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提起量子,大家会想到“薛定谔的猫”,中国首台量子计算机“九章”,还是科幻大片里酷炫的量子科技……其实,量子科技不再“高冷”,正来到我们身边。从量子保密电话到量子城域网……随着中国量子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产业生态协同创新,越来越多量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量子技术实用化。9月21日,在2022(第二届)量子产业大会上,记者就一睹众多“黑科技”真容。

刷脸进门不用担心信息泄露

随着越来越多智慧小区的出现,刷脸进门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但由于人脸信息和支付等众多个人隐私关联,信息是否会泄露,也让不少市民也会感到担忧。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安徽华典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发的量子安全智慧社区,就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是应用了量子加密的技术,以及无条件安全的特性,对涉及到居民隐私的数据在存储和传输环节进行保护。”工作人员介绍,量子安全智慧社区首创将量子安全技术应用到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中,用量子安全技术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安全。

量子科技改变世界(量子科技赋能未来)(1)

此举可以解决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和推广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打消居民对个人隐私数据丢失的顾虑,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居民享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合肥市庐阳区、高新区的小区进行了应用,应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居民好评。

量子技术为办公领域赋能

在量子产品展区,一款智能云鼠引起了人们的围观。这款来自云玺量子的量子安全智能鼠标,继承了量子安全模块、智能模块、电子印签模块等。可以实现身份识别,量子安全加解密、电子印签、量子安全办公及云服务认证等功能。作为日常办公使用的输入设备,通过轻量活配办公系统,实现量子安全协同办公升级。

工作人员介绍,当设备切换到量子模式之后,在给对方发消息时,他将得到一堆乱码,配合鼠标进行解密之后,才能读取到明文。“这个比较适合科技创新型公司,尤其是相关技术不想让第三人知道,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播。”

量子科技改变世界(量子科技赋能未来)(2)

量子技术也在不断为办公领域赋能。记者注意到,云玺量子的一款一体式量子安全云智能印章,就实现对每一次用印的实时监控。每次用印可以自动生成用印人、时间、地点等信息并传送云中心,通过量子安全技术加密保证数据通讯安全性,创新融合量子安全、物联网及区块链验证技术,变革了以人管章的传统管控模式。

一键拨打实现加密通话

前段时间,西工大发布公开声明称,近期,该校电子邮件系统遭受了境外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发起的网络攻击。事实上,不要以为个人信息被监控、盗取不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也许人们的通话正不知不觉就被人窃听。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电信发布的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就可以通过一键拨打实现加密通话。该产品采用国产定制手机、量子安全SIM卡和国密算法“三重保护”,在保障终端原生支持、VoLTE高清通话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管-端-芯”一体化安全防护并带来科技、时尚、安全和便捷的保密通信新体验。

量子科技改变世界(量子科技赋能未来)(3)

简单来说,“量子密话”的原理也就是利用量子随机数及量子密钥分发机制,对语音信息进行了高等级的加密。由于,量子密钥的生成是基于物理机制的量子随机数而非数学算法产生,因此每次的密钥都不重复也没有固定的规律,自然也就无法被破译了。

量子密话适用于政务、金融、能源等各领域的企业,以及追求信息安全的行业用户,同时也面向有保密通信需求的公众用户开放。目前,量子密话产品已在全国展开推广,截至今年9月,量子密话在全国范围内用户已突破40万。

多项先进量子科技应用成果发布

记者注意到,量子科技还运用在大气污染监测等多个不同领域。

来自国耀量子的颗粒物光量子雷达运用高敏感度的近红外量子探测器,能实现半径6km的大范围大气污染全天候精细化监测,可用于城市扬尘监测、大气污染源定位、外来污染源传输示踪以及大气边界层、沙尘、云等目标的探测。

量子科技改变世界(量子科技赋能未来)(4)

此外,在2022年量子产业大会现场,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范进发布了量子领域重要科技成果和应用场景发布,包括“合肥量子城域网”“量子芯片工业设计软件”“国家量子通信骨干网“量子紧密测量产品”在内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重点领域多项先进量子科技应用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6日上午,合肥量子城域网开通,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合肥量子城域网包含8个核心网站点、159个接入网站点,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光纤全长1147公里。该网为合肥市、区两级数百家党政机关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

未来,合肥市将基于合肥量子城域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量子安全应用,助力合肥打造全球领先的“量子中心”。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摄影报道

编辑彭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