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河南省辖市,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国家食品名城、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 截至2018年,下辖3市辖区、2县,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84.13万人,城镇化率 52.47%。

漯河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西部为伏牛山,东部为平原,是中国地形上第二第三阶梯的接合部位;处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

漯河历史悠久,在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乐器;发现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雏形;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编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说文解字》的许慎也生活在这片土地。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

2019年,漯河市实现生产总值 157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7.8 亿元,增长 2.6%; 第二产业增加值 729.9 亿元,增长 8.9%;第三产业增加值 710.7 亿元,增长 6.7%。三次产业结构为 8.7:46.3:45.0。人均生产总值 59190 元,增长 7.1%。

基本信息

展开全部

历史沿革

漯河夜景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初见雏形。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

秦汉属召陵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

隋朝,把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扩大,以及漯河车站的升级,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

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

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总面积约2640平方公里。

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1]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漯河市下辖3市辖区、2县: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 市人民政府驻地郾城区。[2]

中文名漯河

外文名Luohe

别名河上街、隐阳城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南部

面积2617平方公里

展开全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地理座标为东径113°27′一114°16′,北纬33°24′一33°59′。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距临颍县城30公里;西与郾城县城相接;西南距舞阳县城45公里。[3]

地形地貌

漯河市美丽的小城(美丽大漯河)(1)

漯河记忆

漯河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西部为伏牛山,东部为平原,是 中国地形上第二第三阶梯的接合部位。市境范围内沉积了厚达千米以上的新生界地层,形成比较平坦的平原地貌景观。由于西部山地的上升,全市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卸甲店一带绝对高程达百米以上,东部漯河市区57米左右,临额县王岗、三家店一带最低,为53米左右。坡降在1‰一4‰。漯河市区位于舞阳岗及召陵岗之间,属沙汝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地面绝对高程56—59米之间;全市区分剥蚀残岗和冲积平原两个地貌类型,剥蚀残岗分布在市区西南陈岗、小村铺及东北部召陵岗西侧。是召陵岗及舞阳岗边缘部分。地面高程在60米以上。其中陈岗、小村铺残岗由于唐江河切割,形成两个南北向长条状岗地,高出东侧冲积平原2—3米。剥蚀残岗由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砂土组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市中心一带地面高程58—59米,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至56—57米,成为南北汝河水系的分水岭。

地质

漯河市位于舞阳岗及召陵岗风积岗地之间,全为澧河及汝河改道泛滥冲积层。除市区西南陈岗、小村铺一带及召陵岗西侧分布有晚更新统黄土状亚沙土外,其它地区为全新统冲积地层及沼泽相地层。市区新生界底板深度1500--2000米,300米深度内全部为第四纪地层。秦岭纬向构造带延入河南以后,分为北、中、南三支。漯河市及所辖舞阳、郾城、临颍三县范围内位于其南支,因此以东西向构造为主,北西向及南北向构造次之。由于华北盆地在新生界以来长期处于下降阶段,其构造形迹全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呈隐伏构造。

气候

漯河位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全市累年平均气温为14.6℃。7月份最热,累年平均为27.4—27.7℃。1月份最冷,平均为0.5一0.7℃。极端最高气温43.2℃(临颍1966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6℃(舞阳1969年2月2日)。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明显,以7月份为界限,以前各月气温是逐月上升,以后各月为逐月下降。全市年均降水适中,但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不均。一般是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并且雨量多集中于7、8两个月内。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漯河市境内盐矿主要分布于舞阳县境内的孟寨、姜店两个乡,估计有80平方公里,储量约400亿吨。特别是澧河沿岸,盐藏深度最浅的约900米,盐层厚度为120米。河沙主要产于沙河和澧河,其沙质纯净,大小均匀,级配合理。常年开采量在200万立方以上。[4]

