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扫六合,一统中国,建立秦朝,秦王嬴政成为国家的主人,自称始皇帝,华夏民族自此和“皇帝”这个词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务、司法、军事权力;皇权至高无上,生杀予夺全凭帝王心性。两千多年中,中国历经83个王朝,有408个人成为天选之子当上皇帝。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1)

秦始皇像

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砸到头上的,但有更多“不安分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当上皇帝,其过程可谓凶险至极。有人说皇帝是自古以来最危险的职业,因为你不仅会被同样想当皇帝的对手干掉,你还会被你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你的亲人干掉。所以历史上出现了诸多为当皇帝而罔顾伦常的事件,最为激烈和残酷的当属兄弟相争,譬如秦朝沙丘之变,唐朝杨广弑父杀兄,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明朝夺门之变,清朝九子夺嫡,后人只单凭史书只字片语无法想象那种暗流涌动的凶险场面,但亦可窥见一二。所以这些“榜上有名”的皇帝自此被贴上篡权夺位,冷血绝情的标签,无论后来其功绩如何,这始终是终其一生无法抹去的污点。

一“黑不溜秋”的雍正皇帝

根据很多聪明人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雍正皇帝得位不正。当时九子夺嫡何等惨烈,在太子胤礽和大爷胤褆出局之后,雍四王爷前还有皇三子胤祉,后有贤名在外的八爷党(八爷胤禩,九爷胤禟,十爷胤俄)以及在外统兵的十四爷胤禵,论长论贤论能都还轮不到他,所以雍亲王是伙同隆科多弑君改遗诏篡位,而雍正的意思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我认为杀伤力最大的当属最后这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2)

《雍正王朝》雍正皇帝剧照

关于弑君篡位历史未加证实尚且不议,但是阿奇那塞斯黑可是被载入史册的。雍亲王克承大统之后,就对昔日的手足兼对手开始大清洗,皇三子被派去守皇陵,后被关押在石景山折磨致死;皇八子削爵改名“阿其那”圈禁宗人府;皇九子改名“塞思黑”被关押至死;皇十子被圈禁至乾隆朝得释;与雍正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皇十四子被派守皇陵郁郁而死。雍正皇帝好像丝毫没有顾念手足之情,对待亲人冷血至此。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3)

《雍正王朝》八阿哥剧照

在雍正皇帝继承大位之初,隆科多和年羹尧可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隆科多因为拥戴之功迅速加官进爵,位极人臣备受宠信。但是后来以恃宠之名获罪,降职,抄家,逮捕,最后幽禁至死,大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感。

说起年羹尧可是要比隆科多更让雍正皇帝感动,即位之初,雍正皇帝内忧外患,年羹尧解决了外患--青海叛乱,更是让雍正皇帝称之为“恩人”,连“真情、想你、负心、千古榜样”这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词语也不顾有失体统,情不自禁地向年羹尧说了。至于加官进爵,赏赐恩惠更是不值一提,恩宠之隆实属世所罕见。但是后来所有一切均化为乌有,仍然恃宠获罪,降职,抄家,最终家破人亡,以自裁而终结。翻脸之快,令人骇然。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4)

《雍正王朝》年羹尧剧照

有点像现在流行的词语“捧杀”。前面对你有多好,后面就让你摔得有多惨。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猝然去世。

关于他的死依然衍生出许多版本,例如服食丹药中毒而死,春药过量而死,暗杀而死。

连去世都被说得这样恶毒,可见雍正皇帝有多不得人心。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5)

《雍正王朝》剧照

二.二月河的洗白
  • 雍正继位--堂堂正正,天心民意

康熙皇帝是不可否认的千古一帝,但是后期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究其原因,康熙晚年因为立褚之事心力交瘁而怠政,对官员过于宽仁,使得举国大小官员无官不贪,国家积弊严重,实实际际留下一个烂摊子。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6)

《雍正王朝》康熙驾崩

这些问题难道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不知道吗?难道“八贤王”看不到吗?所有人都知道,但是真正采取行动的只有皇四子胤禛。想要刷新吏治,救民于水火,必须铁面无私,冷酷无情,这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举国大小官员无官不贪,想要整治,必定是与这些所有官员为敌,但是如果得罪了他们,大概就与太子之位无缘了。所以精明如皇八子胤禩使出浑身解数极力拉拢他们,博得“八贤王”的美名。与之相反的皇四子胤禛则大刀阔斧把该得罪的得罪了个遍,人送外号“冷面王”。不过冷面火候够了不就热了,于是有了那个经典康熙临终遗言,把诸皇子分析了个遍,最终选定雍四王爷为后继之君,希望他兴利除弊,亡羊补牢。至此可以说雍正皇帝已经洗白70%了。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7)

雍正王朝剧照

朕原寄希望于废太子胤礽,可是他根本就不是人君之选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经放纵过度,他却比朕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江山彻底毁坏十四阿哥嘛,这些年整兵精武很见成效,可是他,胆子过大而胸襟狭小,用于治兵,尚需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也牵连进去,那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朕把这千斤重担交付予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吏治,匡补朕的过失

------《雍正王朝》康熙皇帝临终之语

  • 治理国家--呕心沥血,为国为民

1.勤勉

雍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勤恳,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在位十三年,批阅奏章达41600余件。可以说雍正皇帝就是一个工作狂魔,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传言雍正喜欢cosplay,那不也是没有时间像乾隆一样六下江南,只好在工作之余YY一下自己除了工作的其他形象咯

