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相传是女娲娘娘造出猪的日子,故称“猪日”。人们盼望着肥猪拱门,日进斗金。民俗说初三“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夜里守过岁,早起拜过年,难免有些疲惫,这天就可以在家睡个好觉了。

除了“猪”,大年初三还与一种动物有关,就是“老鼠”。传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早早熄灯就寝,不闹出动静,就能看到老鼠娶亲的队伍穿过。队伍中有吹号的、打鼓的、抬轿的,热闹极了。初三晚上还要在家中各处撒上盐和米,与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再加上老鼠繁殖能力极强,也象征着多子多福。因此在民间剪纸、刺绣、木版画中,常常出现“老鼠娶亲”这类的题材。但在不少地方,人们也把老鼠视为贫穷的象征,比如在山东莱州一带的乡村,正月初一要贴“老鼠娶亲”的剪纸,意为“送穷”。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早上要贴“赤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有一张要放在垃圾上拿出去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倒一样。贴“赤口”,是保佑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不幸的灾难,多多招财进宝。

用我的剪纸装点人们的窗户

讲述人:杨智晓(退休教师,河南人,50后)

春节猪年吉祥物(大年初三金猪拱门)(1)

我今年63岁了,曾经是一名美术老师,退休后才开始学习剪纸,到现在也就学了3、4年的时间。可是一开始学起来,就痴迷不已。这几年每到春节,我都会剪几百幅红色的窗花,送给亲朋好友,送上新春的祝福。

记得我小时候,村里有位大嫂,是个巧手的民间剪纸艺人。只要她一拿起剪刀,总是能剪出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的图案。全村人无论婚丧嫁娶,都会去找她剪纸。剪纸就是一门来自民间的艺术,扎根于乡土,出自劳动妇女之手,寄寓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后来,我学了美术,记得有一天看见我们班里一位同学创作的一幅剪纸作品,让我眼前一亮,剪纸这门艺术,又一次住进了我的心里。它太神奇了,像魔术一样。特别是折剪,不到剪完展开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剪成了什么样子,总是充满了惊喜。

2015年,我的外孙上了幼儿园,我偶然得知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开设了一个剪纸培训班,一共上20节课,我就报名去参加了。我是越学越喜欢,每天都要动动剪子才高兴。我有美术功底,所以不仅会临摹大师的作品,也常常自己即兴创作。虽然学剪纸时间不长,但我的作品已经在不少国家级和市级的剪纸大赛上得过奖了。现在,我是洛阳剪纸艺术研究会会员、理事,还加入了中华文化促进会。我在两所老年大学代课,还常常走进大学、中学、企业教剪纸。

为了过年给亲朋好友送窗花,我从去年10月就开始筹备了,就这么前前后后剪了几百幅。过年贴窗花是咱们流传了千年的民俗。红红火火的窗花可以装点环境,增添节日的气氛,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窗花题材非常丰富,我剪得最多的是花卉、鱼鸟,十二生肖等图案,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字。

春节猪年吉祥物(大年初三金猪拱门)(2)

杨智晓作品《吉祥三宝》

今年是猪年,我剪了许多憨态可掬的小猪。有一幅叫《四季》,是四只可爱的小猪,分别配上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四种花卉。还有一幅《吉祥三宝》,是三只小猪,送来一个“福”字。还有一幅《全家福》,是根据韩美林的漫画创作的。我今年还剪了许多小猪,可以夹在手机壳里,送给周围的年轻人,他们都非常喜欢。

春节猪年吉祥物(大年初三金猪拱门)(3)

杨智晓作品《四季》

新春佳节,看着自己剪出来的小猪装点了大家的窗户,给大家带去快乐,我别提有多高兴。活到老,学到老,剪纸让我重新找到了自我价值,让我老有所乐,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受访者 提供 题图说明:杨智晓作品《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