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人是天地所化,心中自然要装下山河万物。大江大河,好似经脉,潺潺溪水,好似络脉。人体就是天地,自然有情有景。减少外逐,转而内求,是回归生命的过程。所谓无明,好比罩在心头的一个罩子,昏天黑地,不能见性。打破无明,就是觉悟。古人怎么练得拳,已无法看到,但人体结构没变。解刨学告诉我们,什么是结构。结构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动态。动态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内劲。内家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阴阳。阴阳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太极。由太极开始,提高认识。提高认识,就是提高精神层级,直到超入无极。心识,这个东西,无形之物,重点训练心识,增强关照力。观自在,意思是,深入其中,证出本体心识。拳是助道品,由内而外的修,直到当下成就。

太极拳的深奥之处(它是练好太极拳的门径)(1)

聚点成圈。不是一个点,画一个圈。打拳,都要有小环节,带出一个技术。这个细节是点,后续动作成圈。起手,先拧肱,肘尖找地。开肩的时候,肩头绕个小弧,把胸包上。这个小动作,叫包胸扣肩,使前后都整。扩背时候,先撑一下命门。虚胯的时候,胸椎先微上拔,脊柱才能拔长。开胯之前,先掖好腹股沟。动之前,走细节。细节决定最终动态。好比,抬手之前,波动一下脊柱。碾掌之前,肱骨有个裹劲。脚下有个弧,通着胯根。胯根是哪里,髋臼关节,你能摸到的是大转子。换胯,是丹田抄上的。拔腰之前,轻坠骨盆,这是个细节。领头,不是梗脖子,是胸椎上拔。催腰发力前,先扩撑命门。旋动腹部前,先微吊丹田。出腿别走蹲,微微掖胯,自然迈步即可。裹腿之前,微抽腿内侧,那根大筋,扽上了,脖子就立了,都是一个整体。

太极拳的深奥之处(它是练好太极拳的门径)(2)

不要求劲,多在结构上,下功夫,就是校正架子。你不使劲,反而感觉有劲,自然生发。丹田是个点,能蹦跳,好似弹簧。命门为是个点,能闭合,催腰能出劲。云门是个点,深陷能开肩胛。胯轴是个点,打拳如坐高凳。涌泉是个点,踏地反弹,竖劲之源。先站桩找出点,打拳的圈,才有意义。第一件事,找到点。点,就是细节。斜方肌拉开了,有个点,就是肩井。云门和肩井,部位打通了,能发非常迅捷的弹力,这是双坑效应。长劲就是线,线上的点,有关节,也有重要穴位。头条号太极浮屠。有时间,多看看陈式太极图说,里头讲的都是点与线的关系。尤其看看懒扎衣,那一章,劲路很明确。陈式小架的肘定位,与立圆有独到之处,有兴趣的,品一品,图说的味道,耐人寻味。套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练。练拳和写字一样,讲究入劲法门。不要去求什么,只要安排好周身,知道怎么动了,由里到外联系起来,就是拳法。开始模仿,后来定型,之后,脱胎换骨。

太极拳的深奥之处(它是练好太极拳的门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