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现存满汉文奏折约41600余件,亲笔朱批,不假他人之手,且多在夜间。

2.为政举措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往往不像人们传颂的那样,但是无论真假总在时光上留下了痕迹,也为人们了解事情真相多多少少提供了一些佐证。下面我们看看雍正皇帝在位时到底做了一些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8)

雍正剧照:务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儆天下墨吏

鉴于康熙后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历史问题,雍正一上位就开始大步流星的开始着手解决,刷新吏治自然首当其冲,无非也就是针对贪官制定各种严苛甚至残暴的法令,我们就不说了。我们来说说《雍正王朝》中大大折磨着皇帝和官员的几个制度。

摊丁入亩: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税,雍正皇帝改为实行丁银摊入田亩收税。说白了就是以前老百姓有田要按田亩和人口数交税,即使没田也要按人口数交税,后来只按田亩数交税,有田才交税,田多税多,如果没田,不管多少人头都不用交税,这样大大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

火耗归公: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铸成银锭时的损耗),因火耗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后雍正把火耗一分为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剩余部分给地方官养廉。这样不仅大大遏制了官员中饱私囊,任意加收,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可能雍正皇帝过怕了没有钱的日子,总感觉他时时刻刻变着法儿地存钱)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9)

《雍正王朝》剧照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为何有“范进中举”,为何读书人十年寒窗只为一个功名?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和庶等级森严。不仅体现在上层建筑的社会地位,古代收税只到老百姓家,官绅自外。普通老百姓地少钱少,不仅要交税还要服兵役徭役,而官绅不仅有钱有地,不交税也不用服兵役徭役。所谓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要让官绅不仅交税也要服兵役徭役,当然他们可以用银两兑买徭役兵役。这样一来,即使读书做官了好像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交税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服役,这可是对读书人巨大的侮辱啊。对于土豪官绅,原本不用纳税的众多土地一下子需要纳税了,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原来没有“摊丁入亩”没有“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田多人少,不用上税,不用服役,再来点土地兼并钱也就越来越多,富贵小日子简直过得美滋滋。但是因为这一条“毒计”,全部玩完,不但万亩良田全部要交税,居然还要服役。着实一针见血,令人怒火万丈。

如果说“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是一项利国利民不利贪官的主意,那么“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不管对谁根本就是一条毒计,除了对于老百姓是良策。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10)

《雍正王朝》剧照

为什么说除了对老百姓是良策,对谁都是毒计。对于老百姓来说,减轻了负担,公平公正了许多,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朝廷就不那么严苛日子就会好过;但是对于官绅,土豪,他们有田有钱有知识有文化,“一体服役”让读书人倍感侮辱,“一体纳粮”让天下所有最有田有钱的人怒火中烧;当然最凄惨的当属雍正皇帝,他得罪了他的臣民中最有钱最有知识的人,如果这些人把矛头都对准他,想想就可怕。

旗人种地:对于同宗的旗人们,雍正使出了一招更毒的,那就是取消八旗子弟的优渥待遇,分配土地给他们,让他们自食其力。苍天啊,这也心太狠了点!清朝发展到雍正朝已历经三朝,曾经狩猎为生的旗人恐怕看家本领也忘得差不多了,再加上旗人不用干活每月国家发钱发粮养着,足够过上小康生活,现在国家忽然不养了,要他们自力更生,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人哪里会种地?好了,因为这些,雍正皇帝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人彻彻底底得罪了个干净。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11)

《雍正王朝》剧照

所以,为什么雍正皇帝黑得如此之惨,弑君篡逆,冷些无情,残暴多疑,他的这些形容词光是读起来就让人齿寒,因为他实实际际冷酷无情,他得罪的恰恰是有话语权,能够控制舆论,能够书写历史的人,而他的温情,他的一腔热血抛洒给的是没有话语权,远离庙堂的普通小老百姓。这些人对于官员又恨又信,恨的是他们的盘剥;信是因为制度所致,普通小老百姓只能相信官府,相信皇帝,但是皇帝身处深宫大院并不能和他们直接接触,官员是沟通他们的桥梁,所以百姓对于皇帝的印象大部分是官员灌输的,当官员们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自然把对雍正的怨气,把他们从雍正皇帝那里接收到的“残暴刻薄冷血”的感觉一并传递给小老百姓,只要有人传,就有人信,有人信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了,所以那么多年一直在认知里面,雍正皇帝暴虐,冷血,昏庸。

二月河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二月河如何)(12)

《雍正王朝》剧照

所以对于贪官墨吏,甚至于皇室宗亲,雍正皇帝都是残暴冷血无情;对于读书人,他可能也是刻薄不近人情;只有对于小老百姓,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一个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的好君父,对于大清江山他实实在在是一个认真坚强的好皇帝,可惜无论是小老百姓的认知还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历史都是由官员,皇室宗亲,读书人共同操控,在他们的认知里,雍正皇帝绝非善类。而他所做的这一切给后代换来了一个稳固富足的大清江山,还有千古骂名。

《雍正王朝》片头曲:

数英雄 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固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 终不悔九死落尘埃 有道是得民心者的天下 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PS:看了N多遍《雍正王朝》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首歌,“人间万苦人最苦”,最苦的是雍正皇帝,不过十三爷胤祥真的是雍正皇帝苦中唯一的一点乐)

(本文大部基于《雍正王朝》而作,欢迎道论)

参考文献:《清世宗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