植物资源

漯河市粮食作物共有4科13属18种。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有稻子、大麦、红薯、谷子、高粱、大豆;另外还有豌豆、绿豆、扁豆、乔麦等。经济作物共11科15属16种,主要有烟草、芝麻、油菜、花生、麻类、棉花、芦笋等;蔬菜约16科40余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林果资源约有40科属122种,其中乔木约有19科36属56种,主要树种有泡桐、毛白杨、柳、榆、槐、椿、楝、松树等。灌木主要有花椒、荆条、酸枣、白腊条、紫穗槐、杞柳等。果树共9科16属22种。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子、葡萄、石榴、樱桃、山楂等;花卉约60科130余种,木本花卉以梅花、月季、腊梅、海棠、玫瑰、扶桑、栀子、柑桔、佛手、牡丹、米兰等为主,约有32科76种;草本花卉常见的有菊花、兰花、芍药、君子兰、朱顶红、晚香玉、文竹、一串红、美人蕉、仙人类等,约28科54种。

动物资源

漯河市家养动物有马、牛、驴、骡、猪、羊、狗;鸡、鸭、鹅、猫、兔、蜂、貂等;野生动物有野兔、貉、山猫、黄鼠狼、獾、刺猬、蝙蝠等;野生飞禽有鹌鹑、大雁、鸳鸯、鱼鹰、猫头鹰、啄木鸟、燕子、麻雀、杜鹃、喜鹊等,大多数是益鸟;鱼类资源以人工养殖为主。有鲤鱼、鲫鱼、草鱼、白鲢鱼、鳙鱼、圆鱼、团头鲂等。

水资源

漯河市美丽的小城(美丽大漯河)(2)

沙澧河

漯河市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年均天然径流量为3.7亿立方米,沙、澧河等过境水径流量为27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年均总补给为5.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7亿立方米,单井涌水量每小时超过60吨。中深层地下水日开采量可达2.5万吨。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总人口280.59万人,常住人口26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9.72万人,城镇化率49.23%,比2015年末提高1.69个百分点。出生人口3.18万人,出生率11.36‰;死亡人口1.47万人,死亡率5.25‰;自然变动净增人口1.71万人,自然增长率6.11‰。[5]

民族

漯河市有回族、壮族、撒拉族、维族等38个少数民族,民族人口共计3.76万人,占漯河市总人口的1.46%,其中回族36493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7%,蒙古族207人,满族222人,其他民族671人。非农业少数民族人口20395人。

经济

综合

2016年,漯河市实现生产总值1077.9亿元,比2015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69.0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0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10.5:62.1:27.4。人均生产总值40986元,增长7.3%。[6]

2016年,漯河市居民消费价格比2015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

2016年,漯河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26.0亿元,比2015年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0亿元,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59.2亿元,增长12.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亿元,增长9.2%。

2016年,漯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1060.4亿元,比2015年增长16.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9亿元,比2015年下降23.5%;第二产业投资719.8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331.8亿元,增长18.9%。基础设施投资148亿元,增长5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4%。工业投资719.8亿元,增长16.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7.9%。民间投资935.7亿元,增长7.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1亿元,比2015年增长27.1%,其中住宅55.4亿元,增长38.5%。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393个,完成投资850.5亿元,比2015年增长10.6%。全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837.8亿元,比2015年增长18.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9%。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660.9亿元,增长17%。

2016年,漯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7.2元,比2015年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827.3元,增长8.2%。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8.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48元,增长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7.5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53.6元,增长8.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0%。

第一产业

2016年,漯河市粮食种植面积403.8万亩,比2015年减少1.7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2.6万亩,减少1.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51.9千公顷,减少14.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6万亩,减少3.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3万亩,减少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0.0万亩,减少0.1万亩。

2016年,漯河市粮食产量176.9万吨,比2015年下降3.1%。其中,夏粮产量103.4万吨,下降3.1%;秋粮产量73.5万吨,下降3.1%。小麦产量103.4万吨,下降3.1%;玉米产量65.8万吨,下降6.7%。全年棉花产量0.4万吨,下降43.2%。油料产量3.5万吨,下降10.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3.0万吨,下降32.9%。瓜果类农作物产量22.0万吨,下降51.7%。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9.2万吨,下降3.0%。禽蛋产量13.0万吨,下降4.2%。牛奶产量7.1万吨,下降47.1%。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7.3万千瓦,比2015年下降12%。农用拖拉机9.3万台,下降1.6%。

第二产业

2016年,漯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26.6亿元,比2015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6.2%,集体企业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产品销售率98.3%。

2016年,漯河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1%。

2016年,漯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79.0亿元,比2015年增长13.0%;利润310.4亿元,增长1.6%。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3.5亿元,增长17.0%;集体控股企业利润29.4亿元,增长2.7%;非公有制企业利润267.5亿元,增长0.8%。

