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

粉黑/愤青/女权,一个也得罪不起

现在上豆瓣“刷分”,成了一种浩浩荡荡的示威行为。

3月的AO3事件中,明星肖战的部分粉丝与亚文化发生摩擦。事态发酵后,他参与的所有作品都在短期内涌入大量“对人不对事”的一星,连公益性质的正能量红歌也一样。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3)

去年的大热剧《庆余年》也遭到了波及,虽然肖战仅饰演了一个小配角,戏份才十几分钟。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4)

难道这是流量明星的专属劫难?错。

前不久的黑色幽默剧《我是余欢水》,由《都挺好》的二哥“苏明成”演员——郭京飞老师主演,“业界良心”正午阳光出品,跟流量明星毫不沾边,依然没能幸免。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5)

该剧大结局时,绑匪的一句台词:“别来这套,男女平等。你们不是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我给你呀!”在微博激起千层浪。不仅被女权er骂上热搜,豆瓣评分也从8.5径直跌到7.4。

更有网民认为,给剧打一分不解气,正午阳光的所有剧都该打低分,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6)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7)

幽默的是,不久反女权人士也加入混战,疯狂打五星好评对抗,评论区竟出现了五星、一星轮流battle的奇观。

(尽管按最后的分数来看,女权人士还是略胜一筹。)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8)

不仅国内如此,泰国爆红一时的耽美剧《假偶天成》,由于主演(的女朋友)涉及政治问题,也迅速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差评。

对错不赘述,其中有一条幸亏还没开始看的评论,值得大家思考。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9)

原本只针对作品本身质量的评分,能像玩笑一样上下跌宕,仅仅需要网上一个口号。

完全没看过的人,也可以因为喜爱或讨厌演员/编剧(和他们的远房亲戚),直接上豆瓣评分。

不能不说,这年头的创作者们太难了。世间千百个团体,一个都得罪不起。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0)

曾经的文化权威怎么了?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几年之前,豆瓣还曾是文化作品的意见权威。人们习惯上豆瓣搜索想看的影视,看得分和路人评价。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1)

为了减少繁琐操作,豆瓣的评分方式十分简单,用手机号注册后即可打1~5分。但这样零门槛的设置存在一个吊诡的弊端:评分不需要看过该作品

只要网络KOL一个振臂高呼,就有成千上万人涌入豆瓣,对某个特定的作品评分进行大型集中干扰。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2)

换个角度,既然会因为讨厌而出征,那么也可以因为喜爱。

多年来,明星粉丝早已形成在作品上映前特意“养号”的习惯,并在许多网站互相传阅教程。这可不仅是某一两个特例,而是几乎所有当红明星粉丝间不成文的规矩。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3)

别说还未站稳脚跟的新人,就连不少近四十岁的“前辈”粉丝也不能免俗。

百度搜索“豆瓣养号”,首页最早的纪录竟然追溯到了2014年,不得不说,这行为还有点儿历史底蕴呢。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4)

其实粉丝心里挺苦的,既要担心偶像作品扑得无声无息,又要防止黑和键盘侠的猛烈恶评。爱都爱了,总不能啥也不干吧?好像只有这一条路。

而豆瓣心里又何尝不苦——它也想设门槛,可谁能证明自己10岁时在电视上看过《天生一对》?

谁又能证明自己大三时借着盗版字幕追过《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呢?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5)

无可避免地,在人人能上网、且能闭眼评分的年代,曾经的评分权威逐步沦为了星座玄学——坏的不信好的信。不必管准不准,只看我喜不喜欢。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6)

豆瓣网=“大众点评”?

这些年,舆论风向从“音乐无国界”到“国家面前无偶像”,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一个观点:艺术不能独自美丽。政治正确、道德立场、公序良俗,一个也不能少。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7)

一个鬼才设计师,会因为一句种族歧视的话被立刻封杀,不论他的设计多么成功;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8)

被迪奥辞退的john galliano秀场一瞥

一个天才演员,可以因为版权纠纷而查无此人,哪怕他的小品曾流传千家万户。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19)

因商业纠纷,消失了十余年的陈佩斯和朱时茂

不同的是,从前的抵制者主要通过向品牌方和有关机构投诉,无法直接干预处理结果。而现在快捷的办法来了:组团上豆瓣打分,立马见效。

可表达自己的喜好,难道错了吗?

这个矛盾正好涉及到了【豆瓣】和【大众点评】本该存在却日渐模糊的区别。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0)

主观口味是正常的,但“我讨厌这个人”和“这部作品好烂”不该划上等号。

通过某个片刻的好恶和群体优势去决定一部作品的生死,无疑是一种文化霸凌。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1)

这五颗星代表的是“好不好”,却总被等同于“老子喜不喜欢”。

也难怪在豆瓣,傻白甜初恋片动辄8分以上,可以轻易和奥斯卡获奖电影肩并肩了。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2)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3)

在一些冷门领域,这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现象更突出,甚至一手遮天。

8000个账号,即可将《元气少女缘结神》推上9.3分,几乎成了文明之光,旷世神作。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4)

而不按常理出牌的《帝国大厦》,只要2500个账号,就能将其打入“无聊”“浪费时间”的烂片底层。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5)

豆瓣文艺小清新的外表下,隐隐透出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不需要你看过,只要你听说。

不需要理智,只需要快感。

别问,问就是众望所归,闭上你的嘴。

豆瓣评分能够让人信服吗(豆瓣陷入舆论危机)(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