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家长担心成绩会受到影响(双减后家长怎么做)(1)

→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广州市家教会指导专家、广州市越秀区瑶台小学原校长黄妙贤。

学得越多越好?追求成绩越高越好?兴趣班报得越多越好?不!作为有着18年校长经验的黄妙贤表示,这种带着教育焦虑的追求,需要减下来了。

“首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双减之后可以大有作为。”黄妙贤建议,家长可以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介入。“比如个性、人格、意志、观念、习惯养成等等,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初的一个学校。”

第二,增加睡眠的时间。“首先我们要对孩子进行一些睡眠的指导;其次,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早睡早起。”黄妙贤认为,有规律的睡眠状态,才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第三,加强体质锻炼。“曾经有个学校对初中学生进行一个引体向上的测试,发现90%多的孩子都上不去,这就是由于睡眠不足和运动不够导致的一个后果。”黄妙贤提倡,家长要陪同孩子一起,多利用课余课余时间,进行居家锻炼。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跳绳、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第四,增加素质发展。黄妙贤指出,家长平时较为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往往忽视了审美素质、劳动能力等其他素质。而这些综合素质恰恰是今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

第五,增加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有的孩子成绩上不来,做作业需要家长在身边陪着,这些就是他的学习能力没有养成好,因此,家长对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力、观察力、朗读力、理解力、记忆力等这些方面的能力,都要用心去培养。

第六,培养生活能力。平时孩子用很多的时间在应试教育上,他的生活能力是欠缺的。黄妙贤建议,家长以后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多做一点家务劳动,在家里锻炼孩子炒菜做饭、洗碗、搞卫生等家务劳动,提升生活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很重要,这种能力培养好了,孩子也可以主动去学习,主动去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可以主动协调很多的关系。”

第七,“双减”之后,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养成。黄妙贤建议家长平时要跟孩子有意识地去培养人际交往,人的交际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商,有利于孩子提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估。

第八,增加实践研学。黄妙贤建议,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走进这些场所,以此提升孩子的社会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或是到大自然里面学习,了解世界,在实践中、在研学中积累一些生活的经验。

第九,增加阅读见闻。阅读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还有立足社会,有效提升自己的方法。黄妙贤表示,家长首先可以跟孩子商量好阅读的时间,每天可以在什么时间阅读,每次阅读的时长是多少,还可以举办一些家庭的阅读活动,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

最后一点,增加孩子的游玩娱乐。“有人说,玩是一个人未来30年的软实力。”黄妙贤认为,有效的玩可以让孩子的智力提升,可以让孩子对学习更有兴趣,可以让孩子更有幸福感。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玩中来,一家人一起玩可以让家庭氛围更和谐。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摄影:崔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