2016年,漯河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17.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5%;主营业务收入2516.0亿元,增长20.7%;利润总额221.0亿元,增长8.3%。

2016年,漯河市建筑业增加值42.4亿元,比2015年增长4%。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1家;建筑业总产值54.6亿元,增长9.3%;房屋施工面积516.7万平方米,增长8.6%。

第三产业

2016年,漯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4%。分城乡看,城镇392.4亿元,增长12.4%;乡村99.1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业61.8亿元,增长9.7%;零售业355.8亿元,增长12.9%;住宿业3.1亿元,增长10.5%;餐饮业70.8亿元,增长12.4%。

2016年,漯河市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2015年增长22.2%,饮料类增长12.9%,烟酒类增长1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9%,化妆品类增长-0.9%,金银珠宝类增长-14.4%,日用品类增长4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中西药品类增长-8.4%,家具类增长2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7%,汽车类增长26.7%。

2016年,漯河市进出口总值44.3亿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3.5%。其中,出口总值35.8亿元,增长15.3%;进口总值8.5亿元,下降42.8%。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个。实际吸收外资90032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5.2%。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23.5亿元,增长7.5%。

2016年,漯河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44760.5万元,增长37.9%;电信业务总量440279.0万元,增长49.4%。快递业务总量2221.9万件,增长77.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0.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43.3万户。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3.9%。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2.0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22.0%,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660.4亿元,增长13.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1.2亿元,增长27.2%,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211.4亿元,增长24.0%。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9.56亿元。其中,财产险71171.5万元,寿险272414.5万元,意外伤害险4952.4万元,健康险34748.6万元。

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0项;全年申请专利1471件,同比增长26.7%。授权专利879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3个,其中市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134家,与2015年持平;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4个;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个。[7]

教育事业

2016年,漯河市普通高中招生1.68万人,在校生4.80万人,毕业生1.56万人。初中学校招生3.20万人,在校生9.25万人,毕业生3.0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57万人,在校生20.22万人,毕业生3.22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6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有广播电台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5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出版报纸832万份。

卫生体育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44个,其中医院61个、卫生院5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

2016年,漯河市承办大型体育比赛16次,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6项。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80多次,乒乓球、羽毛球、武术、门球等一系列比赛表演活动20多次,参与比赛活动的群众超过26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众占总人口的41%。2016年度共获金牌58枚、银牌64枚、铜牌108枚。

社会保障

2016年,漯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9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2.0万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015.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6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034.5万元。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8万人,比2015年增加1.0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1.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3万人,比去年底减少0.4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33.3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6万人。

资源环境

2016年,漯河市水资源总量5.03亿立方米,降水量804毫米。全年全市总用水量3.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1.5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40亿立方米,生活和生态用水量0.67亿立方米。

2016年,漯河市境内监控的7条主要河流总长度为284公里,其中Ⅰ~Ш类水质河段长141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0%;劣Ⅴ类水质河段长49公里,占17.2%。水质评价结果为:汾河为Ш类水质,水质为良好;沙河为Ш类水质,水质为良好;颍河为Ⅳ类水质,水质为轻度污染;唐江河为劣Ⅴ类水质,水质为重度污染;黑河为Ⅴ类水质,水质为中度污染;三里河为劣Ⅴ水质,水质为重度污染;清潩河为Ⅳ类水质,水质为轻度污染。澧河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1个,面积0.62平方公里;澧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1个,面积0.42平方公里;澧河饮用水源准保护区1个,面积1.71平方公里。地下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2个,面积0.17平方公里;地下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2个,面积14.5平方公里。

2016年,漯河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和良以上天数190天,优良率为51.9%。澧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4.6分贝,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0.9分贝;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2.06万亩,四旁植树436.93万株,林木覆盖率26.36%。市区新增绿化面积2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8平方米。

风景名胜

星级景区

截至2016年底,漯河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1处。

5个国家AAAA级景区:沙澧河风景区;开源森林公园(现名金凤凰鸟文化乐园);小商桥;南街村;许慎文化园

其他景点:香陈湾游乐园;河上街古镇;十五里店桃花会

文物古迹

“受禅台”、“三绝碑”、隋代小商桥等。漯河市有各类文物景点2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30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8]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贾湖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舞阳县 古遗址

