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何叫呼保义(宋江为何被称呼保义)(1)

在《水浒传》中,身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宋江那是绝对男主角,而且绰号很多。因为他面黑身矮,为人仗义孝顺,人称孝义宋江;因其乐善好施,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又被成为“及时雨”。当然,宋江还有一个大家不算很熟悉的名号:呼保义。那么,宋江的这个绰号怎么得来的呢?

人们对宋江的这个绰号由来,有不同说法,其主要有三个说法:

其一,“呼保义”是宋朝的一个空头官衔的,名称。据《宋会要辑稿》载:“如《宋会要辑稿》兵二:“靖康元年六月一日敕节文,劝募到乡民丁壮忠义社,各使推择首领,自相团结,若得千人以上,与借授保义郎”。有时又是笼络输财出力的士民,如同上书职官五十五记载:“靖康元年五月十八日,尚书省言:‘昨降诏:天下士民有能推其财谷赢余以佐军兴者,各以名闻,等第推恩……如沂州沂水县民程渥献斗五千石……已与补保义郎。”出力献财,便得保义郎之称号,尽管没有真正实权,但当时一般人都以有保义郎之衔为荣耀。

其二,周密的《癸辛杂识》中收录了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其中的《宋江赞》这么说:“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里,以保义与假王对称,而“呼”与动词“称”对举,足见此处的“呼”也是动词,是“称为”或“呼为”的意思。那么,呼保义就是“呼为保义郎”的意思了。宋人庄季裕在《鸡肋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徽宗把皇位传给儿子之后,与蔡攸、近侍一起微服乘舟至泗上,兴致勃勃地到市场上去买鱼,沽人称他为“保义”。可见,称呼别人为保义郎在宋代是常有的事,这与当时好称读书人为“学究”、现代人喜欢称人“老板”是一样的,都是对别人的恭维。

其三,就是宋江自称“呼保义”。宋江一生所作所为,都在为朝廷尽忠。到梁山落草为寇,万不得已打出“替天行道”的招牌,这即笼络了有志气的英雄好汉,其实又向朝廷表了中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朝廷的招安。因而,绰号“呼保义”中的“保”指的是坚持恒久,“义”则是指忠信孝义。

大家其实对宋江的印象不是很好,他最后被招安,被朝廷当成工具去打方腊,108将基本被打掉。最后,宋江得到了什么呢?他所谓的“坚持恒久的忠信孝义”只不过是朝廷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

欢迎关注公共微信平台“民言民语”(liuzm8888_2014),将不定期给大家说说逸闻趣事,整理各种历史典故,说古论今,给你好看。合作请致18548910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