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伏天艾灸常识普及--徐长芳

酷暑即将来临,患有慢性虚寒类疾病(如:气管炎、老慢支、频繁感冒、咳嗽、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老寒腿等等)及喜爱养生保健的人群,都在等待者一年之中最佳祛寒的时刻--三伏天做艾灸。然而对于三伏天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三伏天是指的小暑、大暑、处暑等,其实三伏天不是这样计算的。

推拿艾灸的正确方法(滕州推拿2017三伏天艾灸常识普及)(1)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夏季养生——首选艾灸

夏季“三伏灸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表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进行灸疗,以起到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的作用,治愈各种陈年老疾。可谓借天时来治病。

此时,人体阳气输布于体表,人体的皮肤腠理开泄;自然阳气最旺盛,再加上艾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直达病灶部位,寒湿难挡!

三伏灸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经验认为三伏灸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灸”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使身体变得逐渐虚弱,各种慢性疼痛也容易谁之而来。

推拿艾灸的正确方法(滕州推拿2017三伏天艾灸常识普及)(2)

2017年三伏灸时间

2017年伏天具体时间(2017年初伏第1天开始: 2017年7月12日——2017年末伏第10天结束: 2017年8月20日)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