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

有些人一开车

就容易上火?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易燃易爆炸”也延伸到道路交通方面,

带有愤怒情绪的驾驶行为会指向

其他的驾驶者、乘客

或者是无辜的行人,

这就是“路怒症”(road rage)。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1)

挫折攻击性假设,是学术上对“路怒症”的理论解释。简单来说,驾驶人因为路况较差,或者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驾车行为如加塞、闯红灯等,而使得自己的驾驶利益受损时,就会被激怒。

另一种常用来解释“路怒症”的理论则是情绪理论。驾驶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就会产生一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脉偾张的愤怒情绪,从而产生了攻击的动机。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2)

为啥现在的司机内心越来越容易被刺激到呢?这事儿首先和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脱不了干系。

行车环境恶劣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原有的机动车道已经满负荷运行,原先的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交通运行。虽然交通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交通堵塞,但天气状况、找不到停车位、长时间驾车等仍然会引发司机烦躁不安的情绪。

驾驶空间幽闭

司机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

容易心理压抑,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会降低,

即使一些小事情也不能容忍;

再加上车里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

更容易诱发焦虑情绪。

交流障碍

出于安全和经济因素的考虑,交通语言被缩减为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基本信号,只传递最简单的含义。而驾驶过程中的某些非正式信号常常被误解,即便是正式的信号,有时也会令人迷惑:一辆车一直开着右转向灯,司机究竟是准备右转,还是忘记了将转向灯关掉?很不幸,我们无法直接向司机询问TA的真实意图,从而产生郁闷、误解、愤怒的情绪。

当然,“路怒症”的产生也有驾驶人自身的问题。

控制欲与本能的自我保护

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外来的侵犯时,出于本能,TA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一些控制欲较强的人,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可能激发TA愤怒的反应。所以不管有意还是无心,行进途中一些司机只要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他的火可能一下就上来了。

“匿名性”

驾驶人在被包围起的相对独立空间里,具有相对匿名性。在不受社会监管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做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

然而,以上解释并不能成为“路怒症”的托词,毕竟在马路上斗气的“路怒症”患者们,危害的是在场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近日,山西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货车,

就把车速快、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

变成了大型斗气赛场。

(友情提示:在高速公路上开斗气车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情节严重将构成危险驾驶罪,请广大驾驶人在行驶途中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路怒症”患者不光互相伤害,

甚至还会威胁到无辜的乘客。

11月4日,

虞某驾车行至京港澳高速湖南昭山段时,

认为一辆大客车超车时(后经调查系正常超车)

阻碍了自己,

一气之下产生报复心理。

随后通过急刹减速、

来回变道等方式,

在10余分钟内持续恶意别车。

满载47人的大客车,

多次被逼得进入应急车道通行,

最终被逼停在快速车道。

双方人员随即下车理论,

大客车副驾驶林某恼怒之下殴打虞某出气。

经调查,林某因殴打他人被处罚款500元,虞某则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人非圣贤,孰能一直保持peace&love呢?但是,如果真的在开车路上一时“上头”,请谨记以下十六字“真经”,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3)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4)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5)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6)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7)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8)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9)

经常开车对哪不好(人为什么开车时爱生气)(10)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守法规,

知礼让,

道路文明,

始于你我的方向盘下。

来源: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