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合格的社会人 你只有完成了这些事(1)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爱又是如此的广泛,爱情之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乃至包括人间的其他人之间的爱。

事实上,维持中国家庭关系运转的,从来不是什么爱情,在婚姻里,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而责任心体现在规则遵守上。

从古至今,老百家有没有爱情,都会步入婚姻的殿堂,都会结婚生子,延续香火,因而我们很难说,到底是爱才是真正的天经地义,还是不爱才是真正的天经地义。

诚如大千世间,无奇不有一样,人类婚姻里有爱,也有不爱,世间并非理论上所说的非黑即白,真实的生活里也有灰色地带。

书本上的知识并没有标准统一答案,每个人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去寻找或者追寻问题的根结。

学者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书里这样说:“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亲戚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继而他认为,“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或许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婚姻与家庭,通常是不讲什么爱不爱,也不讲什么私情,主要讲的是纪律,追求的是效率。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如此过来的,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相亲结婚,立马生儿育女,然后让女人管家,男人在外赚钱,如同合作伙伴一样,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因此,古代人注重家法,注重三纲五纲,家国天下可谓是中国人的情怀之一。至到今天,我们国人仍然是喜欢拜祖先,而不喜欢崇拜什么虚无飘渺的神,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家和万事兴嘛,自然而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好运。

费孝通认为:“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人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

或许,这正是夫妇关系淡漠现象的根结所在,因为多数都是通过相亲结识,双方并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平常也不注重沟通,所以就显得有些见外了。

不过现在好多了,尽管传宗接代的观念还有,但没有之前的浓了,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可再怎么改变,婚姻仍然是我们目前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结婚生子对我们而言,仍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事业。

什么爱情至上,什么恋爱自由,什么唯一论,什么独身主义,什么丁克,那些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当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不得不向婚姻投降。这就犹如你必须读上大学,必须拿文凭好找工作一样,你也得必须结婚、生子、买房子。

什么样的人是合格的社会人 你只有完成了这些事(2)

大家都是俗人一个,我们只有都完成了这些步骤,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而通常这些事,与感情没有多大关系,况且,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比如有部电视剧就叫《先结婚后恋爱》,谁又说这不可以呢?再说,所有的爱情最终无不转化为了亲情,能找一个好人在一起过一辈子,便知足了。

说真的,这年头,铜臭熏天,渣男成堆,别说爱情了,遇到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都不容易。人生苦短,别再挑三拣四的了,听从自己的内心,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婚恋上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中国式婚姻,在今天新一代人身上,已经走到了分水岭。有人向左寻爱,必须以爱情为结合;有人向右寻优,必须以人品好、条件优;还有人干脆不选,只是,独身主义者们真的就幸福吗?

估计只有天知道!想必他们自个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