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就叫——93岁的他走了,感动了全中国,却没有感动央视。

我把这篇文章看了整整三遍,一向如铁石心肠的我不禁潸然泪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伟大的小人物。他就是靠蹬三轮车拉客赚钱来资助贫困学生的白芳礼老人。白芳礼老人从七十四岁起一直到九十岁每天蹬三轮车赚钱,一天都没有休息,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七八点,中午就吃两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而且一身的疾病,他却把这些年所赚的三十五万都用于资助贫苦学生,资助的贫困学生三百多个。这一组数据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怎样高尚的情操。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1)

或许有的人会说不就是三十五万吗,那些大企业家大明星动辄捐款几千万几个亿。但是这不能比,当然我没有贬低那些大企业家和明星的善举之意,只是说白芳礼老人更难得。比如说我有一个亿捐款一千万无所谓,而如果你仅仅有十万却全部捐献出来,这更难能可贵。

七十四岁到九十岁,而且还是浑身的疾病,就是这样一个老人瞪着三轮车载客,想想那种场景,真的是不忍目睹。看看现在大部分的老人,六十岁退了休,整天架鸟遛狗,整天在公园里指点江山吹牛打屁,整天在公交车上对年轻人大打出手,整天倚老卖老对小姑娘耍流氓,对比下白芳礼老人不觉得羞愧不觉得汗颜吗?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2)

大家都会认为有知识的人就会高尚一些,就会有修养一些,其实不然,一般公交车上抢座位打人耍流氓的都是退休居多,一般农村老人基本上也不来坐公交。所以说修养和见识有时候和文化关系不大,关键是你得有一颗善良的心。白芳礼老人仅仅读了小学二年级,可是他却有一颗大爱的心,他的情操比任何人都不差。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3)

古人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白芳礼老人穷不仅独善其身,还要用他的爱心温暖别人。这是多么的伟大的小人物。袁隆平钟南山两位院士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在想如果他们像白芳礼老人那样吃饭都吃不上了,还能不能做到白芳礼老人那样大爱,我不得而知,我对于他们是从心底里尊敬的,我没有丝毫敢于亵渎他们的意思,只是彰显出白芳礼老人的可贵之处。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4)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就是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我们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本身就违背了做好事的初衷,成了沽名钓誉了。积善行德,善莫大焉。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其实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行善不一定要得到回报,我们求的是那份心安。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一经报道感动了全中国,但是两年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都落选了。我不知道央视对于评选有什么严格的要求,难道要看背景要看文化程度吗?这样感天动地的事迹还不能评选,这真让大家怀疑它的公正性客观性。央视作为国家的喉舌,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白芳礼老人并不是为了这些虚名,但是我们应该给与他应得的荣誉。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5)

小人物是平凡的,倘若不报道出来有谁知道,现在我们的媒体为了博眼球为了点击率毫无底线。看看现在被狠批的娘炮文化,再看看现在的戏子们的多角恋情,媒体对于这些津津乐道,还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大群傻屌自己在笑个不停,真看不出好笑在哪里?整天报道那些戏子袒胸露乳的图片,现在的媒体已经偏离了方向,不是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在潜移默化地毒害人民。当外敌入侵,难道真的靠一群娘炮去抵抗吗?

由一个故事组成的情节(由小人物想到的)(6)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种白芳礼精神,战争年代我们需要一种牺牲精神,六七十年代我们需要一种雷锋的奉献精神。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白芳礼老人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为什么小日本能够那么团结,那么强大,正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民族精神在支撑他们,而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自私、懒惰、冷漠、无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就像人没有了脊梁,我们现在就需要弘扬白芳礼精神,我们的媒体多弘扬报道一些正能量,不要整天盯着那些戏子不放,不要整天盯着戏子的乳房。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救救我们的孩子,救救我们的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