卡捷琳娜最初选择的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与普鲁士结盟,结束了与英国的冲突,并开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进行外交对话。亚历山大一世最初对拿破仑和法国表示钦佩。但后来他认为,这位法国统治者不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暴君”。

奥地利:作为坚定的保守派,奥地利皇室反对法国大革命,并准备摧毁它。

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查理曼大帝,于800年加冕;最后一位是奥地利的弗朗茨二世,在1806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被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彻底击败后退位。即便帝国已经解体,奥地利仍然强烈反对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惨败之前,奥地利是法国革命的劲敌。哈布斯堡家族及其继任者哈布斯堡-洛林家族自1438年以来一直统治着奥地利和神圣罗马帝国。到法国大革命时,君主制一直根深蒂固。奥地利女大公、弗朗茨二世的姑姑玛丽·安托瓦内特在1770年4月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成立了哈布斯堡家族和波旁家族的政治联盟。

中世纪法国王室管家有哪些(法国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幽灵是如何影响欧洲各国王室的)(7)

1793年10月16日,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巴黎革命广场被革命者公开斩首。对她的处决激怒了奥地利统治者。同时,法国激进分子对所有欧洲君主制国家公开表示蔑视也直接威胁到奥地利皇室的稳定。随着第一共和国的法国军队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占据上风,这一威胁越来越令人担忧。

在解决了与普鲁士的分歧之后,利奥波德二世(弗朗茨的父亲,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弟)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一起发表了《皮尔尼茨宣言》。该宣言呼吁欧洲其他国家在路易十六受到威胁时进行干预,但同时也警告,除非其他欧洲国家也这样做,否则奥地利不会参战。1792年3月1日,就在革命的法国向奥地利宣战的几天前,利奥波德二世去世,弗朗茨二世登上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宝座。据说,他对姑姑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命运漠不关心,几乎不记得她。他不愿向法国政府作出任何让步,导致关于她出狱的谈判破裂。

(内容来源:《滑铁卢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