2 许慎墓 汉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 古遗址(第六批)

3 郝家台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漯河市 古遗址

4 阿岗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舞阳县 古遗址

5 小商桥 隋 河南省临颍县 古建筑

6 彼岸寺碑 宋 河南省漯河市 石窟寺及石刻

漯河市美丽的小城(美丽大漯河)(3)

文物古迹

7 受禅碑与受禅台 三国 河南省临颍县 石窟寺及石刻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受禅碑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 魏 临颍县 石刻及其他

2 杨再兴墓(含石碑) 南宋 临颍县 古墓葬

3 阿岗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舞阳县 古文化遗址

4 彼岸寺经幢 宋 郾城县 石刻及其他

5 付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郾城县 古文化遗址

6 小商桥 隋 临颍县 石刻及其他

7 彼岸寺大殿 明 舞阳县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8 山陕会馆牌楼 清 舞阳县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9 贾湖遗址 新石器时代 舞阳县 古文化遗址

10 湖南郭遗址 新石器时代 舞阳县 古文化遗址

11 郝家台遗址 新石器时代 郾城县 古文化遗址

12 许慎墓 汉 郾城县 古墓葬

13 大岗遗址 旧石器时代 舞阳 古文化遗址

14 东不羹故城 东周 舞阳 古文化遗址

15 洄河石拱桥 宋 漯河市 古建筑

16 北舞渡当铺(含天爷庙) 清 舞阳县 古建筑

17 邓襄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漯河市 古遗址

18 凌云台遗址 新石器时代 漯河市 古遗址

19 召陵故城 周 漯河市 古遗址

20 城高遗址 周 漯河市 古遗址

21 裴城遗址 周 漯河市 古遗址

22 古城遗址 战国至唐 漯河市 古遗址

23 开元寺(含城隍庙) 明至清 舞阳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24 文庙大成殿 明 郾城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著名人物

许慎:世上最早字典《说文解字》作者,东汉著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

公孙大娘: 郾城北街人, 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

王建:前蜀高祖,字光图,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

陈星聚:清代台北知府,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是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9]

郭廷以:舞阳县人,近代知名史学家。

张岫云:临颍县人,台湾豫剧大师,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太后”。

曹刚川: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王文元: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童鹤:模特,主持人,曾在2008年获得国际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冠军,全球亚军。

猪蹄西施:原名李佩煜,猪蹄店主,因相貌清纯美丽而爆红网络,参加《天天向上》、《非常了得》等节目。

毛爱莲: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劳动模范。

申凤梅: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越调“婉约派”奠基人和越调“毛派”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收姜维》等作品家喻户晓。

王拱璧: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全力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他是中华留日学生总会的学生领袖。他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东游挥汗录》、《河南人民当头大祸》等专著,至今仍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李欣桐:影视演员,曾出演《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大南迁》等影视剧。

武千盛:河南省漯河市人。有多首原创歌曲和文学作品。代表作:歌曲《明月楼》,《霸气一笑》,《风霜下》,钢琴曲:《夜的叹息》;诗词《记〇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等。

新冠疫情

2020年3月28日,河南省漯河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1例。[10]

城市荣誉

2020年5月,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GDP排行榜第155位。[11]

2020年7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发布,漯河市位列第181。[12]

2020年9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名单。[13]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本词条由网友橙色风暴加油、万鼎星辰苏晓梦、万鼎星辰李宇参与编辑。

头条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头条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ervice@baike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头条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

意见反馈

©2020 baike

辖区

辖区下辖行政区划

源汇区

老街街道、马路街街道、顺河街街道、干河陈街道、大刘镇、阴阳赵镇、空冢郭镇、问十乡

郾城区

沙北街道、城关镇、孟庙镇、商桥镇、裴城镇、新店镇、龙城镇、李集镇、黑龙潭乡

召陵区

天桥街街道、翟庄街道、召陵镇、邓襄镇、万金镇、老窝镇、姬石镇、青年村乡

舞阳县

舞泉镇、吴城镇、北舞渡镇、莲花镇、辛安镇、孟寨镇、太尉镇、侯集镇、保和乡、马村乡、文峰乡、姜店乡、九街镇、章化乡

,