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

为什么被拒绝的人要被写在“黑名单(black list)”上,而拥有特权的人的集合叫“白名单(white list)”呢?

为什么“对事实视而不见”可以表达为“blindto the truth”,盲人难道是自愿主动地选择残疾的命运吗?

为什么人类由男性和女性两部分组成,但英语中对应的词语却是“mankind”,女性只能作为人类历史的暗面存在吗?

对于这些词的“修正”,来自华盛顿大学信息技术学院1月公布的《IT业包容性语言指南》。手册旨在减少IT领域歧视性用语的使用,其中包括四大类:种族、民族、国籍、宗教和原住民/土著歧视;残疾歧视;年龄歧视;性别和性取向歧视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2)

(华盛顿大学报道)

手册列出的词汇表中,有太多熟悉的面孔——“黑名单”与“白名单”就是其一,“少数民族(minority)”暗含着将其拒斥出主流的意味,看似中性的“家政(housework)”也因其“承载着女性作为家庭主妇的传统家庭角色的历史和内涵”,应该替换成“维修(maintenance)”或是“清理(cleanup)”。

01 警惕语言之中的陷阱

华盛顿大学连“mankind”都提出质疑,呼吁改变如此多的日常用语,似乎是在宣扬“政治正确”时不慎用力过猛了(事实上某些歧视性词汇确实值得商榷),但是仔细回味这份表单,在我们随手使用的言语中,在那些习以为常的表达里,究竟还潜藏着多少未曾意识到的歧视呢?

其实汉语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词,像是身体歧视性的“瞎子”、“哑巴”、“罗锅”……身份歧视性的“剩女”、“女强人”、“娘炮”……最可怕的是那种使用者和听者都习焉不察,但是其实背后已经蕴含着某些特定的前提和倾向,根深蒂固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念。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3)

(电视剧《俗女养成记》)

语言是个人思维的载体,而人的本质属性即是社会性,所谓个人的思想都扎根于整个社会的土壤。于是,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暗含着一个文明、一个时代在思维层面的沉淀物。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甚至认为,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了生长于此的群体的价值观。

那么,当我们以为自己“只是随便说说”的时候,是否察觉到,语言背后刻进我们脑中的、来自历时与共时层面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与价值,可能阻碍了我们转向生活的另一面,而只能停留在狭隘的此处,做千篇一律的重言性思考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4)

(电影《国王的演讲》)

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施瓦布已对此进行过反思。他认为“人类(mankind)”、“主席(chairman)”和“新生(freshmen)”等男性专属词语,都反射出一种社会共识——女性是男性的附庸,而非独立的性别。

这是一套被广泛共享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当女性长期被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时,妇随夫姓也由此而生,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观念。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5)

源自豆瓣“生活组”

语言,尤其是命名,常与我们的世界观紧密相连;而这一套世界观,又有意无意地指导我们的感知,甚或引导我们走上特定的行动道路。

我们用语言来表达和定义现实的方式反映了一种特定的世界观。但是,这些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并不仅仅反映了世界观。它们还把我们与我们持有的世界观捆绑在一起,强化了世界观的力量。

当我们转换到这一面,反过来质疑命名的权威,或者至少重新思考促使其诞生并稳定下来的社会共识,不难发现,那些我们不以为意的表达,都可能是对他人的一层伤害。

这是对人格精神的打击,却被包裹在语言柔软的外衣之下,隐晦难明,以至于就算有人意识到了,也很容易被指认为“过分敏感”。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6)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这就是语言为歧视性思维以及更深层的社会不平等机制所编织的陷阱。在“mankind”等词汇中,女性的隐形好像十分顺理成章。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习惯的说话和写作方式使得某些群体隐形,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的说话和写作方式意味着某些群体(男人)是标准和正常的(代表全人类),而其他群体(女人)则是偏常地或低劣的,又该怎么办?……语言不仅仅是了解性别歧视世界的窗口,它也是不断重建世界和世界观的主要工具。

02 看到事物之间的特定联系

看似平常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表达习惯,是否真如施瓦布所言,紧扣着社会思想,而彼此都给对方造成了深刻影响?

答案是:会的。太多人跌进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陷阱里,但却忽略了,小事情”往往与“大事情”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许多大规模行为模式对女性有害的社会中。这些行为模式得到性别歧视世界观的支持,这反过来又被语言习惯一天重复上百万次。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习惯并非小得不值得人担心。事实上,它们是导致那些更大的问题持久存在的部分原因。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7)

(电影《死亡诗社》)

见微知著、推此及彼,才是我们跳出个人叙述的框架、真正进入到更宏观的层面进行思考的方法。

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习俗或事件,很有可能就是一种标志,一种社会运作方式的结果。

例如说国外的妇随夫姓,还有常见的子随父姓,这些都是父权时代遗留下来的做法,在那个时代妇女被视为一种财产。大家想想悲惨的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困苦,她的气色不是一次次又好起来了吗,直到柳妈和四婶的另眼看待,才让她彻底地走向死亡。而吊诡的是,她始终不曾拥有自己姓名,她在嫁给贺老六之后,甚至不被叫做“老六嫂”,她就只属于祥林。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习俗传统,是出于命名上的方便,有利于减少争议,现在谁还会把妇女当成一种财产呢?

