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张一山这版《鹿鼎记》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开场就是单口相声,却几乎每句话最后都是掉半截的尾音。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

表情夸张、肢体动作不协调之外,这版自夸的内容和张卫健版的“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更是相去甚远。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

可如果只因为开头垮掉就认定整部剧都垮未免有失偏颇,于是乎我耐着性子看了下一个场景。

好家伙——遥控器差点没被我顺着窗户扔出去......

演过韦小宝的人有很多,汪禹、梁朝伟、陈小春、张卫健等人更是占据了不同的时代、收获了不同的粉丝。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3)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4)

至于喜剧之王周星驰,他确实在演韦小宝之前得到过金庸的肯定,但也在电影出来后差点没给老爷子气个好歹——改得太多,照比原著面目全非。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5)

可如果真有大卸八块、自成一派的功夫,改成这样也未尝不可。

至少时间和口碑都证明,还是有很多人吃这一套的。

对了,还有女人演过韦小宝。

文雪儿这一版是初版,播出时间在金庸封笔的5年之后。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6)

“当家花旦” “女星反串”等看点,也让这部现在看起来效果粗糙的剧作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而且口碑也还行。

除了香港的文雪儿,台湾的夏玲玲也演过韦小宝。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7)

她演过古龙笔下的小鱼儿,反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这部在环境下不得不反串、不得不改名的《少年游》,也推进了金庸作品在台湾地区的解禁。

但不能否认的是,从第一版韦小宝开始,每一次《鹿鼎记》被翻拍都有人夸有人骂。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8)

陈小春出演韦小宝时已过而立之年,受到很多质疑

剧作嘛,做到人人都喜欢那是完全不可能滴~

几乎每一个经典人物都是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版本。

从哪一版开始骂声多于赞美的呢?从张黄晓明主演的那版开始。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9)

2002年的《大汉天子》估计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黄晓明扮演的刘彻也是意气风发、后无来者。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0)

黄晓明自己也跟着“后无来者”——凡是黄晓明接手的角色没有一个不油腻,抄作业都能抄出新槽点。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1)

直到《鹿鼎记》,距离《大汉天子》只过去6年时间而已,黄晓明却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2)

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把当初被全网嘲的“明学”当成救命稻草。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3)

可直到昨晚看见张一山才发现:自己在对“油腻”的认知这块还是太年轻。

端个盘子经过一串楼梯的戏码,都能把人演得胃里翻江倒海。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4)

看得出来,张一山很努力,也很想诠释好韦小宝身上那股“青楼生人”的天生痞子气。

但是!韦小宝是在妓院长大的,这些事做得再匪夷所思也必须自然,因为那是他的家。

这短短的开头顿时让人觉得:

《匹夫》里的黄晓明太弱。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5)

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周一围,也可以睁眼看了。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6)

或许是张一山太年轻,或许是硬性条件不够出众,或许是《家有儿女》和余罪加一起把张一山撕扯得太分裂。

总而言之,不管是邪魅还是痞气,都不是张一山这种演法。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7)

来,先贴个邪魅鼻祖陈冠希。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8)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陈冠希释放“颠倒众生因子”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避免和镜头、以及镜头里的当事人眼神接触。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19)

不管是笑之后的害羞还是认真,都能很好地中和倾城一笑时嘴角褶子带来的油腻感。

再放一组杨洋的对比图,或许你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0)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1)

发现区别了吗?区别就在于:面部重点必须突出且集中。

像这种五官凑在一起跳广场舞的面部管理,就算了吧。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2)

除了忌讳鼻子嘴巴眼睛一起动,身体动作也不能太浮夸。

浮夸过分就不是自带荷尔蒙,而是欠揍。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3)

此处必须祭出绝世神颜的经典演技——看看这回眸,看看这身段,看看这眼睛!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4)

对,在简单的肢体动作下,明亮且饱含深情的双眸特别让人过目不忘。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面部和肢体,剧作中的台词也很关键。

得体的动作 到位的台词,会给一个桥段无限加分。反过来,就是灾难现场。

就比如说新版韦小宝的自我介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对外界产生了好奇,这个设定本身是好的,台词也是OK的。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5)

一旦加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整段戏“咵嚓”一下就垮掉了。

再比如说吃苹果的时候,咱能不加上那个拖长音的“啊”字吗?特腻。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6)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7)

这感觉就像什么你知道吗?

我想我们都不想跟对方有过多的纠缠,何不早死早超生。

早死早超生,那你要我照片干嘛?

放在身边,让它时时提醒我曾经有一段愚蠢的过去。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8)

看完韦小宝上酒时吃苹果被拧耳朵,就真的会让人有一种“早死早超生”的冲动。

这就是不合时宜的台词,所显现出的巨大威力。

十几岁就出道的韦小宝,被活活演成了《老鬼心不死》里的中年油腻大叔......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29)

不针对演员,不上升高度。

但《鹿鼎记》除了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也是他文学功底的集大成者。

嬉笑怒骂之间,有对经典传世作品的调侃,也有金庸自己的心境在里面——既然康熙管得好,为什么要反清呢?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30)

所以一部《鹿鼎记》能否被诠释好,不在于韦小宝够不够油腻,也不在于几个老婆够不够漂亮。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31)

至于鳌拜怎样、康熙怎样,故事里的其他人物怎样,其实都可以根据特定的年代、特定的选角做出适当的调整。

就像开头说的,哪怕改得像王晶周星驰那版那样面目全非,也有杀出重围自成一派被封经典的可能。

但问题就在于,如果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如何让新一版韦小宝更痞、更油,让情节更贴近古偶风和一部分冲浪观众的口味,那就背离了作品的初衷,也失去了翻拍的意义。

韦小宝五个版本(这版韦小宝油到掉渣了)(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