但是其实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男人认为妻子和女友是他们的,如果有别的男人对这个女人感兴趣,就会被视为侵犯第一个男人财产权的一种形式。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8)

生活中不乏此类因分手、离婚导致的暴力事件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9)

《江照黎明》剧照

这样的新闻其实并不少见,例如一男子杀妻后饮弹自尽。这些故事经常涉及一个想要逃离不幸婚姻的女人。什么样的想法会让一些男人如此暴力行事?

可能是下面这样:如果她不是我的,如果我不能再得到她,那么谁也别想得到她。这些想法是如何延续下来的?我们的语言和潜意识无疑会微妙地强化它们。更进一步,性骚扰、性胁迫、性侵犯等等,也有赖于这样的土壤。

再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丰县的事件引发了国家和全民的高度关注。其中就有人提到,拐卖人口的罪恶在许多地方以“收留”的名义而被掩饰,犯罪居然被洗白为合法的救济行为,可见模棱两可的语言背后,本身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0)

语言和行为,行为和行为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再试想一下这样一种情境。有的女生并不反感在家里由男人说了算,但是却希望自己在职场能够被平等对待。

这里就存在矛盾了:如果男人习惯在家里把女人当下属,那么他就很难在工作中平等对待其他女同事。如果一个男孩出生在男人说了算的家庭里,那么等到他走上社会,也会期望自己说了算。因此,如果女性满足于家庭不平等,她们也就永远不会获得职场平等或政治平等。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1)

(电影《禁闭岛》)

我们在生活中某一领域的言行,都会导致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因和后果。不仅仅是事物之间有不言而明的联系,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不平等关系本质上就是依存关系。

出于个人诉求,我们通常要了解具有相对优势的群体,而当我们处在优势地位时,对于下位群体往往缺乏足够的观察和体贴。

这也提示了一种探寻自我的有效方式——像理解他人那样地理解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权势者甚至比那些无权势者更不了解自己。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2)

(电影《为奴十二年》)

“无知”也是社会运作方式带来的结果,并非不可避免的代价;“有知”不仅是社会学家的人文关怀,而有可能成为具有广泛性的探索与追求。

社会学正念帮助你从更大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而不仅仅是从某个群体的视角出发。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处在何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就不得不考虑,当我们轻轻扇动翅膀时,会在另一端掀起怎样的风暴。

03 一些微小的改变就会不一样

即使重新思考而认识到了语言背后潜藏的歧视性思维及其带来的精神伤害,或意识到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分人的选择和行动也未必会发生改变,甚至不愿承认这层关系。

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这群人可能往往就是事件当中的既得利益者,至少承认或者改变是一件于己无利的事。

如果追溯过去,并与现在的局面构建起联系,不难理解,尝到甜头的人或认为自己即将受益的人,又怎么会愿意着手改变呢?

这个时候,不妨去思考一下,一种传统的观念、习俗或社会安排,其当下用途与最初是否一样?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功能失调?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一传统还能保留至今?谁会从延续这一传统中受益——还是和过去一样的那些人吗?谁受益、谁买单的发问常常能令我们发现背后的深层的本质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3)

(电影《美丽人生》)

此外,不愿改变的态度也与情感的投注有关。例如内地娱乐圈常见的偶像失格现象,在艺人失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迹曝光之后,仍有大批粉丝“不离不弃”,还有部分会激情辩护。

这个时候就走入到了心甘情愿的“盲点”,即一个人无法或是不愿批判、思考甚至看到社会世界的某些方面。因为看到意味着承认,意味着对自身价值的伤害。

尽管我们都有盲点,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尽力去意识到这些盲点,并克服内心阻碍去面对那些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的真相。……不仅要看到那些容易看到的东西,还要看到那些我们可能不愿看到的东西。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4)

(电影《美丽心灵》)

生长在某个群体、某个环境下的我们,往往受到特定文化的浸润,在许多时候很难意识到某些言语或行为背后,潜藏着某种意味。

拐入“盲点“是我们永远也无法避免的事情,但走到另一面去思考、拐出视线狭窄的弯道,却并非不可能。重点并不在于指责非难,人人都会不自觉地带有歧视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所改变。

我们谁也不应该因为在孩提时养成的习惯而受到责备,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不平等的社会里所发生的事情的一部分。

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批判反思那些灌输给我们的习惯及其产生的后果,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对此感到内疚。

因此,如果我们从社会学视角去关注社会世界的各个部分如何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注意到那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如何强化了更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社会世界,我们可以同时去做一些容易改变的小事情(例如,我们的语言习惯)和较难改变的大事情(例如,对女性的性暴力)。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并不矛盾。

此外,我们还应铭记,如果一些变化挑战了一种将不平等视为正常现象的世界观,那么,一些微小的变化就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变革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5)

(电影《发条橙》)

##20220315

本期活动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暗含深意的歧视性词汇,过去未曾被人们察觉呢?你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来改善社会?欢迎在留言区聊一聊,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6)

重要的是不把它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把它视为一种标志,一种我们社会运作方式的结果。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黄熙、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

《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

man是一个语素吗(连man都成了歧视性词汇)(17)

一言一行也能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